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即便是在敌意最深的对手之间,战争有时也可以是一场经过编排的舞台剧。 这并非美学问题,而是一场攸关政治讯号的战略行动:一方以攻势示警,一方以节奏退场,双方都不真正想引爆全面战争。
当伊朗事先透过卡塔尔告知美国,其导弹将攻击位于多哈附近的乌代德空军基地时,真正的目的并非摧毁该基地,也不是杀伤驻军。 这座基地防卫森严,几枚导弹不可能造成真正破坏。 这场行动的重点,在于伊朗向美国释出明确讯号:我们不寻求升高冲突,但我们也不能对核设施遭轰炸坐视不管。
伊朗政权明白,若对美军战机空袭自家核设施不作任何回应,将是奇耻大辱。 但它同时也清楚,自己无力与美国正面开战。 因此这一轮攻防,本质上是一次有限报复、一次政治姿态。 在承认军事劣势的同时,伊朗设法保住了政权安全。
尽管停火协议甫公布时仍显脆弱,例如24日清晨以色列指控伊朗再度发射飞弹,扬言报复打击德黑兰,但以色列总理内唐亚胡已正式表示接受停火条件。 接下来几小时将是观察协议能否维持的关键。
川普的政治算计
对川普而言,这场“结束得刚刚好”的战争对他颇为有利。 他小心翼翼地将22日的轰炸定义为单一行动,而非宣战,目的是避免激怒MAGA基层——许多人对军事介入外国事务感到厌倦。 川普多次公开表示“不再让美国参战”,若伊朗飞弹造成美军死伤,情势将截然不同,他也无法全身而退。
2019年川普首任期间,伊朗击落一架价值1.3亿美元的美国无人机。 当时美军已计划对伊朗军事设施展开报复,但川普在最后一刻取消行动,理由是无人机上没人,报复若造成数十人死亡不符比例原则。 这种“没有美军伤亡,就不升级战争”的逻辑,如今再次出现,并让川普得以从这波冲突中“胜利退场”。
川普将能不断自夸:他对伊朗动用了最大武力,但事后展现了宽容与克制。 这将有助于形塑他在大选前强硬又负责的领袖形象。
由左至右分别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美国总统川普及以色列总理内唐亚胡。 法新社
内唐亚胡措手不及
但这番作,也让以色列总理内唐亚胡陷入尴尬。 23日,内唐亚胡明显加强轰炸密度与攻击范围,意图对伊朗核设施加以更深打击。 然而,川普一声令下,让这场战争戛然而止,以色列不得不跟着踩煞车急停。 起初各界认为,内唐亚胡成功拖川普下水,是最大赢家。
内唐亚胡原本有意将战火延伸,进一步摧毁伊朗的核子能力,甚至动摇整个神权体制。 然而,过去48小时的局势说明一件事:如今能决定战争与和平的,似乎不是联合国,也不是地区联盟,而是美国总统川普一人。 对全球秩序来说,这或许并非什么好消息,但这场战争若真能如此快速终结,世人也会暂时松一口气。
当前新闻共有4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全部评论 |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张又侠“枪指挥党” 政治局势力版图大变 |
2 | 王毅如“过街老鼠” 党媒装疯卖傻 |
3 | 中国人“生死轮回”的说法 很可能被证实是 |
4 | 伊朗“400公斤浓缩铀”下落曝光:还在原地 |
5 | 趁习不在 公安部人事突变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