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中国党媒人民网报道,3月26日中国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会议,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近年发生的一些中共官员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因此要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以形成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他也表示要让权力公开透明,从今年开始,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费用公开。据悉除国务院正、副总理与会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应邀出席会议。
中国新闻网援引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观点认为:"公共权力长期封闭运行,公共资源责任主体长期缺位,和社会监督严重缺位,以致形成官员'不花白不花,白花谁不花'的结果" 。中国知名律师李劲松早前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曾表示,中国"三公消费"相当于建两个"三峡工程"的钱。
早在2011年3月份,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决定,当年6月中央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要向社会公开;当年的8月,98个中央部门中,除外交部以涉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公开外,全部公开晒"三公账本"。李克强此番要求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公开接待费用,涉及的政府层级和部门将非常广泛,公众对该要求的进程和结果表示期待。
"李克强这把反腐之剑砍的是最容易的一块"
中国国务院农村发展中心前研究员姚监复向德国之声表示,"三公经费"中最容易削减的当为'接待费用',因此李克强高高举起的"反腐之剑",挑了一个相对容易的领域来推进,官方此举也会俘获民意:"要求公开'三公'已经搞了好几年了,中央部门已经公开过,现在推到县以上政府的范围,应该是最简单的反腐办法,另外也会让老百姓看到'真反腐'了。"
姚监复也向德国之声介绍了自己所了解的台湾政府公款消费规定和经验,台湾官员不敢动用公款光顾公共消费场所,即使是普通公务员,随意进入这些场所也会丢掉职位。即使上层官员到下级单位视察,下级官员不能请上级官员吃饭,官员需自掏腰包。对需要接待的对象,台湾政府将经过严格审批过的费用拔给官员,接待规格自行控制。因此姚监复认为,中国政府长期形成的公款消费局面应该象台湾一样建立制度进行约束:"公布不等于杜绝,最好是建立制度,否则很可能政府公款消费转化为'企业买单'"。姚监复也认为如果中央真正反腐,光公示"接待费用"远远不够,最紧迫的还有公示官员财产、精简机构尤其是党的机构等。
"不应该只公示简单数字,还应该公示到接待了什么人"
中国律师李方平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认为,李克强表态要公开县级以上政府的"接待费用",在这个政府令之前,应该先定义什么是"接待费用"和标准,最重要的是要公布接待事项和人员,以防官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更接待名目。
李方平说:"比如接待的人应该不应该接待?标准是什么?所有的公务接待这些应该是可以查询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公布出来的数字。"他也认为只有可以有民众监督的反腐模式,才能如李克强所说,给权力戴上“紧箍咒。”
两派激斗 人民日报纪念李克强 《求是》诡异删文 | 人民日报这是发出什么信号 求是网转载又被删 |
李克强70诞辰 党媒: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 | 妻子程虹能要回李克强之死的真相吗? |
习亲自指挥谋害 传遗孀程虹爆李克强死前心声 | 中南海易主之兆?网传李克强之死最全爆料 |
网传神秘爆料:李克强遭谋杀的完整过程 | 又一个180度大转弯 历史如此可笑 |
为了让李克强分享军权 胡锦涛“良苦用心”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王毅闯“大祸” 在场官员惊呆 |
2 | 犯的事太大 政治局会议“其他事项” 又没 |
3 | 突发:川普遭背刺,激动痛骂荒谬 |
4 | 军办主任突然换人 习被彻底架空 |
5 | 地震消息令人震惊 传中国科学院院士微信泄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王毅闯“大祸” 在场官员惊呆 |
2 | 以色列向中国喊话:你不买,伊朗就崩溃 |
3 | 首个政治局委员倒下 习彭再遭重创 |
4 | 天塌了!泡沫轰然破灭 九成中国中产遭团灭 |
5 | 中美突传大消息 彭博:北京严阵以待 |
6 | “新中央”产生 党媒火速切割习核心 |
7 | 犯的事太大 政治局会议“其他事项” 又没 |
8 | 川普发狠话:立即辞职! |
9 | 突发:川普遭背刺,激动痛骂荒谬 |
10 | 军办主任突然换人 习被彻底架空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