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程虹系博士学历 来看其英文译著的文字

www.creaders.net | 2014-05-04 10:52:35  宁静无价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程虹多年来所从事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听到。 “

  在人的一生中,他应当跟尚在记忆之中的大地有一次倾心的交流。他应当把自己交付于一处熟悉的风景……他应当想象自己亲手去触摸四季的变化,倾听在那里响起的天籁。”

  这是李克强总理夫人程虹在其所著的《寻归荒野》一书中,写下的一段话。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日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访问非洲四国,其夫人程虹同机离京。

  据新华社“新国际”微博报道,程虹1957年出生,1982年大学毕业,文学博士、教授,在首都经贸大学外语系任教30余年,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主持研究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项目,并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出版多部介绍美国自然文学的著作和译作。程虹在北大进修时与李克强相识结婚,两人育有一女。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官网“知名学者”栏目查询到,程虹两度被学生选为学校“我心目中的十佳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首都经贸大学优秀任课教师、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北京市高校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

  值得一提的是,程虹多年来所从事的“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Nature Writing and Ecocriticism) 研究,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听到。

  本报记者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了解到,程虹一直在主持研究的这一项目,曾获得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及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专项经费等项资助。

  多年来,程虹不仅撰写了系统介绍美国自然文学的著作《寻归荒野》,还翻译了美国自然文学经典作品《醒来的森林》和《遥远的房屋》。

  程虹曾应邀在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发行的文化评论月刊《文景》上主持《重读自然》专栏,定期向中国读者系统介绍西方“自然文学”的名家名作。

  生态批评肇始于欧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2002年被引进我国。生态思想家沃斯特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

  “生态批评”学者认为,文学是人类现实生活的反映。人类的现实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把人从自然中抽取出来并把自然视为可征服的对象,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造成了割裂整体、以偏概全、用人类社会取代整个生态世界的偏斜,产生了日前生态危机的后果。

  沙尘暴、水污染、核废物倾泻、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物种灭绝、水土流失、石油泄漏、食物中毒、铅等重金属中毒致残、森林大火……,人类生存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

  生态批评就是要把视野投向一向被忽略的自然生态环境,把文学放归大的整体世界中,借助文学文本呼唤自然生态意识的觉醒。

  清华大学外语系副教授宋丽丽介绍,生态批评的最终目标是建构人、人类文化与自然、自然环境和谐关系的新人文精神。

  程虹正是中国最早一批加入“生态批评”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寻归荒野》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评述美国自然文学的著作, 将英美自然文学的精髓带入国内。

  书评人韩敏评论道:“《寻归荒野》通篇带给我的绿色之美,片刻间就使我沉浸在流风丽日般的想象中。”

  韩敏说,《寻归荒野》究其实质是一部研究介绍美国自然文学的学术专著。“然而令我折服的是作者表现出的文学品质,她以文学家般独特的眼光,把一部通常被读者认为庄重而深奥的学术专著,表达得抒情而优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绿色的向往和追求。”

  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程虹著作《宁静无价》,将其“生态批评”理念上升到又一高度。

  文学评论员孙仲旭认为,《寻归荒野》与《宁静无价》,这两个书名正好概括了程虹在身体与心灵两方面的特点,即一方面深入同现代化生活反差很大的荒野;一方面在写作中,获得的是心情的宁静。

  程虹则回应道,保护河流、森林、土地及野生动物是与保护人的精神和心灵息息相关的事业。人类内心的风景是由自然的风景养育滋润的。

  程虹说她多年来念念不忘的,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奥尔森(Sigurd F.Olson)的一段演讲稿:飞过天空的野鸭群具有无形的价值;出没于山间的灰熊具有无形的价值;野外的声音、气味和记忆以及我们在野外所看到、所喜爱的一切都具有无形的价值。宁静也具有无形的价值。

  “《宁静无价》想唤起的不是某种具有教化意义的环保主义激情,而是想与读者一起分享宁静之乐趣,一些从细微之处所体验到的哲理。”程虹说。

  对于自己为何选择“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的研究,程虹说,“自然文学是以文学的形式,唤起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意识,激励人们去寻求一种高尚壮美的精神境界,同时敦促人们去采取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又造福于后人的新型生活方式。”

  在一篇《跨越时空的沟通——美国当代自然文学作家与中国唐代诗人寒山》文章中,程虹写下了这样两段文字:

  “能够与灯红酒绿、醉生梦死、人心浮躁的现代都市相对抗衡的是沉默无语、存在已久、蕴意深长的群山。

  他们的走向荒野,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家旅程,一种寻根的跋涉。他们的走向自然,走向外在,实际上则是走向自我,走向内心。他们寻求的是一种不被繁华的物质世界所动的内心之平静。”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