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香港进入“跳槽”高峰期(图文)

www.creaders.net | 2013-12-19 21:28:59  南早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说到跳槽,不得不提为何跳槽,每个人跳槽理由不同,但归根结底还是多少离不开一个“钱”字。  

  在香港,每逢年底,许多人都在忙两件事,一件事是关于体检,这个关系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也影响到自己的医疗保障,另一件事无论对自己还是对身边人,绝对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跳槽!

  上回在《沪港小生》专栏里已经简单介绍了体检和保险的这件事,这回和大家谈谈“跳槽”这件事,为何眼下这个时候(一直到明年春节前后)会是在香港所谓的“跳槽高峰期”。

  在香港,不少中资、港资公司习惯性会出“双粮”(即双薪),即在12月发工资的时候多发一个月,于是你的12月份工资单的收入就翻倍了,按我的经验,许多公司的“出粮日”会选择在12月15日,即月中前后,也有不少公司会选择在每月底发薪水。对有“跳槽”动机的人而言,熬都熬到年底了,没有理由不等到拿了“双粮”再走。

  其实不仅仅是中资、港资公司,许多外资公司虽然没有中国人出“双粮”的习惯,但为了和香港社会的薪资水平接轨,或多或少也会在年底“意思”一下,有些属于部门行为,有些则属于集体行为,总而言之,你说是年终奖金也好,你说是“变相双粮”要好,如果想在钱方面鼓励一下员工士气,年底多派点钱既是员工众望所归,也是许多公司的常见做法。

  对于这样的年底“双薪”习惯,雇主知道,员工知道,猎头当然也知道。所以基本上从十月份开始,猎头们就进入所谓的年底“挖角”旺季,一来许多员工可能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意,二来如果要走,年底拿了“双薪”立即走人也不失为一个“跳槽”良机。

  在香港,许多员工在签订入职协议时都写明如果要离职,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通常是一个月,某些高级职务可能要求提前三个月通知,以便雇主有足够时间找到接任者),掐指算来,十月“挖角”,然后花一个月时间和潜在的新雇主谈判,这样就到12月,拿了“双薪”次日立刻交辞职信,类似做法绝对不在少数,然后再继续“站好最后一班(最后一个月)岗”,这样顺利的话,明年1月底或2月初即可在新公司开工了。

  如果想再留的久一点,也可以,这样就可能要拖到次年的三四月份离职,道理也很简单,除了年底的“双粮”,不少公司(特别是一年下来业绩还不错的雇主)会选择性发放年度奖金(annual bonus),这在金融行业特别普遍。今年随着欧美经济复苏,亚洲市场的流动性加强,银行的日子比起过去几年已经有很大起色,特别是一些亚洲区域性银行,趁欧美银行淡出亚洲市场之际加速扩张,业务多了,奖金自然也多了,今年发放四五个月月薪“花红”的不在少数。

  不过,想要拿到这四五个月“花红”,同时又想着快点“跳槽”到下一家的员工就要耐心一点了,因为这部分的“花红”因人而异,主要是看员工的工作表现,老板可能会在年底给你一些暗示,但真的要拿到这部分annual bonus,很多人必须多等几个月时间,通常视乎公司的财政年度而定,有些公司的财报截止日是每年3月或4月,这样员工就要等到那时候才能真正拿到annual bonus。

  说到跳槽,不得不提为何跳槽,每个人跳槽理由不同,但归根结底还是多少离不开一个“钱”字。按市场行情,通常员工决定跳槽,对方公司一定会给出一个“溢价”,也就是很多猎头口中常说的“premium”,这个也自然要视个人情况不同,但通常在香港跳槽,你应该期待你的下一份工作的月薪premium至少有10%或以上,如果是跳一个等级(level),比如从一般雇员(如投行中的associate level)跳槽至更高的等级(如助理副总裁、副总裁等职位),在和猎头谈“价码”时应先做足“功课”,了解类似工种的市场价位,有时候premium多达50%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任务”。

  员工忙着跳槽,而公司的人事部门(HR)则势必要忙着留人,在香港,有些公司为挽留人才会在优秀员工收到对方公司(特别是竞争对手)的offer之后再给出一个counter-offer,即在对方offer的基础上再加价,尽可能留住员工。类似offer和counter-offer的故事也可能会发生在三家公司之间,即你现在的雇主和另外两家潜在的新雇主,这证明你足够“吃香”,而此时猎头则可以扮演中间人角色,为你出谋划策,要知道,一旦你跳槽成功并在新公司服务超过3个月至6个月时间,你的猎头也会因此获得一笔数额客观(视不同工作级别月薪而定)的中介费。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猎头乐于帮你“跳槽”,也自然有他们自己的利益牵涉其中。

  换一个角度思考,每年的这个时候,其实也是各大公司HR最忙的时候,既要忙着做一年一度的年终员工总结(不少外资公司将此过程称为“performance review”),又要留意员工动向,特别是优秀员工的言谈举止、心理变化。去年有一家中资企业在香港的分公司,一过新年,某部门主管竟然带着整条团队的人一起跳槽至新东家,此举令总部大为惊讶,结果HR也挨批评,因为总部认为HR在此过程中没有做好企业文化和人才挽留工作,防患于未然。

  (作者陈澍,上海人在香港,也就是微博上的@沪港小生,著有《外资银行在中国》、小说《香菜》,现任香港《南华早报》金融编辑、专栏作家。工作之余,正在香港大学攻读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