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章称,看似无关的两则新闻的背后颇让人玩味。在整容问题上,官员是人不是神,也有爱美的权利。按理说,公众根本就没必要大惊小怪。可现在却是坊间的非议之声不断。究其原因就是那位专家指出,“官员整容数量增加”为的是“为塑造更亲民的形象”、“拥有年轻或英俊的脸庞,对其仕途也有帮助。”公众不禁会质疑:“这是表面现象吗?是不是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更大的利益驱使?”
在改年龄问题上,有评论认为官员改龄意不在“嫩”,而在恋权也。这是因为,在不少地方,年龄成了官员提拔任用的“硬杠杠”,无论其他方面如何优秀,只要年龄超过了要求,就得被“一刀切”,一些官员为了连任和提拔,不得不在年龄上做手脚。
在当下的官员任用机制下,出身、学历或年龄甚至容貌等与附加在权力者身上的特权所代表的实际利益休戚与共,事实上,自时兴官员年轻化以来,官员“今年50,明年48”——越活越年轻,便成了官场新景。
以年龄观之,少时说“老”,显示其“劳苦功高”,这样可以在论资排辈的官场规则中抢占制高点;老时说“小”,显示其“正当其时”,不是为了更好地延长为人民服务的期限,而纯粹是因为怕“过”快地失去手中的权力。正是这样的权力恐慌,才催生了所谓的“59岁现象”;才有了某些官员借口“亲民”去整容的荒唐;也才有了这位纪检组长私自涂改年龄的荒谬。缑书昌当然知道从年龄上说,50岁是能否“转正”的一条硬杠杠,而做整容之类表面文章,没法使自己一夜之间“年轻化”起来,所以,不惜在人事档案上大做手脚。权力特权化、期权化的反向助推作用不言自明,越活越“年轻”官员也绝非个别。
官员年龄造假的深层原因是中国的官员选拔任用体制以及官员退休、任职年龄的规定。后者又是前者的一个必然结果。中国官员选拔任用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委任制,通俗一点说就是权力决定制或“伯乐相马”制。在现有的体制下,官员能上不能下就成为一个严重问题,为此就设置了任职年龄和退休年龄规定。在执行上,这些规定又是最硬的杠杠,也就是“一刀切”的做法,弄虚作假现象也因此就派生出来了。
防止中国官员年龄造假现象根本的预防机制就是,致力于长远,彻底改革中国的官员选拔任用体制,实现体制上的根本转型——从权力决定体制转型到市场决定体制上去。
除了这个根本的预防对策外,还有一些预防对策,特别是在短期内,在官员体制转型过渡期内是非常重要的。
设立官员失信“黑名单”制度。把有各种弄虚作假行为的官员都列入此名单中,在社会上公布。在官员选拔任用中,对于有失信不良记录的官员,要视情况对其竞争资格予以限制或永远剥夺其担任公职的机会。
建立问责制。对于帮助官员造假的有关机构或人员,对于在官员选拔环节没有尽到考核责任的组织官员也都要依照具体情节实行责任追究。帮助造假者的错误及其对社会诚信的损害一点不亚于直接造假者。由于他们担负着专门管理责任,放纵一个造假者,就会产生更多的造假者,甚至演变为单位系统造假。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4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5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