![]() |
|
今天我们先跟踪一下莫斯科郊区音乐厅恐袭事件,重点在于俄罗斯试图甩锅给乌克兰。然后我们说下俄乌战况,今天的好消息很多:黑海舰队的登陆舰又被击中了,俄罗斯的炼油厂也继续在燃烧。
针对音乐厅事件,俄罗斯紧急状态部今天发表了伤亡数字,称已有133人死亡,154人受伤。在此之前,曾发布过143人死亡的数字,为什么忽然少了10个,没有给出解释。
针对此事,普京公开发表了讲话,大意为这起恐袭的实施者、组织者和策划者将受到严惩,还宣布3月24日为全国哀悼日。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3名或4名枪手在音乐厅使用AK47步枪对观众们扫射了几分钟后,还投掷了手榴弹和燃烧弹,随后乘坐一辆雷诺车逃离现场。
根据多个媒体的说法,他们后来在莫斯科西南部的布良斯克州被拦截,当时被抓获两名,还有4名逃走。
根据公开讲话中的说法,俄罗斯已逮捕了11名嫌疑人,其中,直接发动恐怖袭击的为4人。
要注意下,布良斯克地区南面是乌克兰,西面是白俄罗斯,因此,若笼统地称他们将逃到乌克兰是不严谨的。
俄罗斯媒体还播放了一段视频,其中一名嫌疑人双手反拷,跪在地上,回答执法人员的讯问。
这名恐袭嫌疑人叫做沙姆斯丁·法里丁,出生于1998年。他在视频中交代说,他是3月4日从土耳其进入俄罗斯境内的。
他承认,他是为钱杀人,在一个月前,有人联系他,愿提供40万卢布(约合4万元人民币)来买凶杀人,要求他按照提供的地址,对人群发动攻击。他被抓时已收到50万卢布转账。
后来,网络上又出现了另一名恐怖分子一边接受医疗救助,一边接受问话的视频。从图像上看,此人鼻青脸肿,看来已经吃了不少苦头。
这名讲塔吉克语的男子在翻译的协助下交代说,他和一名同伴在莫斯科州一条高速公路旁的旅馆里住了十多天,“我太久没有工作了,我想干活(赚钱)”。
网络消息称,因为袭击者没有蒙脸,因此4名恐怖分子的身份已经暴露,都是塔吉克斯坦人。
普京在调查还未充分进行的时候,就污蔑乌克兰“给他们准备了一个窗口”的说法,显然是在嫁祸乌克兰。
对此,乌克兰方面当然予以了否认。泽连斯基3月23日在视频讲话中说,昨天在莫斯科发生的事情是显而易见的,普京和其他一些人正试图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他们的方法总是一样的。这一切我们以前都见过。当房屋被炸毁,大规模枪击和爆炸发生,他们总是责怪别人”。
我昨天文中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认为乌克兰没有做这件事的任何动机。
实际上俄罗斯人试图把祸水往乌克兰人身上泼是必然的。这能引起俄罗斯人的愤怒,间接证明所谓“特别军事行动”的正确性。克里姆林宫还能推卸自己没能保护好本国公民的责任。
他们要是不这么干,才奇怪了。
一、简中世界的俄粉观点
更奇怪的是,简中俄粉简直比他们的爹还要更加急不可耐地认定乌克兰和美国才是罪魁祸首。
简中媒体上的一篇文章称:
“可以通过公布抓在手上的这批袭击者,可以通过做这方面的更细致的工作,引导国际舆论和俄罗斯国内民众的仇恨方向,打一场认知战,把这场恐怖袭击与乌克兰和欧美联系起来,调动国内的反乌与反西方情绪,压制国内反战声浪,争取国内民众对俄乌战争的支持,形塑战争的合法性”。
也就是说,这些俄粉公然引导和支持俄罗斯政府歪曲事实,放过真凶,让无辜者背锅。
他们竟然还义正辞严地说,必须这样做。他们说:
“不管这场恐袭的背后主谋是谁,也不管乌克兰和这场袭击有无关系、有多大关系,俄罗斯最后都可能把他们联系到一起,兜头泼泽连斯基一脑袋脏水,将之转化为形塑战争合法性的强化剂,哪怕这种联系以常理推断存在明显勉强之处”。
“对不起,这就是政治,真相往往让位于需要,不存在绝对的是与非”。
听听,黑白可以混淆,是非可以不顾,这就是这帮人的逻辑。
这样的罪恶不除,人类还能有宁日吗?
其实今天身体相当不舒服,本想不更新的,但看到这样的渣滓公然在污染舆论环境,我只得拼着头昏眼花,写下今天的文章!
二、乌克兰:没有动机
为什么乌克兰不可能是肇事方,原因很简单,恐怖袭击不得人心。
虽然乌克兰的西方盟友,诸如美、德、法、意、英等国,都在各自尽最大的努力援助乌克兰,帮助他们抵御俄罗斯的进攻,但音乐厅恐袭事件发生后,这些国家全部异口同声地谴责恐怖事件的制造者。美国国务院的声明相当有代表性,称“美国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与俄罗斯人民站在一起,对这一可怕事件造成的生命损失表示悲痛,并向遇难者亲属致以最深切的慰问”。
法国总统马克龙周六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强烈谴责‘伊斯兰国’声称的恐怖袭击事件”,并对遇难者家属、伤者和俄罗斯人民表示声援。
因此,乌克兰如果主导了这样的行动,无疑将受到盟友国家的指责,甚至影响盟友国家援助的积极性。
只要看看加沙的以色列政府的困境就知道。军事行动中误伤加沙人,西方国家尚且非常不满,阻挠以色列继续对拉法展开地面行动,若乌克兰主动组织和落实了针对俄罗斯普通老百姓的血腥恐怖袭击事件,那不等于乌克兰自毁长城吗?
因此,具备常识通晓逻辑的读者朋友们,不难做出自己的判断。
另外,我还想简短提出我自己的观察疑点。
从两名嫌犯接受初步审讯的视频来看,他们并不是行动的发起者,而是受雇而来。
假如他们所说的是真的,那么,“ISIS-K”组织这起事件的可能性很大,而乌克兰人则很低。
原因在于,行凶的风险极大,而组织者不兑现承诺的可能性也极大。因此,要招募枪手实施行动的话,招募方和应募方之间必须有基础的信任。一方相信另一方拿了钱会办事,另一方相信办了事能拿到尾款。
那么,这些塔吉克斯坦人,是更会容易相信活跃在家乡、拥有共同信仰和主张的“ISIS-K”呢,还是更容易相信远在三千里之外的乌克兰人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三:ISIS:非常可能
实际上,虽然调查还处于初级阶段,网上也不可能看到所有的信息,但目前我比较相信,就是“ISIS-K”组织和实施了这起暴行。
对此,网上一般有两个疑惑,第一是,“ISIS”一般都比较喜欢搞自杀式爆炸,但这次不是,手法上看来有点差异。也有一些亲俄博主已经指出这一点,认为犯罪手法差异较大;第二是,“ISIS”跟俄罗斯似乎八竿子打不着,这是什么仇什么怨呢?
我尝试简短解析如下:
首先,犯罪手法存在差异,并不是排除“ISIS”的决定性证据。
根据美国的预警,根据嫌犯的交代,行动组织者事先就告诉他们要袭击音乐厅,让他们见人就杀,可见,音乐厅这个目标是一早就选好的。
对组织者来说,既然要干事,干小不如干大。当然是搞得越大越好。
那么问题来了,行动组织者,面对一个音乐厅,会采用爆炸方式,还是枪击呢?
虽然音乐厅也是人流密集的场合,但每个人都有座位,几千人分布在一个扇面上,一个威力较小的爆炸物,能产生的杀伤有限。
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罪犯在马路边观众密集的地方布置了两个爆炸物,炸伤260人,炸死几人?仅有3人。
原因很简单,虽然每年波马都有几十万观众围观,但他们全部分散在长长的街道边,中心爆破的方式,难以形成较大的杀伤。
相反,射击和燃烧起火才是对音乐厅里的人群造成较大杀伤的方式。
2017年10月1日晚10时许,美国拉斯维加斯市音乐节枪击案中,罪犯从音乐节旁边的曼德勒海湾酒店向楼下观看演唱会的观众开枪扫射,当时有多名乡村音乐歌手和约3万名观众在现场,事件导致59人死亡,851人受伤。
可见,专业的恐袭团队,在袭击一座音乐厅时,显然会采用如前的方式,也就是多人枪击,同时投掷手榴弹和燃烧弹,以扩大伤亡。
此次事件,音乐厅完全被烧毁,枪击+燃烧,造成133人死亡,153人受伤。可以说,罪犯组织的目标选择以及战术安排,确实相当专业。
因此,仅以不是爆炸而否定“ISIS-K”乃真凶,是缺乏依据的。
其次,“ISIS”和俄罗斯,真的无冤无仇吗?
实际上,我们讨论的不是“ISIS”,而是“ISIS”下属的一个相对独立但战斗力同样强悍的组织,“ISIS-K”。
“ISIS-K”和“ISIS”同属极端恐怖组织,且尚在蓬勃成长期。其与“ISIS”最大的不同是,它长期活跃在乌兹别克斯坦到塔吉克斯坦、伊朗东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土地贫瘠、经济不发达、极端宗教思想盛行的地区。
ISIS-K第一次在国际上让人所知,是2021年8月美军喀布尔大撤退时,ISIS-K发起自杀爆炸袭击,导致至少13名美军和169名阿富汗人死亡。到了不久前的2024年1月,该组织在伊朗纪念苏莱曼尼的集会上发动袭击,造成94人死亡,这也是“ISIS-K”第一次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之外的地区发动袭击。
美国表示,自2021年美军从阿富汗撤军以后,其针对 ISIS-K 等阿富汗极端组织开发情报的能力已经减弱。ISIS-K有着发动袭击的历史。本月早些时候,美国驻中东高级将领表示,ISIS-K 可能“在短短六个月内,几乎没有任何警告”,攻击美国和西方在阿富汗以外的地区。
ISIS-K为何袭击莫斯科?
这次的ISIS-K选择恐怖袭击俄罗斯,也和该组织近年来一直反对俄罗斯总统相关。据华盛顿研究组织苏凡中心的科林·克拉克表示:“过去两年,ISIS-K一直在关注俄罗斯,经常在宣传中批评俄罗斯”。
由于地缘的关系,“ISIS-K”活动的区域主要是中亚,这与“ISIS”主要活动的中东有一定差异。传统上,中亚游牧民族深受俄罗斯人之苦,谈不上千年血海深仇,但800年还是有的。特别是,苏联入侵阿富汗,当地及周边的少数民族,对俄罗斯那是一个恨之入骨。
“ISIS-K”一直将俄罗斯视为主要袭击目标,其发布的宣传视频多次批评俄罗斯,指责克林姆林宫在阿富汗、车臣以及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沾满了鲜血”,并发誓要让“异教徒”尝到复仇的滋味。
中国新闻周刊访问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政治暴力和恐怖主义研究中心高级副研究员兼南亚部门负责人巴斯特,他认为:
“总的来说,这次恐怖袭击可能涉及多个IS相关团体的协调分工,ISIS-K可能扮演核心角色,IS在高加索地区的分支团体参与其中。这是一次比较典型的IS式袭击,袭击者的行为有典型的IS风格”。
回顾历史,俄罗斯近年来不乏大规模的恐袭事件,多数都是民族和宗教极端分子造成的,比如:
2002年,车臣独立武装在杜布罗夫卡剧院劫持了912人作为人质,要求俄罗斯军队从高加索共和国撤军。
2004年9月,车臣武装分子占领了俄罗斯南部别斯兰的一所学校,劫持了数百人作为人质,两天后,围攻以一场大屠杀结束,330 多人被杀,其中约一半是儿童。
2015 年 10 月,一枚伊斯兰国安放的炸弹在西奈半岛上空的一架俄罗斯客机上爆炸,机上 224 人全部遇难,其中大多数是从埃及度假返回的俄罗斯人。
因此,“ISIS-K”对俄罗斯发动此次空袭,其实非常正常。
但是与当初俄罗斯能从容发起车臣战争不同,ISIS-K所处阿富汗等中亚地区,想要通过战争手段扫除恐怖组织非常困难,而俄乌战争依然在进行中,俄罗斯武装部队深陷黑土地泥沼,如何展开反恐行动?普京恐怕有心无力。
以色列去年10月初遭哈马斯血腥屠杀,被杀1200人,被绑架250人后,俄罗斯建议以色列与哈马斯坐下来好好谈谈。这次,也建议俄罗斯政府坐下来,跟“ISIS-K”好好谈谈吧!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白宫首次明确表态:乌克兰被获准… |
2 | 原来!习皇帝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
3 | 习民营经济会议:习马握手,他坐姿最拽被骂 |
4 | 传言四起 他一瘸一拐突现身 |
5 | 美军中央司令部证实:已经击毙! |
6 | 马斯克再掀惊天巨浪 |
7 | 马斯克又曝出大动作 |
8 | 川普无奈,最终还是要血战到底 |
9 | 温州女教师校内上吊身亡 死因曝光 官方极力 |
10 | 曝朝鲜高层浴场开性爱趴 金正恩暴怒 结果惨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俄乌战争即将结束,乌克兰几乎 | 侃侃 |
2 | 川普抛弃了乌克兰吗 | 阿妞不牛 |
3 | 川普神兵从天降.美国精神大发 | 木秀于林 |
4 | 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表现明智吗 | 阿妞不牛 |
5 | 美俄和谈:普京的六个条件 | 随意生活 |
6 | 俄乌战争:川普的新四不政策 | 随意生活 |
7 | 美国之音应该寿终正寝了 | 阿妞不牛 |
8 | 乌克兰这三年的血白流了。 | 幸福剧团 |
9 | 川普的终极目标只是搞钱 ---加 | 右撇子 |
10 | 荻生徂徠的印章 | 席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