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曾声言“N届”都不会参选特首的梁振英,最近转趋活跃,去年11月初出版《家是香港》之后,同月再推出个人网站。
至上月,梁振英以“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的身份,与传媒高层介绍中心未来一年的大计,预告4月及6月将完成两大研究项目,包括“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仲裁中心”和“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转型与升级”,更一反昔日做法,由报告只供特区及中央有关部门内部参考,改为公开内容。
更重要是,下届特首要负责就普选的办法拍板,而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也展开了一项名为“推行双普选对香港政治发展及对中央与特区关系的影响”的研究,并于2006年9月、2007年6月及11月先后举办三次闭门座谈会,邀请政治学者和政界代表包括民主派人士,探讨普选后对香港政局的影响。
事实上,梁振英近月作出的连串动作并非偶然,来自行政会议及政府的消息分别向本报证实,主管香港事务的中央官员,近月已就下届特首的人选进行“摸底”工作,并特别就梁振英的管治能力咨询意见。
其中一个消息透露,有关中央官员多次问及:“梁振英做了十多年行政会议成员,但没有管理政府的经验,没有管治政府的经验,是不是不能当特首呢?”该消息称,过往中央官员打探特首人选的意见时,都会略略问及梁振英,但问得如此集中及仔细,这次算是第一次。
与梁振英认识多年的友人表示,他最近转趋高调,与竞逐特首不无关系;又表示,相对其余几名特首热门人选,如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以至行政会议成员陈智思,梁振英的人缘的确较差,而他最近出版《家是香港》以及推出个人网站,正是希望与市民拉近关系,增加民望。但他强调,梁振英往后的策略只会“低调地高调”。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导师蔡子强认为,梁振英有两大致命伤,一是欠缺管治经验,二是欠缺政圈人缘。他表示,北京对于没有管治经验的人选会有一定担心,因为梁振英即使出任行会成员多年,对于政府运作及资讯有一定了解,但对于如何落实、执行政策以至管理整个公务员队伍,未必有足够的管治经验处理。
他续指出,前特首董建华也曾在港英年代当过行会成员,而根据前行会成员李鹏飞所述,当年的港督彭定康刻意废除行会“武功”,目的是进一步避免董建华“偷师”。
蔡子强表示,政府极有可能于本年底至明年初进行“中期人事变动”,保安局局长李少光、教育局局长孙明扬也有可能退下来,届时梁振英若能晋身问责局长,将成他参选特首最重要的前奏,但关键是特首曾荫权会否让他出任局长一职,惟恐因而会令其“爱将”、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受到威胁。
他又表示,由八十年代担任基本法谘委会秘书长起,梁振英一直予人“冷冰冰”及深不可测的感觉,政圈对他都是“敬而远之”。但政界形容,梁振英最近的举动是“hyperactive(过度活跃)”,任何大小论坛都出席,正反映他希望增加曝光及广结人缘。
蔡子强认为,与其他热门的特首人选相比,梁振英可能会看低一线,但若有人“阵前脱脚”,梁振英绝对是中央其中一个选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胡锦涛罕见露面 传政治局召开“废习会” |
2 | 习将谢幕?!中办纠左批个人崇拜 震慑政坛 |
3 | 太大胆!科学家指名道姓挑战习近平 |
4 | 重磅:川普宣布$1750亿“黄金穹顶” 中俄痛 |
5 | 留学生回国即被抓!中国驻多国使馆连夜发文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