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阵营攻防战还用五大“焦点战役”
【万维读者网】台湾选举后出现蓝绿阵营新的布局。追查“枪击案、选举作票和国安机制”等“三大真相”,又使得蓝绿双方较量异常激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蓝绿双方还会继续进行全面攻防,攻防焦点将锁定以下5个方面。
焦点一:如何处理“选举后遗症”。关于“验票”,前4天验出“争议票”3万张、“幽灵票”2万张,已经远超出陈水扁胜选的近3万票。对于“验票”结果,从司法程序看,争议票的认定需要时间、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要对陈水扁的无赖的“底线”要有充分的认识,如果真有“当选无效”的证据,他必然使出比“两颗子弹”更加卑鄙的手段。民进党当局举办10场验票讲习和成立验票支援指挥中心,说明已经在组织、心理上准备对付验票出现对其不利的结果。对于真正增加陈水扁得票的“3·19枪击案”和“国安机制”真相,纯属由执政当局控制的领域,根本不让有利于真相的结果出台。总之,验票结果关系到陈水扁“是骗是诚”、连宋“是赢是输”、台湾民主“是好是坏”的原则问题,关系到蓝绿的政治前途与利益,因此双方绝不会轻易妥协,都想把验票仗延长到年底“立委”选举,正好作为团结内部、攻击对手的依据。
焦点一:“5·20”就职风波。泛绿军利用就职盛典,包括请来美国众议院国际委员会主席李奇等一批亲台分子捧场,制造合法当选的假象。泛蓝军针锋相对,当天在“国父纪念堂”发动抗争,证明“3·20选举”的不正当性和欺骗性。连战、宋楚瑜、王金平、马英九等明确指出,在司法验票没有结果之前,选举并未结束,不能说泛蓝已经败选。与此同时,国亲两党抵制出席陈水扁就职仪式,拒领选举政党补助金,避免造成陈水扁“当选正当化”的口实。新当局就职后,朝野双方争论的当然有公共政策,但更主要的是在“内阁总质询”中,“验票和枪击案”将成为主要议题。
焦点三:“制宪”之争。关于“制宪”,陈水扁表面上宣称的“人权保障的加强、政府组织架构的精简与调整、国会的改革与席次的减少”等理由,事实上属于“修宪”范围。因此,都不成为“制宪”的理由,“制宪”的真实目的是要“继续建立自己独立的主权国家”,“催生台湾新宪法”。对于“台独式的制宪”,泛蓝军则以“修宪”方式予以反击。国民党“五六七联盟”建议成立“修宪委员会”,拟定国民党的“修宪”版本,把“修宪”方向定为“中华民国第二共和,承认两岸分裂状态,保留未来统独选项,建立三权分立的总统制”。这样,双方“制宪”和“修宪”的差异,正好又被陈水扁用来作为进行政治动员的依据,类似于“公投”绑“选举”一样,借助“制宪”为年底“立委”选举造势,压制泛蓝军。
焦点四:“四项公投”。“防御性公投”高票失败,刺激起扁当局在年底进行“四项公投”的欲望。陈水扁的“公投”肯定有全社会赞成的内容,如“立法院”席位减少一半、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这样可以提高投票率和赞成率;为便于“公投”通过,泛绿军利用掌握的执政权,准备修改“公投法”降低“公投”通过的门槛。肯定有泛蓝军不同意的内容,如停建“核四”和追查国民党的巨额党产,泛蓝军就会出面反对“四项公投”部分内容,不会以“支持公投”口号进行政治动员,“四项公投”成为泛绿军攻击泛蓝军的专利。同时,“公投”肯定在选举前后进行,这样可以为选举拉票;“公投”议题有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制造“台湾问题国际化”,祖国大陆肯定会反对,陈水扁可以利用此煽动对大陆的敌意,同时转嫁到泛蓝军身上,把其打造为“卖台的典型”。因此,“公投”已成为政局焦点。
焦点五:年底“立委”选举。年底进行的选举,是泛绿军巩固执政权和能否取得“长期执政”地位的关键一役,如果实现过半目标,控制“立法院”,情况确实对泛蓝军极为不利。同样也是泛蓝军提高士气、稳定队伍的关键,如果大幅降低,泛蓝军的实力、形象和意志将会严重衰退。蓝绿双方都已开始备战,国民党设立由连战担任召集人的“选举对策委员会”,主导选务规划。连战将年底“立委”选战定位为“中华民国”对“台湾共和国”的决战,目前“立委”选举作业已经启动。泛绿军是把“台湾正名”、“公投”及“制定新宪”作为“立委”竞选主轴,民进党成立了“立委辅选策略小组”,认为客观大环境对民进党有利,绿营政治版图大幅增长、国亲地方基础松动、台湾社会经济形势转好等,席次可能超过一半。民进党提名“区域立委”92席,台联党提名30席(分别比现任增加三成、三倍三)。泛绿军增长是肯定的,起码在中部县市能够有所增加。
扁当局巧妙利用台湾社会对大陆的敌意,成功地转化为推动“台独”和打压泛蓝军的力量,呈现越来越强势的趋势;泛蓝军反对“台独”方面缺少有力的支撑点,再加上内部存在的问题,东山再起的路更加艰难。(华夏经纬网)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