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核心提示:环球时报5月21日发表社评称,山东临沂盲人陈光诚于19日抵达美国纽约,开始了留学生涯。
西方舆论普遍把陈光诚描述成中国的反体制“英雄”,一些人这两天在欢唿“胜利”。而事情的真实情形要复杂得多。陈光诚的盲人身份使西方舆论很容易拿来煽情,但中国太大,太能把热点放凉,以往不严肃的煽情都自生自灭了。
陈光诚被他的支持者们定义为“维权人士”。其实中国的维权人士很多,其中激烈者也不乏有之。但当初偏偏“僵”在陈光诚身上,而且越来越“僵”,中国农村基层的一起纠纷,迅速有了国际政治的味道。
各类争议的社会事件大多在中国得到化解,但美国一些官员、人权组织及西方舆论的确从一开始就鼓励了陈光诚的对抗姿态,中国国内也有一些人把陈的事情往僵持的方向推。一些人嘴上喊要解决,但行为却在鼓励扩大事态,越僵越好。
其实陈光诚的事情是一个彩色的大气泡,破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中国的法律尚有不完善之处,如果这个气泡想要证明这一点,不用它说全中国都懂。如果它要证明中国法律越来越差,或者有等于没有,它再怎么证明也没用。中国是个法制根基差,但在不断进步、完善的国家,这是陈光诚加上美国政府、国际人权组织一起喊也驳不倒的事实。
回过头来综合看,陈光诚的事闹出这么大动静,但对中国社会稳定的实际冲击却很小。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认识总体上是成熟、稳定的。这些年不断出有关“异见人士”的西方舆论轰动,多数中国人已经见怪不怪,有了一定免疫力。
陈光诚到美国后,对西方的宣传价值不会比之前更高。在美国愿意讲“坏中国”故事的“原中国异见人士”已经有不少,再多一个也无妨。
美国一些政治人物围绕陈光诚表了很多态,把他抬得很高,这有点像是在害他。因为那么多“光环”戴在他的头顶,等于“逼迫”他,要他为自己完全驾驭不了的国际政治博弈去冲锋陷阵。
这种全球化及互联网时代美国在中国的“救人”剧情很刺激,但它注定只能是一次性“演出”,因为在中国对信访结果不满并认为自己受到“迫害”的人还有很多,就全国范围来说,不公正的判决肯定也有。如果美国真愿意“施救”,他们一定很开心,但我们相信,美国驻华使馆肯定不会愿意成为中国最复杂一批案子的“信访处”。
说通美国人是不可能的,但中国支持陈光诚的一些知识精英们应当有所不同。我们应共同努力,避免或减少未来出新的“陈光诚”。知识精英们应促成公众对中国复杂性的更多理解,致力于化解矛盾和对立,而不是推动死结的形成。
相信整个中国社会,包括中国基层官员们都会因陈光诚的事情变得更成熟,对打破一些特殊的僵持更不拘一格。中国需要加快改革,而改革的要义之一,就是扩大社会的弹性,减少僵持点,以及不让一个僵持点无限放大它的意义。
希望陈光诚本人在美国真正“留学”,在远离祖国的地方冷静思考过去发生的事,领悟他自己一个人为什么有了如此多“奇遇”。希望他能够在一个很容易被操纵的位置上,表现出与众不同。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炸了!习远平说出这句话 |
2 | 党内新势力杀出 老习突入ICU |
3 | 港媒突然放风:政治局月底将有重大宣布 |
4 | 习真实情况如何?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
5 | 传言漫天 中纪委书记李希不对头 |
6 | 不装了!这两人同步“辱习” |
7 | 川普话音刚落 涨疯了! |
8 | 中国突发:李刚被提起公诉 |
9 | 突发,习近平家产被美国盯上了 |
10 | 惊爆习远平放话 习近平可能激流勇退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赵晓:没有荷兰,世界将会怎样 | 万维网友来 |
2 | 党中央对东莞的态度 | 旅泉 |
3 | 胡锦涛的思维局限 | 施化 |
4 | 中共高调宣称“高水平对外开放 | 陈家梁子 |
5 | 冷眼:习近平丧失军权,恐现刀 | 万维网友来 |
6 | 杨纯华|和平统一的正义路径: | 万维网友来 |
7 | 还笑话川普吗? | 山蛟龙 |
8 | 2024回国:再度重相逢 (完) | 马黑 |
9 | 中国已经进入鼠代 | 汪翔 |
10 | 独家爆料与羊头杂谈:驳川黑教 | 蒋大仁勇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才川普签天才法案.对川普时 | 木秀于林 |
2 | 独家爆料与羊头杂谈:驳川黑教 | 蒋大仁勇 |
3 | 还笑话川普吗? | 山蛟龙 |
4 | 懂王整明白了:稀土真的卡脖子 | 随意生活 |
5 | 历史将要证明川普只是一只狗熊 | 右撇子 |
6 | 胡锦涛的思维局限 | 施化 |
7 | 中共国人都在喝粪水 | 山蛟龙 |
8 | 2024回国:再度重相逢 (完) | 马黑 |
9 | 天灾人祸,且行且珍惜 | 爪四哥 |
10 | 中国文化的力量 | 万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