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喉舌报刊歼灭宪政 剩炎黄春秋一家在呐喊

www.creaders.net | 2013-05-22 09:26:46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向深居简出的中共党刊《红旗文稿》火了!直接原因有二:一是李慎明发表在该刊上的《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二是杨晓青21日发表的《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较研究》。前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后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李慎明一文被熟谙中国政情的评论人士剖析为“习近平已经是党内毛派的理论知音和政治后台”,杨晓青一文则因开宗明义地指出“宪政关键元素属于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而备受指摘和批驳。截至多维新闻发稿前,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在内的官方喉舌媒体并未转引该文。各大门户网站也是各具风格——网易很快从要闻区下撤;凤凰网突出显示“宪政属于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的内容;新浪则拟定同样的显示标题,但链接文章被置于不显眼的位置。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官媒和门户网站如此谨言慎行?不妨先来看看引发宪政讨论的杨晓青其文。在类似“导言”的部分,杨晓青直接搬出了社会上和学界有关宪政的几种讨论。“有人认为,西方宪政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有了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时,打出‘改革已死,宪政当立’的旗号,提出在中国实行西方宪政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主张,认为‘中国梦即宪政梦’;还有人论述了‘社会主义宪政’的概念。”

  在这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看来,这些都是对于宪政的认识误区,不值一提。理由有四:其一是作为西方现代政治基本的制度架构,宪政的关键性制度元素和理念只属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专政,而不属于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度;其二是宪政的政治强权和话语霸权有着极大的欺骗性和虚伪性,因为其背后是资产阶级的财产统治;其三是毛泽东并不认为人民民主制度可以称为宪政;其四是人民民主制度绝不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宪政”,因为人民民主制度与宪政是两种本质不同的政治制度,且两者的核心制度和理念是不相符的。

  该文还在文末发出劝诫。“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使人民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民主法治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这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度的需要,是从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而不是为了要‘保护少数’去搞宪政。”当然,此处言及的“少数”究竟指向为何还是谜,而紧随其后的那句“切不可单独提‘宪法和法律至上’”才是最具广泛传播力之言。按照杨晓青的说法,之所以“切不可单独提”,是因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至上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在党的领导下,为了人民的利益,通过法定程序,宪法和法律都是可以修改的。单独提“宪法和法律至上”,容易掉入“宪政”的话语圈套,这也是“宪法和法律至上”口号的局限性。

  无独有偶。同样论调的文章以社评形式出现在了22日发行的《环球时报》报端。此社评拟题为《“宪政”是兜圈子否定中国发展之路》,文中多次大张旗鼓将“宪政”扫地出门。在该报总编胡锡进看来,宪政概念从一开始就不是理论问题,而是个政治主张。它从西方的话语体系出发,与中国政治理论的一些词汇强行对接,得出否定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结论。“宪政”实际上是绕了个弯,用新说法提出中国接受西方政治制度的老要求。

  如此看来,谈“宪政”实则就是在与中共一贯强调的“三大自信”之“道路自信”背道而驰。不仅如此,“宪政”还误导了部分知识分子,在互联网上也引来一些追随者,但它毫无实践基础,越来越沦为空洞的政治口号。在现实中,它还成为少数投机者制造个人影响力的噱头,或者成为有些人发泄对社会不满的说辞。

  “宪政”已被党刊《红旗文稿》和官媒《环球时报》打入了万劫不复之地,这让一向走在宪政最前面的《炎黄春秋》情何以堪?

  后者作为旗帜鲜明的带有政治自由派色彩的刊物,因其着者以中共党内元老、作家与学者为主,曾一度刊登支持胡耀邦、赵紫阳,或者大陆其他网站不敢刊载的敏感文章而备受关注。继2013年年初发表题为《宪法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共识》的新年献词,导致网站瘫痪直至被关的厄运后,该刊在新近一期中再次单刀赴会,大谈“百年宪政”的认识误区。

  比照与新年献词中“唿吁当局将虚置的宪法变成现实的制度体系,将现行一切违法宪法的制度、法令、政策改变过来,使其与宪法 一致”的欲说还休,《“百年宪政”的认识误区》一文更加大胆敢言。不仅将中国当前之凋敝境况逐一进行盘点,还提到了震荡世界的“薄王事件”。凋敝之况有:政治体制的改革过于迟缓,宪法所规定的许多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宪法所应限制的公权却日趋膨胀,许多党政官员用各种方式侵吞国有资产,买官受贿,拼命敛财,还垄断行业资源,与民争利,形成某些操纵市场竞争的利益集团,甚至还借土地开发等名目,强夺下层的宅地资源,官民冲突持续加剧。而这所有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实行宪法。

  如《红旗文稿》和胡锡进听闻《炎黄春秋》此言,恐怕又会重复强调一句——“谈宪法没错,但这根宪政没有关系”。后者没有给对方留下口实,在第四部分开头即引用了由胡适起草、蔡元培李大钊等16人联署的《我们的政治主张》,就国家的政治改革提出三个基本要求:第一,我们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因为这是使政治上轨道的第一步。第二,我们要求一个“公开的政府”,因为公开是打破一切黑幕的唯一武器。第三,我们要求一种“有计划的政治”,因为中国的大病在于无计划的漂泊,因为计划是效率的源头,也因为即便是一个平庸的计划也远胜于无计划的瞎摸索。

  如果说前文还是在铺垫,第五部分是当之无愧的最高潮。因为,“宪政的客观条件已基本成熟”的核心要义,与此前党刊官媒的论调形成直接的强烈对冲。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世佑看来,宪政既是治国成本最低的方式,也是一个国家与国民的脸面。不同的国家固然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与国情,需要采用不同的宪政模式与民主标准,不过,维护民权与限制公权则是任何宪政国家和地区不可逾越的基本原则。民主与法治乃人类共有的世界文明遗产,人类的某些惰性只有通过法治来限制,别无他法。

  同样的论调,早在习近平当家期间的《学习时报》中已有过前奏。十八大前,该份由中央党校主办的刊物发表署名张剑锋的文章,指出“英明绝伦的领袖替代不了民主宪政”。其中,“民主宪政是政治体制的基础性元素”与《炎黄春秋》的“宪政是一个国家与国民的脸面”堪比同义反复。紧接其后的一段论述:一位英明绝伦的领袖和一批素质优秀的精英也许可以在一段时期、在某些局部替代民主宪政,但要长时间、全面地替代,却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最终总会走进由励精图治到骄奢淫逸、政怠宦成的循环。然而,一直以来都有许多“聪明人”不信这个邪,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都曾经试图走出这一循环,却都在历史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可谓针针见血,句句带刺。

  不过今非昔比,不仅“领袖”易人,就连《学习时报》的当家人也有了新面孔。“宪政梦”在中国有多难,这个时候很多人恐会再次联想到《南方周末》被撤稿的那篇新年献词,并感叹其“宪政梦 梦之难”多么有先见之明。就近来看,在高校间盛传的“七不讲”,打头阵的就是“宪政民主不要讲”。虽然此传言漏洞百出,很快从大陆各个舆论场中销声匿迹,但就《红旗文稿》与《环球时报》不约而同发出的“避谈宪政”的声音来看,不免再次陷入阴谋论的泥沼中。因为,不仅习近平新政让人们直唿看不懂,单在“宪政”的问题上,已经是一团雾水了。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大势已去 普京准备玩命
2 当街开枪!习当局要大开杀戒
3 中国高铁 正在沦为巨大的陷阱
4 “大战”开打!中国突然闪击波兰
5 “胡”姓爸给儿取名 老师再也不点他名了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