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彭定康勋爵强调其文章所针对的是英国对香港的“道义责任”。
中共《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连续两天评论前香港总督彭定康勋爵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普选决议发表评论一事,要求英国“做个自重的观众”。
《环球时报》星期四(4日)发表社评说,“英国有这种动向……是挺合规律的事”。此前,该报环球网星期三刊发另一篇评论说,怀念彭定康的香港人是“当惯奴才”。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香港立法会前主席范徐丽泰也评论说,彭定康勋爵应先读读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并认为彭定康了解的香港是政权移交前的香港,如今已物换星移。
范徐丽泰星期四对记者们说:“其实《中英联合声明》里面关于行政长官选举,当时的文字就是……没有普选的。所以我看不出英国怎么能说香港有普选就是违反《联合声明》。”
“当然,普选的方法大家还在争论,但是我不明白彭定康先生在说什么。也许他应该读清楚《中英联合声明》。”
范徐丽泰接受香港数码电台采访时还说,从泛民主派人士到美国讨论香港政改到彭定康撰文,犹如两兄弟吵架,其中一人有邻居帮忙“煽风点火”。
他还批评泛民主派每次有机会与北京官员见面前事先说明其诉求,并表明不会接受“少于”其要求的承诺。现在反对全国人大的决议是因为“缺乏下台阶”。
英国“零影响”
星期四的《环球时报》社评说:“彭定康如今‘无官一身轻’,是早已过气的政客,他说几句,属于应景。英国媒体不在西方所认为的‘道德高地’上跺两脚,就是缺位。至于英国议会,他们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他们通常选择说。”
“唐宁街大概也很想说几句,但到目前为止憋住了。卡梅伦不能不多思忖他如果不克制的后果。”
社评认为,香港泛民主派看到中国在政治上受西方压力,因此试图以不合作运动逼使北京让步,“国家现在以坚定的行动告诉他们,他们想错了”。
在此之前,环球网《环球今日评》发表了评论部编辑谭福榕的文章〈当惯奴才,才会如此怀念彭定康〉说,“希望‘回归英国’的声音在香港土地上始终没有消失过”。
文章批评英国直到1991年才首次在香港推行部分议员直选,并说,“在1967年香港反英抗暴的抗争事件中,港英政府打死数十人并逮捕数百人,英国当局高度赞扬香港警方在恢复社会秩序行动中的杰出表现,英国女王授予警队‘皇家’称号”。
文章说:“回到英国,香港能得到政治上的民主,以及经济上的繁荣吗?英国真的能够对香港的未来‘负责’吗?”
“香港回归已17年,但少数香港人的心还没有真正回归。到现在,仍有一部分香港人始终称呼‘内地’为‘中国’,显示出强烈的治外之意,这种态度不应被忽视或默许。”
保守党—自民党联合政府至今并未就北京的决议发表评论。观察人士此前对BBC中文网说,英国不希望香港问题影响中英经贸关系,因此采取了温和态度。
不彭定康在《金融时报》的文章中说:“当中国官员抨击英国议员和其他人就香港事态发表评论时,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英国也负有50年的条约义务,反映出我国在过去说过的话、作出过的承诺。未能履行我方的承诺显然将是不光彩的。”
“我假定,英国政府迟早将对北京的计划发表评论。这将不是一种挑衅,而是一种责任。”
“在我离开香港之前,我曾走访香港一间精神病院,一个病人礼貌地问我,一个号称是世界上最古老民主国家的国家,怎么能在既不征求市民意见、又不给他们留下民主前景以捍卫自己未来的情况下,把他所在的城市交给政府体制非常不同的另一个国家?当时我的一个助手说,怪事,住在精神病院的一个男子居然提出了香港最清醒的问题。”
“但是,我们确实向他作出了民主承诺。我们应该继续以高超的外交手腕强调这一点。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又有谁会这么做呢?”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央媒头版定调,国家要动真格了 |
2 | 美最高法院8-1通过!川普政府打赢重要法律 |
3 | 蔡奇突发选边倒戈 反习卷起无极狂风 |
4 | 攻打台海:传习下达禁酒令 全面进入军事状 |
5 | 向习要护照 贺建奎手持美国绿卡公开喊话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