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香港律政司司长换人:反映中共治港新方向

www.creaders.net | 2005-10-21 12:10:41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香港---香港官员除了特首外,之下就是政务司司长、律政司司长和财政司司长。特区政府10月20日宣布:律政司司长换人。梁爱诗去,黄仁龙替,并非单纯一项香港特区主要官员的更换,背后反映了香港特区与北京中央分别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据亚洲时报报道,梁爱诗香港政界对刚卸任律政司司长的梁爱诗好评不多,自香港回归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解释香港《基本法》,与及两年前港府企图强行通过根据《基本法》23条订立《国家安全法》,成了梁爱诗律政年代的卷标。


但部份与北京关系较密切的法律界人士认为,若非过去8年有梁爱诗在,情况可能更糟。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担任香港女律师会会长的梁爱诗,在香港法律界一向备受尊重。另一方面,她的丰厚亲北京背景,也为人所熟知。由于个人背景,当年北京在决定首届特区政府班子时,律政司司长一职别无他选。


据亲北京法律界消息人士透露,当年以江泽民为首的北京中央,原意要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尽快制订23条立法,但被梁爱诗成功游说负责香港事务的副总理钱其琛同意押后,就押到董建华的第二届任期才考虑。


消息人士认为,当时除了梁爱诗,没有人更能令中央同意押后。但到了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党中央和国务院指派负责香港事务的唐家璇,是一个唯江泽民是从的庸碌干部,力主必须尽快立法。


那一次梁爱诗也无能为力,但她也不热衷,结果为23条立法担大旗的,是当时的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一位获港英最后总督彭定康破格提升的前朝遗臣。


叶刘淑仪的勇悍和目空一切,惹怒了香港市民,直接导致逾50万人上街的2003年“7·1”大游行,震撼了在深圳静观的温家宝总理,震散了23条立法,也震掉了唐家璇的港澳事务一把手岗位。


至于人大释法一事,梁爱诗受的冤屈更大。


香港终审法院裁定一些港人在中国内地所生子女有权居港,当时董建华、梁爱诗等的即时公开反应是尊重法院判决,但不久即掀出非常不幸的释法争议。


终审法院在判词中,画蛇添足地提到,即使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有任何决定,也不能自动生效,香港法庭有权审议有关决定是否符合《基本法》。


这一来给香港的极其保守亲北京份子有了可乘之机,向中央打报告说中央权威被蔑视,于是中央责成下来,要释法,要好好教训这一帮英式思维的大法官。部份人的居港权,根本不曾在中央视线内。


熟悉梁爱诗的人透露,她作为香港首屈一指的家事法律师,向来极力主张维护家庭完整,当日释法导致硬要拆散一些家庭的做法,使梁爱诗个人感到极其痛苦。


第二次释法是2004年,中央以释法而一锤定音,杜绝了2007/08行政长官和立法会全面普选的期望,其实是董建华的主意。这次释法引致2004年再有数十万人在“7·1”上街游行,也成了董建华后来提早下台的导火线。


至于第三次释法,目的在澄清曾荫权补选特首的任期,在香港并无太多争论。


梁爱诗的个人背景带来不少对她想当然的责难,但事实上,幸而有这样一位中央信得过的律政司司长,香港在过去8年多避免了可能更多更大的灾难,法治和司法独立得以保存。


现任香港特区“二把手”的政务司司长许仕仁20日也站出来说:“梁女士在过去8年为香港做了很多事,亦经过很多困难,受过很多人的责难,我觉得很不公道。”许仕仁不但是港英培植的官员兼曾荫权亲信,他本身也有鲜为人知的深厚北京人脉,他替梁爱诗抱打不平是因知道内情而说的。


许仕仁还说:“她今日离开这个职位,虽然有黄仁龙先生替代,我仍觉得非常可惜。”这确实是他自己的心底话。


梁爱诗能够退休,由一位曾参与两次反释法游行的年轻大律师接任,充份反映出中央对香港思维改变了,客观上也是中央对过往治港路线的彻底否定。


然而梁爱诗未能全退,她还要参与政制方案专责小组工作。曾荫权在这个环节上特别暗示要借重梁的内地人脉关系,其实也是一次坦白招供:香港政制发展的法律考虑不多,如何与中央周旋并且取得中央信任才是关键。正如许仕仁补充所言:“这是必须,而且一定有她的帮助才可成事。”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