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为重要的是,在习近平访问印度之前,印度外长斯瓦拉杰(Sushma Swaraj)宣称印度承认中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中国应先重申“一个印度”政策。南海问题和中印领土争端是中印之间的老问题,而一个中国原则问题却是印度把老问题翻出的新花样。莫迪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的台湾和西藏问题上做文章。自2010年以来,印度将中印在边界问题上的矛盾上升为不承认一个中国政策。中国前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访问印度时,中印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并没有提及“一个中国”政策。中国现任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5月20日访问印度时,双方的联合声明也没有提及此点。但是中印建交以来,印度在习近平访问之前公开将不承认一个中国政策提出来还是首次。
在观察人士看来,习近平访问印度之际引用邓小平名言:真正的“亚洲世纪”,是要等到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邻国发展起来,才算到来。而在领土争端问题上,邓小平“你们让一点,我们让一点,就解决了”的思路也可供习近平的参考。毕竟中印边界问题是上个世纪印度领导人尼赫鲁(Javāharlāl Nehrū)挑起的,击败尼赫鲁所在国大党的人民党领袖莫迪,在处理中印领土问题上并没有历史包袱。
中印基调已到“让一让”档位
中印建交之后双边关系主要经历了5个不同时段,第一个是蜜月期,第二个是战火期,第三个是冷战对抗时期,第四个是不瘟不火的冷和平时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蜜月时期的中印都是主导不结盟运动、独立自主外交的大国。而中印矛盾乃至发生战争的深层原因是印度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左右逢源,声望和国际地位也空前提高,于是印度当时的领导人尼赫鲁便产生一种错觉,似乎他可以无条件地得到它们的支持。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冷对抗源于美苏争霸的阵营站队。不瘟不火的和平时代归根结底是印度实行偏向美国一方的政策,使得早已经奉行无敌国外交的中国孤掌难鸣。现在中印两国领导人对于改革复兴的共同追求和恢复独立自主外交的共同渴望,证明中印已经回到了可以互谅互让的蜜月时代。
从中国来看,共同打造亚洲世纪,既是中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携手推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的目的,也是邓小平在1982年恢复中印关系时对中印关系的定位。1988年12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印度时任总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时指出:“中印两国对人类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就是要利用现在有利的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中印两国不发展起来就不是亚洲世纪。这就像巴西不发展就不是拉丁美洲世纪一样。中印两国如果发展起来了,那就可以说我们对人类做出了贡献。所有发展中国家应该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中印两国尤其应该这样做。”
从今年中国隆重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到习近平在印度特意表达对圣雄甘地的尊敬,再到习近平提出中印共同携手打造亚洲世纪,中国释放出的信号是看中印度当年作为独立自主反抗西方大国的地位,已经将对印度友好的调门调整到了中印关系蜜月时的基调。
而从莫迪为习近平准备盛大的欢迎晚宴看,务实的莫迪深谙印度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不在中国与美日之间选边。辛格时期的印度就曾向中国保证,绝对无意加入任何试图“遏制”中国的多边战略组织。如今莫迪上台后继承了这种态势。
莫迪在人民党竞选纲领中就曾宣称,上台后将追求多元外交,创建一个“盟友网络”,实现印度国家利益最大化,摆脱印度受美国操纵的局面。过去十多年,印度虽一直宣称“不结盟”,但在外交上逐渐倾向美国。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利用印度制衡亚洲局势、摆平阿富汗问题,但在事关印度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却并不支持印度。美国退出货币宽松政策引起印度卢比大幅贬值,金融动荡,资金外逃,美国没有伸出援手。并且美国的TPP战略也将印度排除在外。印度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在G20、金砖国家、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上加强了与其他新兴大国的协作。况且莫迪重新将印度的外交定调为独立自主,实际上已经认识到美国也在避免与中国对抗,在印度的历史记忆中,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伙伴。莫迪主导的印度在外交方面将追求更多“战略自主”,一改印度几十年来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局面,莫迪其实正在渐渐成为成为一个政治强人,使印度摆脱西方国家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相邻的两个大国同时崛起的时代。无论是战火还是对抗,抑或是冷和平,造就中印关系现状的原因都离不开中印实力对比差距不大这一现实原因。在中印不瘟不火的冷和平时期,印度之所以对与中国进一步靠近动力不足或者对解决边界问题态度强硬,也在于印度一直梦想赶超中国。而如今从印度主动谋求加入上合组织并参与亚洲投资银行建设、“一路一带”建设看,中国已经具有引领印度实现双边共同发展的潜力,莫迪的古吉特邦发展的模式就是广东模式。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印度摸着中国过河已经成为共识。眼下中印的实力对比真正拉开了距离。这种一强一弱的力量对比,将是稳固地区局势的源泉。
无论是政治上的同调靠近,还是经济上的捆绑发展,已经为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时代动力。
习近平莫迪都无不能让步的包袱
在中共相对僵化的语言体系内,习近平作为比肩毛邓的领导人,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历史障碍。毛泽东和邓小平时代中国都对中印问题做出过可以让一让的明示或者暗示,习近平的自由发挥度很高。
中印边界问题出现后,1959年11月周恩来曾致信印度时任总理尼赫鲁,提议为避免冲突,两国武装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停止巡逻,开始边界谈判。在印度拒绝之后,当年12月周恩来再次致信尼赫鲁建议举行高级会谈,就边界谈判的原则性问题谈判。1960年在同印中友好协会会长潘迪特·森拉德尔会谈时,周恩来甚至直率地指出:“你们保留你们所掌握的地方,你们也可以取得存在争议而又未被双方占领的地方,而我们保留我们所掌握的地方。”在印度不断拒绝中国的提议后,中国退而求其次,努力维持边界现状,避免发生冲突。中国建议双方维持边界问题现状,停止边界巡逻。最后中印发生的战争也是中国为了将印度叫回到谈判桌上进行的打击。毛泽东时代,中国对印度可谓是一忍再忍、一让再让。
在中印战争20年后的1982年,邓小平会见印度代表时高调表态,中印两国不存在谁威胁谁的问题,只是一个边界问题,对此,“双方都应该做些事情来恢复五十年代的友谊。”用“一揽子解决”的办法,互相做一些让步,采取一些合情合理的方式,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毛邓时代中国已经对中印边界问题作出了定性,甚至表示就退让亦是可以接受的。习近平在访问印度之际指出,中印边境纠纷不过是一个小手指,这种基调与邓小平当年认为中印边界问题并不能干扰中印大局如出一辙。因此习近平在解决边界问题上即便是有所让步,也根本没有历史包袱。
而中印边界问题,本质上是尼赫鲁当年的误判和投机造成的。尼赫鲁也因为中印战争的失败而失势,并于1964年5月病逝。不过尼赫鲁逝世后,尼赫鲁—甘地家族仍是印度当之无愧的“第一政治家族”。这个家族的三位政治领袖先后当了30多年的总理,打造出显赫的“政治王朝”。尼赫鲁所在的印度国大党也因此在政治主张中更多地继承了尼赫鲁后期的在独立外交中偏向美国的立场。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国大党更是尼赫鲁政策的拥护者。
而莫迪所在的人民党今年击败国大党当选为执政党。与尼赫鲁一手创建的国大党在对外关系上偏向美国不同,人民党在对外关系方面一贯主张“真正的不结盟”政策,反对偏向大国集团,主张邻国建立良好关系。2014年3月印度下议院选举数天前,人民党甚至抓住了一份秘密报告来攻击国大党,报告讲的是50年前政府如何搞砸一场对华战争。
人民党作为一个成立于1980年的政党,在2014年5月的选举中才首次获得了国会下院543席中的282席,“历史性”地获得绝对多数席位。因此对于发生于1962年的中印战争,人民党并没有政治包袱,不像国大党一样要维护政党创始领袖尼赫鲁的权威而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不能够让步。
在中印对峙的阴霾下接待习近平的莫迪,开创首次在首都外接待外国元首的先例,并重申,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印方不允许藏人在印度从事反华政治活动。印方愿意同中方共同努力,管控好边界争议,加快推进边界问题谈判,早日找到解决方案。他还在个人推特中写道,“印中之间独特的化学反应可以谱写历史”。
一贯强势的习近平在高规格访问印度的同时,赠送莫迪礼物国际象棋、苏绣双面绣,并与之同坐秋千,并肩沿河散步,他称“两国间的分歧与问题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小指尖”,只要中印携手合作,繁荣振兴的亚洲世纪一定能够早日到来!但愿习近平与莫迪建立的亲密关系,能够成为中印在领土问题上互相“让一让”的契机。 (张怀东 撰写)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这样的事都敢做,解放军已经反了 |
2 | 突发!香港又发出最新“讨习檄文” |
3 | 美方报告扒下习近平的“皇帝的新衣” |
4 | 30亿巨贪死了,儿子海外逍遥 |
5 | 利好海外华人! 中国养老金出新规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
2 | 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北京彻底露馅 |
3 |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
4 |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
5 |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
6 | 挑战一尊 军报连发四篇猛文 |
7 | 马斯克突遭调查 |
8 | 2024外交惨败 王毅不妙 |
9 | 这样的事都敢做,解放军已经反了 |
10 | 突发!香港又发出最新“讨习檄文”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奥威尔的世界=Woken- Shit;MA | 木秀于林 |
2 | 这也能抄 之 一个降落伞包 | 席琳 |
3 | 老态龙钟的精神家园 | 特有理 |
4 | 沈逸教授:川普2.0治国如开公 | 随意生活 |
5 | 谁制造了最多中国人死亡? | 汪翔 |
6 | 中国,具有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 | 施化 |
7 | 何祚庥评项立刚 | 老字号 |
8 | 梁思成的图和林徽因的画 | 弓长贝占郎 |
9 | 费正清回忆梁思成林徽因 | 席琳 |
10 | 寇可往,我亦可往? | 秋念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