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在广东代表团小组讨论上,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展开了讨论。汪洋坦言,目前政府放权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会触及现有的法律法规,他希望能得到更高层的支持,如果法律有障碍,他们将一起去上访。
虽然包国务院总理括温家宝在内的中国高官都曾提及政治改革,尤其是温家宝,提到政治改革的时候不下十次。但是,在两会上,有关政治改革的话题一直是禁忌。
近年来体制内外人士对政治改革的唿声日益强烈,在此次两会上,政治改革的禁忌也屡被打破,政协委员杨海坤率先在小组讨论时,大胆地向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唿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出台总体方案,他的发言时长五分钟,讲完后引得满堂喝彩。
杨海坤的发言一开始受到了官方媒体的关注,但是,不久以后,相关报道便不翼而飞,杨海坤的发言被网民们称之为"经典五分钟",而他的发言被媒体删除则被称为"两会第一删"。杨海坤唿吁政治改革的发言两天之后,广东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上再度高谈政治改革,参与者包括知名医学教授钟南山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与杨海坤的发言最终被官方媒体封杀所不同的是,钟南山与汪洋有关政治改改的对话被《京华时报》详细报道,并被新华网等官方媒体重点转载,至今未见被封杀的迹象。该报道引发了民间热议,即使是体制外的异议人士也对此感到惊奇,纷纷转发该报道。从杨海坤的政治改革谏言到钟南山和汪洋有关政治改革的讨论,显示两会上有关政治改革的话题禁区已经被打破。
钟南山在发言时提到,截止去年10月,广东各种社会组织有30535个,其中大部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政府该管的和不该管的不太搞得清楚。想要调动社会组织积极性,不做体制改革,很难做到。"的确,中国的社会组织绝大多数都不具备独立性,所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真正的独立民间组织一旦触及当局的敏感神经,都会被视为非法组织加以取缔,而能长期存在的就只能按照官方的意志活动。不从体制上放松对民间组织的控制,民间组织将继续有名无实。
汪洋在听了钟南山的上述发言之后表示,已经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评审哪些项目适合放权。委员会里包括专家、已退休领导等。他说:"现在的问题是,法律法规规定了部门有什么权力。各部门说,我们也愿意放,但规定是这个权力是我的。"他表示,有的法律规定使部门利益法律化,他们最近正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系,希望从法律上突破。
从汪洋的回应看,他虽然也倾向于向民间组织放权,但是,在法律上却障碍重重,一旦放开手脚,必然侵犯有关部门的利益,当这些部门的利益被侵犯时,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地阻止放权行为。早在去年11月份,汪洋就曾表示,要放开社会组织的注册和管理,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都交给他们。
钟南山和汪洋所说的社会组织不知道是否包括民间的政治组织和人权机构,事实上,这两种组织历来为当局所忌惮,从中国民主党被取缔和骨干被判重刑来看,很难将钟、汪口中的社会组织理解成包括民间的政治组织和人权机构。当然,即使是放开一般的民间组织也是很难得的,因为当局在此前对任何民间组织都持不信任态度。
钟、汪的政治改革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并未触及到政治改革的核心层面,也有外界人士指他是出于维稳目的。
当然,汪洋内心的最终政治改革目标到底是什么不得而知。但从汪洋对乌坎事件的处理来看,他的确算得上是中共党内的开明派、改革派。高居政治局委员位置的他,再怎么开明,也可能因为保守势力的掣肘,在推行政治改革上依然是顾虑重重、举步维艰。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走在了中国的前列。广东精神其实就包含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广东在经济上较其它地方要开放得多,但在政治上并无太大的优势。不少学者建议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在广东再度进行政治改革试点,把深圳作为政治特区,然而,这种唿吁并未得到当局的回应。
34年前,任仲夷在辽宁为张志新烈士等一大批冤假错案平反昭雪,此后两年,任仲夷因其"思想特别解放"而被邓小平"点将"主政广东。他主政广东五年,让广东经济呈现出了勃勃生机,政治自由度也远远高于其它省市。任仲夷在90高龄接受《炎黄春秋》专访时曾说:"过政治改革这一关一定要有勇气、胆识,横下一条心,'杀出一条血路来'!"。
任仲夷不仅在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时力行改革,而且在退休之后为政治体制改革大声疾唿,并且要求深圳要敢于筹划政治特区。汪洋作为任仲夷的后任者,虽然同样给外界以开明的印象,但在政治勇气上还无法跟任仲夷相提并论,汪洋所说的法律障碍其实并不是障碍,就开放社会组织而言,这并不违背中国的《宪法》精神,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高层是否支持,中国社会的人治色彩依然浓厚,只要高层有政治改革之心,而汪洋有"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政治改革在广东将不会只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