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环球大观 > 正文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www.creaders.net | 2025-09-25 12:37:33  赵希夷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986年6月,年方22岁的篮球明星伦·拜亚斯,当年NBA选秀榜眼因吸毒而突然死亡;探花秀沃什本、第六顺位的威廉贝德福德和第七顺位的罗伊塔普利皆因为可卡因早早退出了篮球赛场。

差不多同一时间,距离美国比较近的哥伦比亚禁毒总指挥拉腊被杀。50多名毒贩干脆冲入哥伦比亚司法部大厦,试图绑架正在开会的司法部、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和缉毒警察局的高级官员。400多名军警奋力抵抗,双方一度形成僵持局面。随后,300名携带地对地导弹的毒贩前来增援。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

这两件事情中,毒品是个共同元素。并且,有着一个共同的幕后导演——大毒枭巴勃罗·埃斯科瓦尔。

盗墓贼出身

埃斯科瓦尔出生在哥伦比亚的恩维加,母亲是镇上的化学老师,但嫁给他父亲后,还是做起了全职太太。13岁那年,埃斯科瓦尔前往农场打工,主要工作是从古柯叶中提取可卡因。5年后,埃斯科瓦尔回到了恩维加。当时,他有一个朴素的梦想,赚点钱在镇上最贵的酒吧消费一晚上。

在当地一个土豪的葬礼上,他遇见了发小奥乔亚。在奥乔亚的撺掇下,两人一起到了麦德林的农场,继续提炼可卡因。麦德林虽然靠近恩维加,但风光秀丽,被称为“花都”。而且,麦德林的纺织业很发达。埃斯科瓦尔这才相当于第一次进城。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没过多久,奥乔亚卷走了老板一大堆古柯叶,连带着埃斯科瓦尔辞职。回到老家后,奥乔亚却摇身一变,已经是一个餐馆的老板。埃斯科瓦尔并没有迁怒好友,反而和朋友一起合计盗墓,赚点外快。当埃斯科瓦尔在汽车店上班后,又是奥乔亚的馊主意,埃斯科瓦尔发明了一种万能钥匙,不仅能打开汽车店的汽车,连马路上的汽车都能打开。然后,卖给市场有需求的人。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这样,两个人就干成了小偷和倒爷的勾当。在频繁的交易中,他们还结识了一个叫莱德尔的美国人,这个人成为了他们固定的合作伙伴。埃斯科瓦尔想到了,既然可以倒卖汽车,那其他工业用品还有物资岂不是也可以?所以,他们的产业链逐渐丰富了起来,自然腰包也是越来越鼓。

赚到钱的埃斯科瓦尔终于可以在酒吧里潇洒了,但他的举动被一个阶级姐妹给举报了,原因是你做汽车销售,那薪水根本支撑不了你在酒吧这样挥霍。好在奥乔亚聘请的律师给力,埃斯科瓦尔在短暂盾大牢后被无罪释放。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经历了这件事情,埃斯科瓦尔意识到,走私是玩命,为了汽车和家电,不值得。所以,他决定贩毒。奥乔亚经济实力尚可,所以就给了几十万美元作为天使投资。埃斯科瓦尔靠着蛮横的手段,承包了一片古柯园,开始了蛰伏。莱德尔之前同样因为走私入狱,在狱中他发展了一个小弟加查。

加查经常游走于当地的美国社团,在他的牵线搭桥下,莱德尔结识了美国一个毒枭罗德里格斯。莱德尔有了这个资源,就想着喊过去的老朋友一起干点事情。在奥乔亚的引路下,几人见到了埃斯科瓦尔。奥乔亚震惊地发现,这里的古柯已经颇具规模。所以,在五人组成的社团中,他心甘情愿地把话事人的位置交给了埃斯科瓦尔。虽然,过去奥乔亚是埃斯科瓦尔的金主。

走向疯狂

有了金钱和兄弟的支持,埃斯科瓦尔成立了“麦德林”贩毒集团。他本人在家乡威逼当地民众种植古柯树,又在靠近巴西的边境线,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开辟了第二生产基地,由集团“五虎将”之一的加查全面负责。集团另一头目莱德尔也在靠近美国的一处小岛,用强硬手段驱离了当地居民,将之改造为制毒基地。

同时,莱德尔还负责海外销售,靠着另一位成员罗德里格斯发展了一大批“朋友”:美国纽约黑帮甘比诺家族的首领卡罗·甘比诺、墨西哥的“毒品大王”皮诺·卡塔尼亚、加拿大的黑手党头目文森特·科特罗尼兄弟及有巴西黑手党“教父”之称的大毒枭巴塞塔。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跨国贩毒网络,将大量可卡因运往美国等地。当时,全球另一制毒贩毒基地“金三角”在中国等周边国家的强势打击下,贩毒活动进入了低潮。此消彼长下,南美毒枭几乎霸占了整个全球的市场。

由于美国文体界嗑药不是什么秘密,所以NBA球员在埃斯科瓦尔活跃的年份内普遍成材率不高。如果说,是埃斯科瓦尔搞黄了NBA几届选秀,也没什么问题。但是,禁毒在全球是绝对意义的政治正确,毫无疑问,美国政府也不允许埃斯科瓦尔如此猖狂。偏偏,这个人就不是那种低调的人。

埃斯科瓦尔赚的盆满钵满,不享受一把对不起他自己赚钱的才华。他有96处正规注册的别墅,仆人、保镖这些人多达2000人。在麦德林600公顷的庄园内,收藏有大量艺术品,还有世界各国标志性建筑的微缩版,如中国万里长城、日本富士山。

他打着支持哥伦比亚选美大赛的噱头,靠砸钱建立了自己的“后宫”。哥伦比亚的著名电视台主持人兼记者——维吉尼亚·瓦列霍,就是他最著名的情人。埃斯科瓦尔为她一掷千金,首饰奢侈品、豪华游轮应有尽有。大哥这样,小弟有样学样。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身为集团二号头目,奥乔亚在路过一个加油站的时候,看到人家店员漂亮,一直跟人家搭讪,导致错过了逃跑时间,被捕入狱。莱德尔带着自己的情人去法国游玩,住的是接待各国领导人的专用酒店。毕竟是非法所得,埃斯科瓦尔在保护自己的财富上也非常舍得下血本。他的庄园还有中型飞机1架、小型客机5架、直升机1架、防弹车1辆。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这个名为“云雀”的中型飞机,是埃斯科瓦尔的专机。配有多管火箭筒及响尾蛇导弹,号称“空中坦克”,还拥有最前沿的反侦察手段,可以躲避政府军的雷达监测。既能方便埃斯科瓦尔出行,又能在必要的时候为跑路做好准备。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在每个生产基地,都有大量的武装人员看守,不仅配备着先进武器,还有坦克、战斗机等重型武装。他有一个总统梦当然,埃斯科瓦尔有这么雄厚的武装,他也不会蠢到去直接推翻哥伦比亚政府。

他的手段一般是行贿,买通上下各级别的官员;面对态度强硬、坚守原则的官员,则以暗杀的方式对待。奥乔亚被捕入狱后,就是埃斯科瓦尔两种手段双管齐下,得以无罪释放。

埃斯科瓦尔本人被捕后,负责执行的警察三天后横尸街头。审判他的法官妻儿被杀,贴身衣物被送到了法官的办公室。

哥伦比亚政府出动了五千政府军,在美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直接捣毁了麦德林集团的老巢。但埃斯科瓦尔却乘坐着“云雀”,到了巴拿马避难。巴拿马的各级官员早就被奥乔亚收买。

大难不死的埃斯科瓦尔决定报复,所以才有了哥伦比亚禁毒总指挥拉腊的身亡,以及贩毒武装和政府军的火拼。虽然最后贩毒武装撤退,可是这在我们印象中,还是难以想象的。

还有一个非常蹊跷的现象就是,埃斯科瓦尔虽然恶贯满盈,在当地民众心中却是一位“活菩萨”!他在家乡恩维加,斥资修建道路;又给居民建设了免费的球场和娱乐设施。他还给当地的百姓提供失业补贴。以至于,恩维加大街上一度没有流浪汉和乞丐。这里甚至还出现了一家同名的足球俱乐部,是前皇马名宿J罗的母队。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社会声望的提高,让埃斯科瓦尔脑海中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炉了,那就是自己去竞选总统。如果说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是正确的,但埃斯科瓦尔另一面是非常愚蠢的。那就是,他对他的竞争对手无差别地暗杀,连日后成功当上总统的加维利亚也未能幸免。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要知道,在哥伦比亚能够竞选总统的人都是社会名流,埃斯科瓦尔这么做毫无疑问是在给自己挖坟。在美国总统老布什的关注下,美国中情局锁定了埃斯科瓦尔的位置,经过美国训练的哥伦比亚特种部队空降麦德林老巢。海军和空军切断了埃斯科瓦尔向外逃跑的路线。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然而,埃斯科瓦尔还是跑了出来,开始对政府高官进行恐吓绑架。刚刚就任的加维利亚在一群政客的压力下,不得不与埃斯科瓦尔议和。对此,哥伦比亚伟大作家、《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写道:“加维里亚站着,却苍白如死。”

在得到生命安全保障后,埃斯科瓦尔向政府军投降,但是在转移监狱时再次逃脱。他还想故技重施,再次与政府讨价还价。但这次,哥伦比亚政府不能再忍了。1993年12月,数次支由美国缉毒局和海豹突击队顾问组成的玻利维亚豹队突袭了埃斯科瓦尔藏身的住宅。这位枭雄身中三枪,葬身于枪林弹雨中。

狼给羊拜年

埃斯科瓦尔和后来的华金·古兹曼在社会上不乏民众支持,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普通人的慕强心理可以理解,但拉美毒贩能享受到众星捧月的待遇,他们比娱乐明星更能引领时尚,他们的发型、服装都能成为年轻人模仿的对象。

或许,有一个古兹曼的粉丝说的话能解释这一现象:“矮子比许多政客干净多了。”哥伦比亚毒枭也是,众所周知,哥伦比亚的可卡因卖往世界各地,这是创汇收入。历届哥伦比亚总统上台时,或许有着理想主义般的坚持,但一旦在位许久,向政客和官僚发展后,肯定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搞黄NBA,叫板政府军,他差点当上总统

埃斯科瓦尔能够做掉拉腊,可能就与拉腊没得到时任总统夸尔克的全力支持相关。再者,就是这些国家在公共领域的缺失,让贩毒武装成了替代品。埃斯科瓦尔专门组织了“绑架者末日”的团伙,针对祸害百姓的绑架犯罪分子下手。古兹曼的马仔们也组成了一个“哲塔斯末日”的组织,并且声称将“一直造福墨西哥人民”。而“哲塔斯”同样有着精彩的公关手段,他们对加入社团的退伍军人格外礼遇。

在公关报道上,“哲塔斯”不断控诉墨西哥不关注退伍军人的待遇,将情绪渲染足够后,再提出加入他们后的好处。正因为这些国家无法从病根上摆脱对毒品生意的依赖,才会让埃斯科瓦尔这类人的生存空间变大。这是南美洲很多国家的通病——考迪罗主义军政府的影响从未消退,作为现代利维坦,国家构建能力过于薄弱,致使这片土壤上,像细菌繁殖一样,滋生了大批罪犯,或许,有些人也算得上称霸一时的枭雄了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