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未婚生小孩可减税 台湾鼓励生育

www.creaders.net | 2005-06-12 22:43:49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万维读者网上官天乙综合报道:联合报13日消息,台湾生育率持续下降,为免人口结构快速老化,“人口政策白皮书”跨部会会议研议,以减税措施鼓励生育,未来不分已婚、未婚,只要生小孩就能获得减税。

不过,经建会主秘杜紫军表示,台湾地狭人稠,人口减少未必一定是坏事;以先进国家经验,人口成长率由正转负是必然趋势,也是台湾早晚要面临的状况。以维持当前每一妇女生育数一点二人水准,台湾人口零成长的时间将延缓到民国一百一十年。他说,以台湾的状况,鼓励生育可能造成政府庞大财政负担,台湾应追求人口素质的提升。

一些劳工团体则认为,台湾经济不景气,人们没有能力养孩子,才是生育率低的症结所在。当务之急在重振台湾经济,使人们免于失业的恐惧。

据了解,“人口政策白皮书”跨部会会议初步获得共识的鼓励生育措施还包含:协助不孕夫妇生育,提高人工生殖技术;落实两性任务平等法有关陪产假、育婴保职停薪津贴等规定;未成年子女的免税额,比照七十岁以上直系尊亲属的免税额办理;从托儿所、幼稚园,乃至研究所的教育费用,纳入教育学费扣除额办理。

台湾经建会去年研究发现,适龄妇女的不生育比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当前约莫两个任务人口扶养一名无任务能力者(十五岁以下及六十五岁以上)的扶养比,将在半个世纪后攀升为一人养一人。统计也显示,现在是每一百个任务人口扶养十三个老人,五十年后,每百人扶养老人增为六十四人,平均每一点五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激增五倍。

根据主计处最新的数据,去年台湾廿五至廿九岁的妇女族群首次出现五成以上未婚率,不愿生育子女的比率也从上次调查的百分之一点二上升到二点四五。

官员分析,有偶者的生育率不高,且有偶率又太低,是造成生育率太低的两大关键,根据内政统计,台湾人一辈子不婚的比率已接近百分之廿五,若能同时鼓励有偶者与无偶者生产,将可解决生育率的问题。

据了解,“人口政策白皮书”跨部会会议中,曾有学者提出,台湾妇女不是不怀孕,而是人流率太高,若怀孕者都能产下宝宝,生育率太低的问题将可自然解决,所以政府应同时配套,健全认养机制,让不孕者可以一起负担整体社会养育小孩的工本。

根据卫生署推估,台湾年均堕掉的胎儿在廿八万人到30万人之间,与一年的总出生人数不相上下,人流人数中,未婚者又占半数以上。

官员表示,鼓励未婚生产虽然不符合社会道德期待,但未婚者越来越多已是事实,妇权会亦支持在人口政策白皮书中肯定妇女的“身体自主权”。



妇权会:做好托育 比鼓励生育重要


官员表示,内政部研拟的“人口政策纲领”将以鼓励生育为主,创建托育体制为辅,但妇权会的主张恰好相反,预料在纲领报院后,行政院内仍会有一番角力。

官员忧心,上一次政府提出“人口政策纲领”是民国八十一年,当时就因没有全面的配套措施,鼓励生育的成效不彰,这次“人口政策白皮书”研议两年,仍至今仍是“有肉无骨”。

为避免台湾自然形成的“一胎化”现象造成人口快速老化,行政院相关部会正积极研拟抢救方案,但内政部原定最近要提出的人口政策白皮书,却因为妇权会有不同意见,将延后推出。

鼓励生育和托育制度孰轻孰重的争议,内政部认为,当前台湾的人口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前年整体生育率更下降到百分之一点二(一个家庭生一点二个小孩),正处于年龄组距失衡的关键期,为避免未来变成“倒金字塔型”或“葫芦型”,影响台湾整体竞争力,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至于托育问题,因全面实施托育补助涉及财政能否负担,财政部与经建会也持保留态度,内政部遂主张暂缓。

但妇权会认为,鼓励生育必须有全面的配套,台湾的人口密度已经太高,特别鼓励生育会造成“只生不养”,托育制度如不优先解决,只是把生养的责任都丢给妇女,有失两性平等原则。



社运团体:自己都养不饱 谁敢生?



励馨基金会运行长纪惠容昨天表示,政府托婴、托儿政策没有完整配套,育婴、育儿工本又过高,的确造成很多受薪者不敢生儿育女。劳动人权协会、工人立法行动委员会等劳工团体则认为,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受薪者自己都养不饱,那有能力养孩子,这才是造成台湾生育率低的症结。

纪惠容指出,台湾尚未创建公部门的托婴、托儿配套措施,许多妇女要照顾家庭、养育儿女,还得出外任务赚取家用,若把小孩子交给保母,一个月得花上数万元,长大后上幼稚园,每个月要缴的费用也不少,职业妇女在诸多压力下,宁愿放弃生育,是愈来愈多夫妻愿意当“顶客族”的原因。

纪惠容说,法国妇女非常独立自主,一般人会认为法国的生育率应低于台湾,事实是法国生育率比台湾还高,症结在于法国社会福利政策非常完备,妇女不会因生育造成任务或生活的附加的负担,反而会得到更多社会补助。她说,内政部鼓励生育,不如落实社会福利政策,集成幼托政策,让社会共同承担养育下一代,才能标本兼治。

工人立法委员会运行长何燕堂说,“养不起”才是问题关键,阿扁上台后,贫穷者愈来愈多,二○○二年劳工“秋斗”,举行“活不起、反贫穷工人干『谯』大游行”;提出劳工失业“活不起”、房价太高“住不起”、学费太贵“读不起”、托儿重担“生不起”、健保双涨“病不起”、劳退不保“老不起”的“六不起”,但政府部门仍今都没有认真面对问题。

劳动人权协会运行长王娟萍强调,经济不景气,受薪者根本没有附加的能力养小孩,尤其这几年受薪者的任务条件愈来愈恶化,任务不稳定、收入不稳定,但生下孩子后处处要花费,受薪者是“不敢”生儿育女,不是不愿生小孩。

劳工团体建议,当务之急首在重振台湾经济,让受薪者免于失业的恐惧,有稳定任务才能养儿育女,再配合完善的托育、托儿政策,才能真正解决生育率下降的问题。


婴儿潮令美国吃不消


纽约时报华盛顿十一日电,今年满六十五岁的美国人,预计平均将可活到八十三岁,也就是还有十八年余命可活,比一九四○年同年龄的人余命长四点五年。美国政府的保险精算师预测美国人的寿命会继续延长,二○四○年满六十五岁的人,平均可以活到大约八十五岁。

人口趋势对社会福利制度带来重大的财务影响,对正试图彻底改革社福制度的国会议员也有很大的政治影响。许多政策专家告诉国会,任何改革社福长期财务的努力,都必须考虑到民众寿命延长的现实,并据以调整福利、提高退休年龄、增加税捐,或鼓励员工延后退休。

专家说,美国人不仅寿命延长,大多数人还提早退休,而婴儿潮世代的庞大人数使人口压力更大。总数约七千八百万人的婴儿潮世代,将在未来五年陆续退休。

要应付民众寿命延长对社福带来的财务压力,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是提高退休年龄。但是,在各种加强社福财务的方案中,这一点却最不受欢迎,几有八成民众反对。当前社福制度规定的退休年龄为六十五点五岁,并将逐渐提高到六十七岁。

过去六十年美国人的退休习惯也有重大改变。一九四○年全国平均退休年龄为六十八岁,一九六五年有三分之二员工六十五岁以后才开端领取社福金。现在则有一半以上员工在六十二岁或不到六十二岁就退休,有四分之三尚未年满六十五岁就开端领福利金。
   0


热门专题
1
AI
6
万维专栏
11
以哈战争
2
大S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川普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俄乌战争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中美冷战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