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连宋登陆:陈水扁应向尼克松学招方可占主动

www.creaders.net | 2005-05-04 14:13:36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亚洲时报在线王建伟撰文:国民党主席连战刚刚在5月3日结束历史性的大陆访问之旅,而台湾泛蓝阵营内另外一位重要人物,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准备在5月5 日至5月13日期间访问大陆。不过对绿营的台湾总统陈水扁而言,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情:他将面对自从2000年出任台湾总统以来最大的政治挑战:





连宋两人接连登陆表明北京政府年初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能阻止岛内“大陆热潮”的出现。陈水扁以及台湾执政民进党试图利用《反分裂国家法》在两岸角力中重新占据主动地位的策略并不成功。

陈水扁目前可谓是进退两难。一方面,他不愿意完全由连战等在野党领袖控制两岸和谈的具体内容以及进度,然后自己只有被动同意;另一方面,假如他仍然对推动两岸关系保持消极态度,不好好利用岛内的大陆热正在持续升温这个机会的话,自己都会被架空,以致完全由国民党和亲民党来主导与大陆的互动。

民进党政府最初对反对党代表的大陆之行所做出的反应缺乏深思熟虑和政治远见:它最早想通过中断两岸交流的方式来为岛内的大陆热降温,可惜并未奏效;之后它甚至想通过公众舆论以及法律手段来阻止连宋登陆,未果。这一切都失败后,陈水扁才不得不停止批评国民党的大陆政策,并说起祝愿连战访问大陆成功的大套话来。

陈水扁只剩下当前也就是最后一任的任期了,是时候考虑一下他究竟能够给台湾人民留下怎样的政治遗产的问题了。他最初想留下的是已经完成的所谓“正名”的 “台湾共和国”。在大力推动台湾人的国家意识和去中国化的进程方面,陈水扁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过国内外政局的风云变幻看起来已经让陈水扁放弃了在任内实现台湾独立的念头,他也已经公开地承认了这一点。要是这样的话,陈水扁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制定剩余任期内的大陆政策。

立法院长期处于蓝营的掌控之中,陈水扁在内政方面一直饱受制肘。而去年年底的立法院选举绿营又大热倒灶,仍然不能从反对党手里夺得立法院的多数席位。因此在未来三年陈水扁在立法方面仍然会受到蓝营的制约,他主导的宪法改革或公投制宪等任务也很难完成了。相反,若陈水扁有意建设和维护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这项工作就容易多了。毕竟在这个议题上,他可以轻松获得蓝营的支援。

随着连战结束大陆之行,两岸关系已经出现了一些好转的迹象。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作陈水扁代言人的宋楚瑜也成功登陆后,两岸关系将会进一步升温。假如陈水扁能够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其政治思维,他必能摆脱被动地位。

至于具体来讲陈水扁以后的路子究竟要怎样走,美国前总统理查·尼克松的例子也许可以给陈水扁一些启发。虽然尼克松旗帜鲜明地反对共产主义,但出于对美国整体利益的考虑,他最终选择了恢复与北京政府的关系。而今天的陈水扁有条件和潜力成为21世纪的尼克松,成为首位与大陆政府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台湾领导人。

与泛蓝领导人相比,陈水扁更有条件打破两岸僵局。民进党与中共并无历史过节。当年国民党政府在国共内战败北,撤离大陆,逃到台湾另立政权。假如国民党和共产党来往甚密,前者就很容易被扣上“红化”和“出卖台湾利益”的帽子。显然,陈水扁以及民进党没有这样的顾忌。

不过陈水扁是否有勇气来利用这项优势仍是未知之数。他最近的言行举止似乎没能令人看到其两岸政策的明朗化的迹象,反而让人更加摸不着头脑。

陈水扁可以埋怨反对党在访问大陆之前没有与他进行磋商,也可以埋怨北京政府趁着台北朝野不和而浑水摸鱼。不过归根结底,造成现在反对党风光无限而民进党只能被动应战的原因是陈水扁自己缺乏一套明确的、持久的和有创造性的大陆政策。

陈水扁要想在两岸关系发展中重新占据主动位置,靠的不是全盘否定反对党与北京政府达成的协议,也不是强行中断两岸现有的交流,更不是继续在老百姓中故意挑起反大陆的情绪。相反,他应该趁着方兴未艾的大陆热与反对党进行充分协商,以便和后者一起制定出最符合台湾利益的谈判策略,以便提高台湾与北京谈判的议价能力。

不过,一个巴掌拍不响,当年如果没有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远见以及勇气,单靠尼克松也不可能促成中美建交这20世纪最大的外交突破之一。同样地,如果陈水扁希望成为21世纪台湾的尼克松,北京政府的配合与帮助也必不可少。北京应该明白光是高规格接待反对党领袖以及边缘化民进党政府并不能最终解决两岸矛盾,毕竟台湾目前仍然由民进党统治。无论大陆与台湾的反对党领袖达成多少共识或者签订多少协定都好,没有民进党政府点头也是枉然。北京政府虽十分反感陈水扁,但始终得找到一个与陈水扁以及民进党政府沟通的方式。在这方面,北京政府也许可以借鉴当年毛周二人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经验。

当年毛泽东决定与到访的尼克松总统进行历史性握手时,美国仍然承认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就算在其后发表的《上海公报》之中,华府也没有明确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不过这些负面因素并没有妨碍美中对话。如果当年毛泽东顽固坚持要华府先承认该原则才愿意与尼克松谈判的话,也许中美关系正常化还要迟很多年才能实现了。

纵使是尼克松完成其历史性的访华之旅后,美国仍然与台湾保持着正式的外交关系。但这也没有妨碍北京政府在美国成立一个半官方的联络办公室。总的来说,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的出台是一个异常漫长的过程。在很多时候,当时的北京政府都愿意做出一定的让步,以便更快恢复中美正常关系。

中国领导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台湾人民是我们的血肉兄弟”。正如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亚太小组委员会主席詹姆斯·利奇(James Leach)所说的,为什么北京政府就不能对自己的兄弟更加宽宏大量一些呢?

假如北京政府真的承认陈水扁在扁宋10点共识内所做出的“五不”承诺表明陈水扁开始倾向承认一个中国原则,那么为了鼓励后者在北京认同的方向中更进一步,北京政府理应迅速恢复中断已久的海基会和海协会之间的交流以及会谈。按照当年北京政府在华盛顿与台北保持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仍然愿意在美国设立联络办公室的原则,如今的两岸也实在是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谈判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关系是和中美关系一样的国家对等关系,只是两者之间仍然有许多共通点。简单来说,两岸关系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两个政治实体的互动关系。连宋两人决定以台湾的反对党领袖的身份对大陆进行历史性访问需要极大的政治智慧以及勇气,也为两岸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不过北京与台北之间若想实现实质性和解,仍然有待胡锦涛主席以及陈水扁总统的共同努力。

如果双方领导人都能够从历史尤其是当年尼克松总统的破冰之旅中吸取教训,从两岸中国人的福祉出发而采取更加灵活、更符合当前政治现实的新思维,那么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就指日可待了。
   0


热门专题
1
AI
6
万维专栏
11
以哈战争
2
大S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川普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俄乌战争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中美冷战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