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天的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7日上午在广州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和《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审议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决定》。《南方日报》报道,省委书记汪洋在7日上午举行的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把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以下观点摘自汪洋在闭幕式上的讲话。
汪洋表示,过去30年,广东靠外向带动、加工贸易,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省份一跃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就像是一个迅速成长起来的“胖子”,看上去块头不小,但缺少肌肉,缺乏力量,缺乏核心竞争力。一遇到要较劲掰手腕时,就常常要打败仗。
创新既要有思路,又要有举措
对于广东这样一个经济总量大、发展又不平衡的省份来说,要有效推进科学发展,我们既要有创新性的思路,又要有创新性的举措,二者缺一不可。
当前我省在这方面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只有创新性的战略“口号”和宏观目标,但没有创新性的可操作的具体举措,好的想法和创意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口号”和目标只停留在纸上无法实现;另一种是有一些具体的创新性措施和办法,但缺乏创新性的战略思维和策划,工作就事论事,结果打不开创新工作的局面,形不成万马奔腾的创新格局,工作停留在比较低的层面。
自主创新就是练“肌肉”练“力量” 过去30年,广东靠外向带动、加工贸易,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省份一跃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但这种庞大的经济总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是一个迅速成长起来的“胖子”,看上去块头不小,但缺少肌肉,缺乏力量,缺乏核心竞争力。一遇到要较劲掰手腕时,就常常要打败仗。
要在国际赛场上与别人抗衡,就要求我们要练“肌肉”、练“力量”,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真正强有力的竞争者。而这个练“肌肉”、练“力量”的艰苦过程,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不能做未进化成人的古猿
用恩格斯曾经论述过的一个例子来警醒大家,在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古猿由于食物不能得到保证和满足,为了生存而被迫学习和制造使用工具,去打猎和捕鱼,从而推动劳动的发生和人类进化,使之成为猿与人的分野。可以推断部分古猿由于食物有保证,生存条件较好,缺乏学习制造和运用工具的压力和动力,结果最终没有进化成人。
经济大省要打破“资源诅咒”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涵义是指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资源丰富的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往往慢于资源贫乏的经济体。不少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并没有从资源开采中受益,而且容易过于依赖资源,缺乏创新动力,大多数人仍然生活在贫困中。资源丰富反而陷入贫困陷阱,给人们带来了难以摆脱的“诅咒”。
当年,广东是没有资源的省份,是“食物”都不能充分供给的贫困省份,由于我们勇于创新进取,使自己变成了第一经济大省。但如果我们现在仍像那些有了食物供给的古猿那样,满足于地缘优势、习惯于传统发展模式、满足于“拿来主义”的一时富足,不思创新和进取,我们就会“饮鸩止渴”,像当初陷入进化歧途的古猿和资源丰富的经济体一样,会被条件不如我们的地区超越,成为新时期无法进化为人的“古猿”。
杂技“大变活人”揭示创新大有可为
看杂技“大变活人”,不入门时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但一旦点破了门子,你会认为并不神秘。华为从无到有,短短十几年时间就成了世界第一发明专利大企业,说明自主创新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只要坚持去做,都是可以有作为,甚至是可以有大作为的。
“过于务实”不利于自主创新
部分企业拘泥于短期得失,喜欢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的领域,缺乏做“百年老店”的追求,这样就不愿意选择发展技术含量高、但回报周期长的产品和产业。
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注重现实利益和短期利益,对于存在风险或短期不见效的创新项目则兴趣不大,这样就不愿意花全力去协调和促进,更不愿意为此增加投入。
一些业务很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急功近利,坐不得冷板凳,结果也很难有创新的大成就。凡此种种“过于务实”,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说,显然是十分有害的。
自主创新就像胖子减肥
依靠引进促发展的“拿来主义”和“捷径”,使一些地方和企业滋长了惰性,削弱了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
人长胖的过程是靠吃出来的,而“吃”是令人愉悦的。让一个已经胖起来的人主动减少美味佳肴,增加运动量,那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得益并习惯于传统发展模式后,要自觉走上自主创新道路,如同胖子减肥一样,是很难有进取性的冲动的。有资料显示,日韩在快速成长时期,平均每花1元引进技术,要花5—8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而我们却只花0.07元。
如果我们不破除对旧的发展路径的依赖,我们现在面临的缺乏关键技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问题还将进一步加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从傍资金“大款”到傍科技“大款”
如果说,过去30年的发展,傍资金“大款”是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的话;那么今后30年的发展,我们必须靠傍科技“大款”,来实现经济质的飞跃。要自觉地把自主创新作为引领广东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聚精会神、合力推进,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努力建设创新型广东。这是一场持久战,又是一场攻坚战。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最佳主角”
一场演出成功与否,配角和跑龙套的固然不可缺少,但关键还是看主角的表演精彩不精彩。在自主创新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角色,都不可或缺。尤其是企业,更是自主创新中最重要的主角或主体。美国、日本经济竞争力强,就是因为有一大批像微软、GOOGLE、三菱、新力等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深圳能够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本土自主创新企业集群是重要原因。企业是深圳自主创新的“最佳主角”。
政府要当好自主创新的“导演”
一场演出中,要使主角、配角默契,灯光、音乐、舞美协调运转,导演功不可没。在自主创新这场大戏中,政府应该成为“导演”,因为自主创新是有风险的,企业这个创新的“主角”是否愿意参加演出,表演的水准如何,与政府这个“导演”关系极大。
政府只有尽心尽力地解决这些“主角”演出所需的“灯光”、“舞美”等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创新的风险,提高创新的成功率,企业这个创新的“主角”才会积极地登上自主创新的舞台。
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十分必要,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去年我出访日本,在夏普公司、神户医疗产业园,就充分感受到了日本建立“官产学结合”的体制带来的显着成效。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政产学研结合中的责任,发挥各级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统筹协调、宏观引领作用。
刘邦用人启示:要重视人才
刘邦在总结自己为什么能当开国皇帝时说,他谋略不如张良,理政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可是他善于使用这些人才,所以能够取得天下。广东很多民营企业家,同样可以使企业具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重视和使用人才。正如,有了袁隆平科学团队的拼搏,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才能引领世界先进水准;有了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功勋,我国才能在世界太空科学和原子能科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要做到“东西南北中,创新到广东”
目前,建设创新型广东,我们最缺的就是一些“大家”,即高层次创新人才。广州从事医药行业的中科院院士只有3人,而上海是24人,北京是46人。广州从事生物医药的科技人员约2万人,而阿斯利康一家公司的专业研发人员就达1.2万人。过去人们常说“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现在我们要努力做到“东西南北中,创新到广东”。
制度是自主创新的持久保障
大家都说广东是个好地方,四季植物繁茂,插根筷子都能长成树,就是因为这里有适宜的温度、湿度、雨水、阳光。创新的温度、湿度、雨水、阳光,就是创新的体制机制。政府要像园丁一样,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至于每一种植物在竞争中怎样生长,长成什么模样,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去刻意设计。制度是自主创新的持久保障。
曾经先行不等于永远先行
曾经先行不等于永远先行,在新的发展时期,广东自主创新要继续走在全国前面,必须要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气,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坚决革除一切妨碍、束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弊端,加快自主创新立法,综合利用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环保政策、土地政策、贸易政策、技术标准以及价格杠杆等,加快形成激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利益导向,为激发全社会自主创新活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上述观点摘自汪洋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