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香港列举美国纰漏 否认故意放跑斯诺登

www.creaders.net | 2013-06-25 07:01:12  BBC 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袁国强坚称港府在斯诺克离开香港的一刻仍未收到美方的答复。

  香港律政司司长袁国强向媒体罗列美国司法部就引渡窃听行为告密者斯诺登进行交涉细节,并否认港府刻意让斯诺登逃跑。

  此前,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说,美方“不相信”香港移民官员允许斯诺登前往俄罗斯的决定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决定,认为港府“故意选择放走一名逃犯”。

  袁国强星期二(6月25日)表示,港府曾要求美方澄清多项法律文件细节,但直到斯诺登星期天(23日)离开香港的一刻都没有接到美方回复。

  星期二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说,美方质疑香港特区政府依法办事是没有道理,美方对中国的指责“缺乏依据”,中方“完全不能接受”。

  她说,港府“完全是依法处理有关事件,无可非议,各方应该予以尊重”,并重申,斯诺登是中国间谍之说“完全是无稽之谈,不负责任”。

  袁国强强调,港府没有在处理斯诺登问题上拖慢步伐,故意放生斯诺登,但能明白华府的感受。

  文件纰漏

  斯诺登于5月20日抵达香港,并先后接受英国《卫报》和香港《南华早报》采访,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棱镜”网络窃听计划内容,其中包括针对中国内地与香港的黑客行为。

  袁国强表示,香港律政司是在6月15日首次接到美国要求对斯诺登发出临时逮捕令的要求,然而美方当时没有要求移交斯诺登。

  他指出,美方外交文件上,斯诺登的名字是Edward James Snowden;香港边防入境记录上的名字是Edward Joseph Snowden;美国司法部提供的法庭文件上使用的名字是Edward J Snowden。此外,美方并未提供斯诺登的护照号码。

  梁振英认为斯诺登事件给香港带来了正面宣传。

  袁国强继而亲自致电美国司法部长霍尔德,要求美方澄清斯诺登的名字等基本个人信息、美方根据港美双边协定中的哪些条款要求逮捕斯诺登,以及美方基于哪些证据要求逮捕斯诺登。

  但袁国强称,直到斯诺登星期天离开香港前的“一分钟”,港府仍然没有接到华府回复,因此无法在缺乏法律基础下要求法院签发临时拘捕令。

  袁国强承认港府在处理斯诺登事件期间与中国外交部驻港专员公署保持“正常沟通”,但强调整个与华府的交涉过程都是根据香港法律来做出决定。

  行政长官梁振英星期一晚首次开腔交代斯诺登的离开时,主动使用英语发言。据香港媒体报道,他在星期二会见香港媒体主管时说,当时是故意先说英语,希望透过媒体向美方传达他的态度。

  对于一些分析认为,让斯诺登离开和要求美方解释斯诺登所提及的指控,可能影响香港特区护照争取美国免签证入境地位的努力,梁振英称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而不去了解香港遭收集网络数据的情况。

  他还相信,斯诺登事件发生后的外国通讯社报道中突出了香港“高度自治”的一面,对香港有正面宣传的作用。  (撰稿:叶靖斯)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