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香港政府公布了上半年及次季度的经济数据,既有意料中,也有意料外的趋势。经济呈现了增长下降而通胀上升的“一低一高”格局,和面对与日俱增的滞胀风险等乃意料之中,但增长及消费回落速度之快却出乎意料,自难免引起关注。
香港GDP实际增幅上半年为百分之五点八,仍属较高水平,但次季增幅却只有百分之四点二,比首季的百分之七点三,及去年的百分之六点四均显着回落,且一季内掉去三点一个百分点,实有点硬着陆的味道。更值得注意者是,从季度相比看,次季比首季下跌了百分之一点四,如此季度下跌乃二○○三年来首见,之前五季度都有百分之一点五至二的增长。更令人不安者是,这还是在超级扩张的宏调政策下出现的:近期港元随美元不断贬值减息,而最近港府又连番出重手“派糖”,通过广泛的减税及财政开支来提升市民及企业收入。在如此大剂量的刺激下表现仍差,若剂量减轻时情况又将如何?
不幸者是,展望前景问题更多。首先是外部环境料将进一步恶化。欧美金融危机正不断深化,最近欧洲及日本的经济表现亦转差,均在次季出现收缩,其不利影响将在下半年浮出。同时,即使发展迅猛的中国内地经济,上半年亦已出现拐点,增长由高位明显回落。这情况对于依赖内地及海外需求很大的香港经济自非好事。
其次是,超级扩张政策将难以为继。美元似暂停贬值并正回升,联邦基金利息又不能再减,政府的“派糖”则可二而不可三,故若经济状况再转差,已难于寄望政府可出招打救。
社评说,细看经济增长回落结构,便可清楚见到问题所在。无论是私人消费、投资及出口等拉动增长的几头马,均状态欠佳,各自出现了增长的明显滑坡。投资由首季的百分之九点九下跌至次季的百分之四点三,幸仍与去年的相若;货物出口由百分之八点三跌至百分之四点四,则明显低于去年的百分之七;私人消费由百分之七点九跌至百分之三点一,同样明显低于去年的百分之七点八。
在外部环境日差下,出口增幅大降已难避免,但私人消费回落影响最大,跌势之急更值得关注。前日有调查报告指出,年中港人消费信心出现了四年来首次下跌,并创下了二年新低,市民开始减少外游及购物而更多储蓄。本港的最新信心指数,比半年前下降了百分之七点六,较全球平均指数的百分之六点四降幅更大。因此,探究信心突然转差的原因十分重要。看来这并非来自就业情况转坏:失业率仍维持在十年低位,就业不足率也处于新低。
社评指,真正原因可能来自高通胀,尤其是收入追不上物价涨幅的阶层;本港股市楼市及国际市场转差,带来投资亏蚀及负财富效应;和周边经济转坏引发的心理效应等。总之,市民已开始收紧开支,自发地过紧日子,或许这是有先见之明的智者所为。显然这已给港府带来警号:必须更大力推动发展以维持经济动力,并同时要更多照顾低收入阶层,以减轻他们在经济下滑时所受压力。看来港府的经济施政,在下半年将要面临新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