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重要节点到来,北京信心大增

www.creaders.net | 2025-05-19 13:29:10  德国之声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邓聿文评论文章:印巴空战是二战后最大的一次空中战斗,双方投入的战机规模达120多架。然而,这次空战的最大赢家居然是不在场的中国。原因是,根据巴方的说法,其用中国制的歼10战机和雷达预警系统击落了印方6架战机,包括3架先进的法制“阵风”。国际媒体的报道也证实了获胜一方是巴基斯坦。那么,中国出口武器的首次战场胜利,是否会极大增强北京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对台动武的可能性,这是外界在目前两岸紧张态势下评估北京的对台战略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北京一直强调,它追求的是和平统一,但也从来没有承诺放弃武力。然而,随著台湾越来越走向独立,和统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更多的人,包括大陆内部民意认为,要统一台湾,就只能武统,和统丧失了可能性。北京当然了解两岸这种情形,它不是不想武统,但也有很多顾虑,除了武统会引发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的制裁,最大的担忧是武力攻台过程中代价太大,甚至有可能失败。

虽然两岸军力早已失衡,可台湾毕竟也有相当的战力,而且还得到美国和西方军事支持,即便不考虑美军是否会介入台海作战,解放军要轻而易举打败台军,就像一些高级将领所描绘的,三天时间拿下整个台湾岛,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这其中的一个变量因素,是解放军在1979年后就没打过仗,而1979年的惩越战争,是解放军最后一次大规模作战,然而,那次战争无论从解放军的指挥体系还是武器来说,都很落后,对现代战争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帮助。随著武器的升级换代,尤其是电子战、信息战的运用,现代战争更多的依赖武器,武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中国军工在过去十几年虽然有一个大爆发,各种新型武器逐一亮相曝光,解放军近年来也在强化各种军演,包括渡海实战演练,然而,再贴近的实战军演也只是军演,比不上真实战争的复杂程度,在实战军演中性能良好的武器,是否在真实战场也表现优良,不仅外界存疑,即便是中国军方自己,亦没有太大把握。因此,对北京来说,如若不得不对台动武,就必须考虑在新型武器装备支撑下的解放军的真实战斗力的水平如何。

被轻视的中国空军

2024年,美国军事网媒“WDMMA”曾发布世界空军排名,美国和俄罗斯分列第一和第二,印度位居老三,中国居然排在印度之后为第四。WDMMA如此轻视中国空军,可以说它“无知”或带有“偏见”,但也显示出西方对于中国军力在没有实战检验的情况下的合理怀疑。这还可以从中国的武器出口占全球市场的比例偏低,只有一些和中国友好的国家购买可见一斑,尽管中国宣称其武器质优价廉。

正是这个意义上,此次印巴空战,巴基斯坦用中国的歼-10CE战机,发射中国研制的PL-15E中程空对空导弹,在100-160公里远的超视距距离内,击落了印度战机。这是中国武器首次在真实战场上,以硬碰硬的方式,打败了西方武器,验证了中国出口型战机和系统性作战能力对抗西方顶尖军事装备的可行性,从而为中国军武走向世界做了一次最好的免费广告宣传。对北京来讲,这场“中国武器系统”的胜利,来得是如此的恰到好处,因为北京刚刚在一场关税战中以“不跪”的姿态硬逼著美国将关税调回原点;如今,在军工武器和军事战力的竞争中,中国制武器和作战体系又胜过法制武器和作战体系,这怎不会极大提振北京对抗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信心?

重要节点到来,北京信心大增

中国制的歼10战机。 图/德国之声

中低端vs.“四代半”

如前所述,由于未经战时表现检验,长期来,军事观察家们常拿中国战机同西方国家或俄制高端战机对比,认为中国战机技术尚未成熟、系统整合能力不足。但这次由歼-10CE战机和地面雷达系统共同完成的“猎杀阵风”行动,显然打破了这一偏见。法国“阵风”战机属于“四代半”的先进战机,不仅在印度被视为空中优势的象征,也在西方体系中长期保持高评价;歼-10CE战机却被视为“中低端战机代表”,此次能在作战条件下压制乃至击落阵风,说明其机载雷达、数据链、导弹制导等综合能力已具备体系作战的水平,也间接表明中国对信息化战争的掌控力已大大提升。这实际不是单个机种,而是两种不同的作战体系的较量,用中国军迷的话说,巴基斯坦采用中国的作战理念和体系化作战能力对印度进行了降维打击,这亦是此次空战引起全球军界震惊和重视的原因。

中国的这一成功可以说并非偶然。外界一直低估了中国军工和解放军的实力。尽管解放军腐败不断,近年更是爆发窝案,高级将领连接被查,一度让外界怀疑会严重影响解放军的整体战力,甚至让北京武统台湾变得不可能,然而,客观评估,在习近平上台后推行的各种改革中,大多数都已烂尾,唯独对解放军的改造成效显著,把解放军的指挥和战训体系由原来的苏联模式改造成了美国模式。与此同时,北京也利用中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军工。近年来,中国空军装备的歼-20隐形战机、海军055型驱逐舰,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构建出一整套“非西方体系”的作战能力。这次印巴空战,实质上是北京“出口军武”对西方高端战机体系的一次“实战认证”,它可能成为北京由武器自信转向战略信心的重要节点。

印巴空战带来的强烈启发

那么,对未来可能的台海战争而言,这意味著什么?如果说,北京之前对解放军是否能够打败台军,特别是抵御美军还不十分肯定,印巴空战让北京有理由相信,中国体系化军武具备与西方装备抗衡甚至压制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空中平台与地面雷达联动方面,正如一些军事专家所言,形成了“强感知──快打击”的模式,对未来若以“拒止战略”围绕台湾本岛和外岛构建空域封锁、预警打击、指挥链压制,无疑具有强烈的启发性。

在对台海作战的评估中,解放军的军事实力的实战表现、对西方武器系统的对抗能力、制电磁权与制空权的夺取能力,都扮演著决定性角色,经此一役,如果北京认为,一场精密筹划、信息主导、电子战先行的“短期速决战”,在军事上是可行的,那表明解放军有能力以低成本、短时间、有限代价完成作战任务,这显然会大大提高北京发动武统的概率,尤其是在北京对和统绝望的背景下。

尽管印巴空战增强了北京武统台湾的信心,但台湾和国际社会也不要太过忧虑,因为真正决定北京是否动武的,不是单纯的军事实力,而是政治需要。台海局势的多边结构、北京内部的政治稳定性、国际社会的战略反应能力,以及最重要的──战争是否能为中共政权带来“可持续收益”,这些才是北京优先考量的因素。而在这些方面,印巴空战就提供不了什么参照。有鉴于北京全力应对美国的关税战,搞好经济,未来二、三年,对台动武的可能性不高,但如果赖清德在台独路上狂奔,以及美国动用台湾牌来压制中国,由印巴空战带给北京的军武信心的增强,很有可能转化成真实的台海战争。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