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富人大肆逃税 最高收入8人未缴一毛税
【万维读者网】台湾联合报8日消息,台湾财政部调出九十二年度「最高所得前四十名」的纳税人数据,年所得都超过三亿元,但借用各式避税手段,有十五人缴的税不到他们所得的百分之一,其中八人甚至未缴一毛税钱。四十人中只有五、六个人正常缴税。这些有钱人缴的税和他们的所得相比,远不及一般受薪大众。
由于高所得者缴税金额明显偏低,财政部长林全说,这个现象更显示推动最低税负制势在必行,如果个人不纳入最低税负制,「公平的意义不存在」,财政部下周将提出高所得者纳入最低税负制的完整报告。
财政部昨天中午临时邀集政大财政系教授徐伟初、世新大学教授徐仁辉等学者、专家讨论个人纳入最低税负制议题,与会者均主张最低税负制的施行对象,除了企业,更应该包括个人。林全说,最低税负不是加税方案,财政部当前初步规划,个人、法人都将纳入最低税负制。
林全说,这前四十名最高所得者,九十二年的所得合计高达两百七十几亿元,但这四十位最高所得者通过各式各样的「捐赠」节税、避税,总共就捐了一百八十亿元,等于光用捐赠就让总所得六成以上不必缴税。若以百分之四十税率换算,至少减少七十二亿元的税收。
他表示,高所得者在现行税制下利用「捐赠」节税的效果太显着,这些人非常有钱,但利用捐赠扣光光,到最后几乎没缴税。由此可见,个人还是要纳入「最低税负制」才公平。但绝大部分的纳税义务人都不会受影响,升斗小民和受薪阶级都不用紧张。
林全强调,第一阶段纳入最低税负制的个人,一定是适用边际税率百分之四以上的有钱人;但有些成功避税的有钱人,即使现在适用税率不到百分之三,未来也可能被纳入。
财政部解释,最低税负的精神,就是要让每个人要缴交最起码的税捐。以个人为例,若捐赠等租税规划过头,财政部将用课征最低税负方式,把税追回来。但为避免冲击正常缴税者的捐赠意愿,财政部初步规划,以现金捐赠的民众,并不在加计最低税负之行;只有采取实物捐赠(非现金捐赠)者,才会有节税过度、需再补缴最低税负的问题。
林全说,过去高所得者纷纷利用「捐地节税」,但现在这个避税道被防堵后,很多人仍改用其他办法,例如捐赠未上市股票,或捐赠一些「难以鉴价的东西」,例如骨董、字画最多。财政部发现,有一个很有钱的人,光是一年捐出未上市股票就捐了五千万元,而且还是捐给一些很偏僻的学校。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