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思聪一家有密切往来的前中新社驻纽约高级记者麦子,出于对马思聪的敬仰和崇拜,不但辞去工作,还6次自费机票飞回广州,协助筹备“马思聪音乐艺术馆”。在马思聪诞辰100週年之际,麦子对《新史记》回忆与马思聪交流的往事,他表示,如今最令他感到可惜的,就是马思聪的一家五口已完全凋零。
倾注大量心血筹建艺术馆
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的马思聪,其动人的曲调,陪伴着许多中国人的成长。2001年10月29日,“马思聪音乐艺术馆”筹建办公室在广州挂牌,2002年5月17日,该艺术馆在广州艺术博物院揭幕,5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展出马思聪的生平照片、手稿、过去使用过的钢琴、小提琴、旧居模型等物。
“马思聪音乐艺术馆”能建成,要给麦子记上很大一笔功劳。本名麦启凌的麦子,60年代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担任中新社驻美国高级记者达18年之久,是马思聪在1985年获得平反后,第一个采访马思聪的记者,麦子在接受《新史记》采访时表示,他从此写了很多关于马思聪的报导,并与马思聪成了忘年之交,亦与马家亦关系密切,因此当“马思聪音乐艺术馆”的想法出现后,麦子毅然决然提早煺休,自费机票飞了6趟广州,与同是资深新闻人的鲁大铮一起为马思聪遗物的捐赠和建馆奔走。
1912年5月7日出生于广东海丰的马思聪,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麦子在其中穿针引线,终让马思聪的全部遗物,包括700页的手稿、叶浅予、张大千等人的字画、叁把名贵的小提琴,都捐给了“马思聪音乐艺术馆”。3把琴中,有一把是意大利的200多年古琴,全世界已所存无几,一把在梅纽因手里,一把在马思聪手中,马思聪不论走到哪都带着它。此外,一些大陆孩童写给马思聪的信,马思聪收到后将信转给麦子,麦子后来连同马思聪的亲笔稿都交给了“马思聪音乐艺术馆”。 马思聪是解放后第一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11岁时就跟随大哥马思齐赴巴黎学习小提琴,15岁时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小提琴班,是中国第一个留学该学院的学生,也是年纪最轻的留学生。两年后,马思聪回到中国,在南京、上海、香港、广州、台北等地举行音乐会,被誉为“音乐神童”,1931年,马思聪重返巴黎学习作曲,1932年,创办私立广州音乐学院并任院长,翌年出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4年后被聘为广州中山大学教授。
马思聪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脍炙人口的歌曲,代表作品有小提琴《思乡曲》、《西藏音诗》、管弦乐《山林之歌》、《晚霞》、歌剧《热碧亚》、管弦乐《阿美组曲》等,其中《思乡曲》最广为流传。
麦子对《新史记》表示,马思聪的艺术造诣非常高,其最着名的《思乡曲》,是当时大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开歌曲,每天早上都能听到这首动人悠扬的曲调,当时大陆小孩唱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也同样是世人传唱的歌曲。
离开中国大陆后没再回去过
但这样一位地位崇高的艺术家,在文化大革命时受到了凌辱。麦子对《新史记》指出,1948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到马思聪的住所,表示“中国就要落到共产党手中……如果你愿意把美国作为你的第二祖国,我马上就可以把你和你的家属送到美国。美国的大学,乐于聘你为教授”,但马思聪拒绝了。
留在家乡的马思聪,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打成牛鬼蛇神、遭抄家,红卫兵宣称马思聪姓马,就应该吃草,逼着马思聪跪在地上啃草,令其人格受到侮辱,无处容身的马思聪,在1967年1月与妻儿偷渡到香港,再搭专机到美国维吉尼亚,最后居住在费城地区。马思聪到美国后,在纽约召开了中外记者会,说明自己为什么逃离中国,轰动一时,公安部则在马思聪出走后写了《关于马思聪投敌案请示报告》,严厉彻查,几10人因而入狱。麦子说,马思聪在上海的二哥跳楼身亡,岳母、佷女和厨师相继被迫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