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大陆不接受中华民国 是两岸冲突根源

www.creaders.net | 2007-09-27 15:14:50  东森新闻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陆委会副主委童振源27日在中山大学「中共十七大:检讨过去展望未来」国际研讨会中发表「台湾的中国战略与两岸关系展望」专题演讲,他指出,两岸冲突的根源在於中国无法接受中华民国的存在、甚至进一步要消灭中华民国,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中国原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中华民国,那麽「一个中国原则」本身就是两岸政治冲突的最大来源。

童振源说,要台湾先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条件、两岸再进行谈判,无异於要台湾在谈判前便先向中国投降、放弃中华民国主权与民主,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下的中国霸权体系结构(Pax Sinica)。这便是台湾政府一直无法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原因。

童振源在演讲中指出,两岸问题的根源在於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始终不愿意承认1949年以後中华民国仍然存在、台湾主权独立於中国之外与两岸互不隶属的事实;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冲突根源在於中国政府企图消灭中华民国与并吞台湾,以完成所谓的「国家统一大业」,这也是破坏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来源。

童振源表示,中华民国的本土化与民主化强化中华民国存在台湾的现实与内涵,使得中国政府难以回避面对台湾的现实。中国只好以所谓的「法理台独」作为掩饰内部虚构谎言的借口,不断污--与攻击台湾的民主改造是推动「法理台独」的重大事件,包括宪政改造、国会改选、总统直选、与公民投票等等,并且将台湾参与国际社会视为台湾推动「法理台独」的过程与证据。

他说,然而,中国对台湾民主发展的武力威胁与对台湾国际空间的打压却激起台湾人民更大的反弹,更加坚定台湾推动民主化的信念与参与国际社会的作为,让两岸交互持续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童振源并指出,同时,在两岸谈判问题上,中国也请求台湾必须先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导致台湾与中国缺乏一套合理解决两岸冲突与创造妥协空间的协商机制,连带延宕亟待创建一套两岸交流治理体系结构的契机,更增强两岸的对峙与敌视的氛围。

他突显,由於两岸冲突的根源在於中国无法接受中华民国的存在、甚至进一步要消灭中华民国,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中国原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中华民国,那麽「一个中国原则」本身就是两岸政治冲突的最大来源。

童振源说,因此,要台湾先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条件、两岸再进行谈判,无异於要台湾在谈判前便先向中国投降、放弃中华民国主权与民主,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下的中国霸权体系结构(Pax Sinica)。这便是台湾政府一直无法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原因。不仅民进党政府无法接受,2000年以前执政的中国国民党政府也被中国政府不断批判没有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即使当时的国民党主席、当前的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也在2006年4月3日明白表示,国民党不会接受「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


童振源说,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不只是台湾的责任,也不是台湾可以独力完成的目标,因为中国才是两岸问题与冲突的祸首,需要各国协力合作施压中国面对现实、务实和平解决两岸冲突。国际社会不应该纵容独裁中国对民主台湾的威胁与打压,更不应该请求台湾投降中国,放弃中华民国主权及台湾的民主体系与价值。如果国际社会持续对中国政府姑息,只会造成中国独裁政权更加肆无忌惮扩张军事实力,将东亚地区纳入中国的势力量程,建构中国霸权体系结构。

童振源指出,国际社会都期待两岸关系应该要和平发展,但是中国一天不民主,中国共产党一天不放弃独裁专制,其政权的合法性便创建在1949年消灭中华民国的虚构事实与统一中国的民族主义合法性基础上,中国政府就不可能承认两岸互不隶属的现状与尊重台湾的民主,两岸关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中国一天不放弃对台湾的武力威胁与外交打压,台湾人民为了求生存与求发展便被迫要反抗中国的威胁与压迫,台海地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稳定。

童振源说,中国施压台湾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下的中国霸权体系结构,其本质便是反现状、反民主、反和平。唯有中国民主化才能彻底调整中国领导人的心态,放弃武力扩张与外交霸权的作为。

童振源说,尽管中国仍然抵制台湾的和解构想,台湾也不会对中国有天真的期待,但是最近几年两岸已经逐步迈出坚定的步伐,取得谈判方式的共识,完成叁次谈判的成果,当前正在进行叁项议题的谈判。这些协商与成果将打开两岸关系的新格局,创建两岸交流秩序与合作体系结构,为两岸和平稳定交互体系结构、两岸共存共荣、两岸关系正常化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石。

童振源说,除非国际社会愿意接受中国霸权体系结构,否则各国对於台海冲突的利益与立场应该与台湾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如果国际社会姑息中国对台湾的威胁与打压,只会增长中国霸权的蛮横气焰,反而让台湾更不放心与中国进行政治交互与对话,将增加台海军事冲突的几率。

他呼吁,国际社会强化对台湾的政治与安全支持、帮助台湾参与国际社会与吓阻中国对台湾的武力威胁,才能稳定两岸和平现状、增进台湾与中国谈判的信心,逐步迈向两岸和平稳定交互体系结构与两岸共存共荣的愿景。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