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俄罗斯全面入侵以来,乌克兰各地出现了许多志工团体,从单人到上百人,他们用 3D 列印机制作无人机零件、弹药盒与医疗器材,弥补军工体系的缺口,成为了乌军战场后勤的重要补充。
我前往的地点只有一个 GPS 座标。在门口迎接我的是 Yuriy,一名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平面设计师。
如同许多个人工厂,Yuriy 的 3D 列印农场(3D Printing Farm)也隐身在城市的角落中。
2013 年,Yuriy 任职的啤酒公司购入了一台 3D 列印机,龟速的运转和噪音是他对这台机器单薄的第一印象;直到 2019 年,他自购了第一台 3D 列印机,用来列印一些桌游、拼图或是家俱的小零件。当时的他从没想过,这个小小兴趣会在不久的将来与战争紧密相连。
2022 年春天,俄军撤出基辅近郊的布查后,大量平民尸体被发现。街道上遗留的尸身、临时乱葬坑,以及手脚被绑的遇害者,震惊了全世界。国际社会将此定调为“布查大屠杀”,联合国与多个人权组织调查后,指控俄军涉嫌犯下战争罪。
Yuriy 的世界从此彻底改变。“看到俄军在布查所做的一切后,我再也不把他们当人看了。”他的声音平稳而决绝。
他开始大量浏览 3D 列印军用品的相关影片,仍不晓得自己可以怎么做。直到 2023 年底,他认识了 DrukArmy,一个由民间自发、专注于制造各种军事用品的志工组织。官方数据指出,DrukArmy 已经串连起超过 3,000 名志工与 7,000 多台印表机。截至目前,他们累计生产了 70 万公斤的零件,成为乌军后勤的重要补充。
DrukArmy 开启了一扇门,自那之后,3D 列印成为 Yuriy 抵抗的具体行动。
第一个任务并不顺利。老旧的机型速度太慢,他花了整整一周才完成最低门槛 1 公斤产量;同时还要担心日夜不停的运转声造成邻居的困扰。这样的速度和品质,让他开始犹豫该不该继续下去。
“如果你能帮助军队,那就去做吧。”妻子的话推了 Yuriy 一把。他索性汰换了旧型机器,购入 Creality Ender 3 V3 KE,生产速度立刻提升了两三倍。先前的犹豫一扫而空。
除了新机器的加入,为了把家用列印机提升到能够日夜运转的工厂,除了寻觅合适的场地,Yuriy 还进行了一系列他称之为热情的“改善工程”。他开始研究 Klipper 韧体,学著写程式、调整参数,设计出自动退件功能,好让机器能在他睡觉时继续运作。他还新增了平台的冷却系统,提升列印效率。除此之外,他也列印了不少自己设计的零件,加装在原本的机台上;每一层叠加,都像是在回应妻子的鼓励和自身的决心。
透过自费和捐赠,Yuriy 的农场在 2024 年夏天从一台小机器扩增到 20 台;此后短短 1 年 3 个月间,农场总共生产超过 2 吨物资。这些成品大部分被装上无人机成为炸药外壳,大量流入前线。
军方回传的影片里,无人机在敌军阵地投下一颗颗炸弹。这些塑胶零件带走无数敌军的性命,“但我心里没有任何犹豫。”他声线平稳、眼神透著决绝,从看见布查大屠杀后一向如此,“他们从没被邀请来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土地。”
乌克兰语:СЛАВА УКРАЇНІ — ГЕРОЯМ СЛАВА!,翻译成中文是:“荣耀归于乌克兰——荣耀归于英雄!”
警报声不时笼罩基辅上空,Yuriy 常觉得自己可能会死在俄罗斯的导弹下。这股未知的恐惧让健康因素无法加入军队的他,更加专注于自己能够掌握的列印技术——因为每一颗落在前线的炸弹,都可能改变局势。
在 Yuriy 之外,还有成千上万个民间节点,正日以继夜地填充军备的缝隙。
Aerorozvidka 就是乌克兰公民直接投入国防科技的经典案例之一。它源自 2014 年的志工技术社群,由工程师与 IT 专业人士组成。从早期的无人机改装到自主研发,到参与开发 Delta 战场态势感知系统,他们建立了一套能快速从原型机、实战、数据回馈到升级整合的流程。与此同时,Sternenko 基金会则靠著小额群众募资,已经交给军队超过 22 万架 FPV 无人机。规模更大的 Serhiy Prytula 基金会不只是单一募资,更是乌克兰民间的“总调度中心”:从战术医疗用品到无人机、通讯设备、光学器材,甚至是救护车与装甲维修零件,几乎所有军队临时缺乏的项目,都能在这里找到解决方案。
有这些机构的存在,Yuriy 的农场并不孤单。乌克兰将分散的志工、民众和小型工作坊由点串线、由线成面,织起缜密的后勤网络,补上国防工业的产能缺口,实际证明了在一场全面战争里,“公民”本身就是国防不可或缺的面向。
不过在大量军需压力下,除了志工们的人力,原物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凸显出乌克兰对进口的依赖。在 Yuriy 的农场中,所有 3D 列印机都来自中国;DrukArmy 的网站中罗列出的也尽是中国品牌。根据联合国统计,在 3D 列印机和塑胶丝材上,中国一直是乌克兰的最大进口国;此外,在无人机和相关零件上,中国也是乌克兰不得不依赖的对象。
然而,社会观感与经贸现况存在著显著矛盾。一项由 Active Group 主持的全国调查显示,在前 10 大进口国中,中国是唯一不受欢迎的国家;根据统计,仅约 1 成乌克兰人对中国抱持正面印象,负面印象则超过 4 成。
这样的张力也落在 Yuriy 的工作台上。相对能负担的价格和维修更换的方便性,让他短时间内没有其他选择。对比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近日在联合国大会批评中国的言论,以及中国大疆无人机持续被美国列入军工黑名单,这股因战时压力被迫依赖的矛盾,已然成为这场民间动员中最难言说的部分。
终究得继续。与 Yuriy 相似的无可奈何和无所保留正在乌克兰各地的 3D 农场大量列印著。
如果战争结束呢? Yuriy 没有丝毫犹豫:“我还是会继续制作这些军备用品,为下一次做好准备。”他不认为俄罗斯的野心会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消散,而阻止它的最佳方法就是持续武装自己,提高侵略者的成本。
20 台机器吱吱嘎嘎,吐出一个个零件掉落纸箱,掉落俄军的阵地。这些声音单调铿锵,对 Yuriy 而言,每一响都重复著乌克兰公民对这场战争唯一且坚决的回答。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2 | 央视镜头小心翼翼 还是露馅了 |
3 | 北京气氛紧张 传温汪张紧急密会 |
4 | 百辆军车入京 传张又侠内部表态 |
5 | 中国投了弃权票:“没有阻拦,已是最大善意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