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记者江夏编译报道:美国外交政策刊物《国家利益》网站4月23日发表《外交官》杂志副主编科克(Zachary Keck)的文章说,亚洲面临两种不同的前景,而且都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第一种前景是,中国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甚至负增长。这是许多种前景中最可能出现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经耗尽。这种动力是通过压抑国内工资,为国家驱动的投资榨取资金而达到的。
中国几乎是第一个采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正如北京大学教授佩蒂斯(Michael Pettis)指出的,每个国家都曾经追求这种模式,其中包括1930年代的德国,20世纪中叶的苏联和巴西,以及稍后一些年的日本等。他们都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然后陷入长期的停滞或危机。如果中国经济陷入停滞,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将难以估量。其中对亚洲国家的打击最严重。目前全球有35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其中许多是亚洲国家。中国还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经济放缓不仅直接打击亚洲国家的对华贸易,而且由于他们彼此也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对华贸易的损失还将冲击他们相互间的贸易,使他们的经济陷入萧条。经济打击必然造成亚洲国家政局不稳,一些国家政府会试图借助民主主义情绪转移国内矛盾,导致区内国际关系紧张。一旦中国和印度对能源的需求停止增长,有可能动摇波斯湾国家、俄国、中亚国家、部分非洲国家等能源出口国的经济。
亚洲第二种可能的前景是,中国领袖成功地平衡了经济,确保今后若干年经济稳定增长。如果这种情况成真,中国将试图从经济、军事、政治上全面支配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将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及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经济走廊,以基建开路,消除贸易障碍,增强货币合作,加强区内经济整合,进一步巩固中国的支配地位。
中国将逐步控制黄海、东海、南海。北京很可能选择美国模式,因为美国是唯一在亚太地区取得成功的现代国家。十九世纪时美国的大战略是两方面交替施行。其一是在北美大陆内部扩张,其二是把非区内强权从西半球排挤出去。中国早已是大陆强权,不必再在亚洲大陆扩张。现在的中国就像19世纪末的美国,在陆上着重解决边境争端,维护陆地疆界,以便集中力量向海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必定会逐渐压制非区内强权,加强自己在区内的力量。
此外,北京还会设法控制黄海、东海、南海,以便有效地掌控所有东亚国家,因为他们的经济依赖这些海域。只要看看日本就知道了。日本经济的30%建立在贸易基础上,如果中国海军控制了东海,日本的经济生计就得完全看中国能发多久的善心了。中国常常带着善意盘剥那些经济依附国,以达到政治和外交目的。届时东京大小事务的决定权都将在北京。例如,日本想修订历史教科书,就很可能需要获得中国外交部批准,以免在中国城市触发民族主义骚乱,迫使中国政府封锁日本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