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身段软:会连感性 会宋理性
【万维读者网】据中国时报五月十二日萧旭岑文章指出,宋胡十一日一会,外界自然而然会将连胡会与之相比,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少讯息。胡锦涛的确做到接待连宋规格一致,无论是排场、会面场景与顺序,都是「一模一样」;但相同的形式下,两次会面的气氛、微妙的互动与言语上的交手,其实还是大异其趣。
简单说来,胡锦涛四月底见连战形容为「春意盎然」,到五月中见宋楚瑜,则以「春光明媚」来比喻;胡锦涛的言下之意,如果说春意融化两岸凝结的冰,宋此行带来明确反独讯息的「九二共识」、「两岸一中」大礼,则是两岸走向和解的春光明媚坦途。
连胡四二九会,极具历史意义,胡锦涛看起来比较感性、也比较柔软,他致赠瓷花瓶给连战时,还一手握住连战的手,一手轻拍连战的手背,彷佛真是阔别多年老友重逢。胡锦涛致词时,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开场,感怀国父孙中山先生的贡献,情感的连结、历史的记忆是重点。
但宋胡会则不同,如同宋自我定义的「工作团」,胡锦涛的表现,则由感性走回理性,欢迎之余,希望走向实质进展的意图溢于言表。因此胡锦涛在连胡会致词时,没有刻意强调的九二共识、一个中国,昨天胡则引用宋楚瑜大陆行几次公开的谈话,一下子即切入重点,拉至「一中反独」的对话平台。
惟胡锦涛不忘在连宋面前,都重申欢迎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政党、团体和代表性人士同中共开展交流和对话;他也将反分裂法通过前夕发表的「胡四点」重述一次,「不管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它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藉由对宋说话,传达隔海向扁喊话之意。
连宋的表现也略有不同,也许基于国共的历史基础,连战显得较为自然,连胡的互动也较为热络;但亲、共素无渊源,宋楚瑜也显得较为严肃、紧张,与胡锦涛握手时,说话的时间久了些。简单说,连胡像是「隔代叙旧」,宋胡则比较像是准谈判前的会前会。
值得注意的是,胡锦涛将宋这几天的话记得清清楚楚,他提「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也肯定宋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如同他与连战见面时,也注意到连战在北大演说、公开谈话中都推崇孙中山先生,他顺势强调,为双方更增连结之处。
虽然外传中共封杀媒体称宋之行为「搭桥之旅」,但最后胡锦涛亲口说出,也表示期许两党之间搭起一座互信之桥,在两岸同胞之间搭起一座沟通之桥,这无宁是给有扁影子的宋极大面子。胡锦涛透过连战,向台湾民众传达中共领导人温和形象;透过宋楚瑜,则对陈水扁传递明确讯息,其两面操作与柔软身段,无疑让台湾人士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