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台湾拟三年内自制火箭 射卫星上天

www.creaders.net | 2007-10-04 22:30:35  中时电子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全球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届满50周年之际,台湾的“太空中心”开始修订完成太空科技第二期15年长期发展规划,决定在2010年,也就是台湾发展太空科技届满20周年的时候,用台湾研发的火箭,发射第一枚大学自制微卫星。

  
台湾最初决定发展太空科技,是基于“国恩家庆”的封建思想。

  1988年,蒋经国病逝,李登辉仓促继任,为凝聚民众对台湾发展信心,便指示台当局“经济部”评估台湾自行发射卫星的可行性,希望通过“太空计划”为所谓“国运”“冲喜”。

  但是台当局“经济部”来年提出的评估报告,泼李登辉一盆冷水。直指“自行发射卫星及自制卫星”经济效益不明确。而台“国科会”却越俎代庖,提出以70亿到100亿元(新台币,下同,约16亿到24亿港元)在三年到五年内,自行发射台湾自制科学卫星的计划。这个计划在岛内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赞成和反对学者各自发起大规模联署,当时的前台“中央研究院长”李远哲也发表文章反对。

  台湾太空科技发展计划就在学术界正反意见激辩不休的情形下,1991年在台当局“前行政院长”郝柏村任内拍板定案。决定由台“国科会”成立太空计划室(现改为台“太空中心”),用136亿元(约32亿港元)、15年内研发三枚卫星,希望在第一期15年计划结束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由台湾自制卫星的目标。至于自行研发火箭执行发射任务的部分,则因为美国的强烈反对而作罢。

  因为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和系统性规划,卫星研制计划走得风雨飘摇。在台湾“太空中心”任职超过10年的资深专家认为,政策朝令夕改,是台湾太空科技能力无法持续累积的最大致命伤。

  在计划还没执行的时候,台当局“内阁”又改组,刘兆玄出任台“国科会”主委,取消宽带卫星计划,改为遥测卫星。黄镇台接掌台“国科会”后,“福卫三号”被定位为气象科学卫星,导致第一期太空计划屡因台“国科会”主委异动,政策摇摆不定。

  到了第二期太空计划依旧摇摆。台“太空中心”前主任吴作乐在三年前上任后,几乎把第二期计划全部推翻,第二期计划自行研制卫星的任务目标也全被抛在脑后,相关计划更在今年5月爆发采购弊案,吴作乐涉嫌利用卫星采购图利,被迫去职。

  2006年4月15日,“福尔摩沙三号”星系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台湾第一期15年太空计划终于有了发射成功的纪录。前台“国科会”副主委谢清志当时曾炫耀说“这样的成绩举世罕见”。但标榜技术自主的ARGO卫星却爆发采购弊案,揭露ARGO计划还是样样向国外采购,不但使二期计划全面停摆,更戳破台湾的太空科技已经可以自己当家做主的假象。

  据报道,台“太空中心”在四个月后,宣布要重新修订第二期计划,决定利用过去九年发射探空火箭,执行次轨道科学实验的经验,在2010年完成利用台湾自行研发的火箭,把30到50公斤级的微卫星(由岛内大学研究制造)发射到500公里高的太空轨道。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视频疯传 中共牛皮又吹破了
2 DeepSeek:一场悲剧的预言?
3 史无前例!川普政府宣布:撤换这4大媒体
4 突发:大S离世 家人证实消息
5 一封电报,如何让美国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