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周刊》最新一期林一民/台灣兩名上校朱恭訓和許昌國在大陸被誘捕,這是軍情局歷來被大陸逮捕的最高官階情報人員。他們中了廣西情治單位圈套,從台北飛抵越南,乘車進入廣西邊境之際,遭持槍的大陸情治人員劫持,激烈扭打,終於不敵。軍情局破先例派出專責東南亞情資的上校赴大陸,懷疑與內鬥或內奸有關。潛伏在大陸搜集情報的「復華專案」成員返台後被監視,並被排斥在一級將官主管之列。
五月三十日,是台灣情報系統最慘痛的一天,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四處副處長朱恭訓上校及四處組長許昌國上校,遭大陸廣西國安廳誘捕。這是台灣情報史上,現役最高官階的諜報人員在大陸地區失事。
軍情局高層人士指出,朱恭訓及許昌國是五月二十五日派赴越南,預定二十九日返台,二十六日朱、許兩人在越南還曾向軍情局局本部報平安,但從此就失去音訊,直到三十日才又有一通求救電訊在廣西境內發出,而軍情局也確定兩名上校在「陸區失事」。
內部人士透露,由於朱、許兩人是由首席副局長郭榮長力保,由朱恭訓以「自行簽報,專情派遣」方式進大陸,而當初批示這公文的是另一位少將副局長歐降龍;在五月三十日出事當天,郭榮長與歐降龍才向剛上任位的局長沈世籍報告此事。
台方求助越南發出照會 據台灣軍方高層將領表示,為了營救朱恭訓與許昌國二人,歐降龍在六月十八日早上八點三十分,由台北赴越南,商請越方的情報單位向中國提照會,進一步查證朱、許兩人下落。六月二十一日,越方受台方之託,正式向中方提出照會,結果廣西的國安部門否認有逮捕朱、許兩名高階諜報軍官。
據國安局高層人士指出,軍情局在越南的上校組長黃萬義和副局長歐降龍,在越方碰了中方的一鼻子灰後,還遭到越南國安部門奚落,越方代表向歐降龍表示,台灣在越南搞情報,結果出事還要越南代為找人,實在有點莫名其妙。
台灣在營救無門之後,紛紛透過海外的情報網絡打探朱恭訓與許昌國的下落和失事過程。據軍情局高層將領表示,五月三十日,許、朱兩人由越南進入廣西,原定要和當地線頭安排的公安部門課長級的人士見面;但是,沒想到這是廣西情治系統設下的圈套,當時朱許由越南籍的司機駕車,才進入邊境,就遭八、九個帶槍的情治人員拉下,台灣的兩名軍官原本要搶奪車子的鑰匙,而與大陸方面的情治人員激烈扭打,最後遭到壓制,直接押上車帶走。開車司機就成為這幕兩岸諜報戰的唯一見證者。而台方情治單位也透過越方而得知當天的情形。
台灣國安局高層人士指出,經過幾條相關情報查證,台灣情治系統相信朱許兩人還被安置在廣西南寧,甚至還被待以上賓之禮。
這次台灣諜報人員失事,主要是因廣西國安系統逮捕了台灣軍情局在當地吸收的「聘干」(約聘幹部),由這名聘幹得知軍情局的專案承辦人為許昌國上校,為了搏取許昌國信任,還透過這名聘干提供大陸公安部門的情報給台灣,由此做餌要釣出台灣軍情局高階軍官;而台灣軍情局獲得相關情報後,研判情報可信度極高,而廣西方面則提出有公安部門課長級人士願意讓台灣吸收為內線。
這時,台灣軍情局原本要派許昌國赴越進入大陸接頭;但卻因大陸這方面要求更高層人士見面,在幾經評估下,再加上副局長郭榮長和朱恭訓等人有意趁此立功搶績效;所以,才逐漸步入廣西情治系統布下的陷阱。最後,郭榮長和歐降龍決定派出了朱、許兩人,由越南進入大陸。
情治高層將領說,朱恭訓是四處(東南亞處)副處長,許昌國則是四處組長,這兩人落入大陸之手,就等於把台灣在東南亞的情報網和駐站,全部交給大陸國安部門,而再加上朱恭訓的太太周國珍也在軍情局內任職,為二處(情報處)國際組上校組長,朱的情報價值又遠高於許昌國,這就是大陸為甚麼要指定朱恭訓進大陸的原因。
軍情局有內奸? 軍情局這個派遣計划過於粗糙疏漏之處,就是以朱恭訓的身份與層級是不應該輕易進入大陸,他本身的情報價值遠超過接觸對象的份量,這等於是用「鑽石去換銀子」。更何況對方還指定要朱進入大陸,整個情報作為完全不符合常態作業,令外界不得不懷疑「朱恭訓事件」是軍情局有內奸,或者是內鬥使然。
據軍情局將領指出,軍情局對大陸的派遣始於殷宗文時代,在此之前都是以華僑為主,「基幹派遣」是在大陸開放以後的事,就在北京一九八二年開放「台胞證」的那一年,殷宗文在軍情局先後成立了「龍騰專案」、「復華專案」、「宏展計劃」、「突穿專案」和「先知專案」,這些專案的執行者是由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王西田一手包辦。
這五個專案中,以「復華專案」最重要,這是軍情局的長期派遣計劃,由編制內的軍官赴大陸地區秘密長期活動,復華成員必須在大陸地區潛伏一年以上,每年還必須連續在陸區居住八至十個月以上,才屬於復華成員。這個專案讓台諜在大陸地區一下子活躍起來,在九五年陳志麒失事前,長江以南的軍民用機、導彈基地,都在復華專案掌握下,連美國都要求台灣能定期提供諜員地面情況給美方情報部門,而台灣對美日歐的情報外交開拓,也就是始於這個時期。
一直到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七日,復華成員陳志麒在江西樂平搜集導彈基地情報遭逮捕後,北京才警覺台諜滲透有多嚴重,並做全面調查。從一九九五年到二零零零年是復華成員在大陸遭破獲最慘烈的一段時間,而陳志麒案最後被判十四年。事後,中國國安部門也對殷宗文敢於派遣基幹入陸的做法,透過管道表達佩服。由於復華成員損失慘重,到了九九年丁渝洲接任軍情局長後,就停止派遣基幹入大陸。
不過,最荒謬的事情,是丁渝洲在任內要求軍情局清查所有復華對象,把當初最忠貞勇敢的台灣敵後諜報人員當作共諜在辦理,並要求對復華成員返台全面監控、測謊,甚至逼退隔離。迄今為止,軍情局的一級將官主管,沒有一個是復華成員。一直到了二零零一年,現任國安局長薛石民接任軍情局長時,除了不派遣復華專案之外,更進一步把所有的復華專案成員召回,並正式結束了這項專案。
同樣在薛石民時代,軍情局基幹短期赴大陸練膽識的「龍騰專案」也關閉;吸收台商做為軍情局長期線民的「突穿計劃」也一併裁徹;而利用軍情局幹部隨着商業貿易投資團,秘密赴大陸投資,建立據點的「宏展計劃」,也遭薛石民大筆一揮掃進歷史。軍情局在薛石民時代情報作戰及情報業績幾乎是停擺,只靠用金錢買的零星情報做業績而已。
兩岸諜戰史互見勝負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台北曾策反解放軍將領劉連昆,獲飛彈情報,但台灣近年諜戰皆受挫。
一九九八年,被台灣策反的中共軍械部長劉連昆少將被捕,掀開中共防諜工作重挫的一幕。劉連昆從九二年開始出賣情資給台北軍情局,九六年台海危機期間,劉連昆因準確報告中共試射飛彈的情況,更立了大功。九八年,劉連昆因刺探軍情及過度密報台灣而使身份曝光,遭逮捕後被判死刑。
除了「劉連昆案」外,兩岸近年的諜報戰中,還是台灣情報人員失守居多。
二零零四年二月至四月:大陸國安部這幾個月內分別在寧波、杭州、台州逮捕裴忠豪、金仕永、柯榮俊、趙永裕及吳哲明五人,其中金仕永為大陸居民。據大陸媒體報道,四名台灣人部分原本在大陸經商,只接受過基本的情報人員訓練。
二零零三年十二月:海南省國安系統逮捕了宋孝濂,指他多次在海南軍港搜集情報。宋孝濂原為大陸台商。同期,中國國安部在二十多省逮捕二十四名「台諜」。
一九九九年:台灣前軍情局特交組副主任、香港工作站站長葉炳南,退伍後前赴廈門時被捕。
一九九八年:國安人員從破獲「劉連昆案」中,逮捕台灣軍情人員姚嘉珍、楊銘中和張瑋三人。
一九九五年:軍情局派往江西樂平的陳志麒,搜集導彈基地情報時被逮捕。
台灣軍情局五次變革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台灣的軍事情報局,簡稱軍情局,隸屬於國防部參謀本部,至今歷經五次變革。軍情局始創人為戴笠,現任局長為沈世籍。
軍情局創於一九二八年,由當時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特令戴笠負責主持,專司北伐前線的軍情調查和搜集。三一年四月,蔣介石決議組織情報網,成立「特務處」。三八年抗日戰爭展開,特務處擴為「軍委會調查統計局」。
一九四六年抗戰勝利後,成立國防部,軍統局改編為國防部保密局。五零年,國民黨正式遷台,於台北士林芝山岩設立局本部。五五年,台灣情報機構改制,保密局正式改組為國防部情報局,專責執行戰略預警情報搜集、研整的任務。
一九八五年七月,情報局與特種情報室合併,改成軍事情報局,隸屬國防部參謀本部,受參謀總長直接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