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南海“二号”李克强 就是一打工仔

www.creaders.net | 2014-12-15 19:28:31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有关李克强的角色成为讨论的焦点。当然,其中不乏有唱衰的声音。但从两年多来李克强的施政,以及中国官方所释放的信号来看,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还是到具体实施,总理国务院事务的李克强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就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和李克强两位中南海的头号和二号人物就配合默契,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发表“重要讲话”定调中国经济新常态,李克强则作了总结讲话,阐述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具体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而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次日,国务院就召开常务会议,强势推出三个自贸区、更深层次简政放权、惩治全国“空饷”,李克强展现了超强的执行力。这些均有力地证明了李克强在中共权力体系中具体实施者的角色的定位。

  “在中国的社会条件下,为官必须有三气:官气、书生气和义气。”“官气”就是能服众,遇到大事时能镇住场面;“书生气”就是在知识结构和政治视野上能跟上时代;“义气”就是上能让提拔自己的领导放心,下能赢得同僚、下属和民众的信任。20世纪80年代初步政坛的李克强曾这样总结过为官之道。现如今30余年过去了,李克强以其内敛、踏实践行了他的为官理念,低调、务实和理性已经是李克强身上撕不掉的标签。正因为如此,他在中共政坛所扮演的角色也容易被外间误会为“弱化”,而这恰恰说明习李配合的顺畅,李克强显然获得了最重要的同僚的信任。习近平负责宏观层面的大政方针,李克强在具体事务上精雕细琢,从两人两年来的配合来看,他们之间产生了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而“平民”出身的李克强之所以能有今日地位,除了政治际遇外,其施政能力和工作经验显然才是其中的基石。

  习近平“谋势”,李克强“做事”

  在“务实作风”的推动下,李克强两年来的执政脉络与性格渐渐凸显,发展思维亦渐渐释放出来。与前任总理们相比,李克强的形象更加“多元”:他是中国首位经济科班出身的政府首脑,大学的另一专业是法律;李克强初步显示出的改革勇气似乎更接近于朱镕基,他的务实、专业与细致跟温家宝又差别明显……李克强不太鲜明的个性一定程度上更能凸显他务实不虚的风格。不经意间的个性“隐藏”使人们的注意力从“人”身上转移到“事情”上。观察人士称,从履新到现在,确实很难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他到底是个怎样的总理,从现在看,他更接近专注于筹划与解决事情的“事务性总理”。有评论指,“攻坚克难细操作,精明强干重落实”成为李克强开始展现的风格,这样一个风格即是中国当前大环境所要求的,也是他本人的性格使然。习近平“谋势”、李克强“做事”的格局已然形成。李克强未来的总理路就是在中国大转型背景下不断去解决一个个难题,而这或许是李克强的历史使命。

如同习近平和王岐山在反腐上配合默契,习近平和李克强在治国理政亦配合顺畅

  习近平推动的带有明显变革色彩的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现行体制进行局部的调整,虽不会伤制度筋骨,却要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再平衡、再分配。而打破现有利益格局,注定要牺牲相当一大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既得利益者往往就是权力集团内部成员(甚至是手握重权的重臣)。因而改革必将遭遇的阻力和风险之大可想而知。对于这一点,李克强和习近平一样有着清楚的认识。李克强曾在中共党刊《求是》发表万字长文,阐述其主导下的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李克强表示,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改的,多是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不少触及深层次社会矛盾,涉及利益关系调整,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他以韩信背水一战比喻现在改革局面,他表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观察人士指出,用背水一战来形容李克强面临的改革苦难并不为过。因为李克强已基本没有闪躲腾挪的空间,只有拿出敢趟“地雷阵”的勇气去直面这些挑战,这或许是李克强的宿命。习李上位以来,太多人被“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伟大的中国梦”等激动人心的口号所振奋。有观点认为,最具突破性和建设性意义的是:在制度建设远期战略层面上,提出了“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构想;在实现路径上,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六十条”。全面深化改革“六十条”可以说是改革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不过,李克强在文中指出,仅仅有顶层设计是不够的,因为中国地域广袤,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现阶段的改革又非常复杂,许多情况事先难以预料,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以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上述表述显示出李克强对于中国改革现状的理性认知。

  虽然是经济科班出身,但李克强明白中国的总理不能再是“经济总理”,民生与统筹发展才是中国总理更为重要的时代任务。李克强面对的更重要工作是如何更好的分配蛋糕,进行更为重要的国家与社会治理。对于如何推进,李克强表示,首先要把贫困人群和低收入者的利益保障好维护好,让他们在改革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要让中等收入阶层逐步扩大,使他们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还要保护高收入者的合法利益,为他们放开手脚、投资兴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要使不同社会群体各展其能、各得其所。对于改革红利,李克强表示,如果人民群众不能从改革中受益,这样的改革就没有意义,也不会得到人民拥护。他承认现在利益分配确实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必须进行调整,表示要建立公平有效的体制机制,使改革的红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

  李克强在中国的总理历史上究竟能烙上怎样的印记,有人指出,习是“造梦者”,李是将梦一步步落实的人,因此把李看作是“践梦者”;李说过“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有人干脆称呼他“甩膀子总理”,等等。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李克强作为总理已经入戏,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角色。而事实是,李克强在国家权力架构中亦扮演了更为吃重的角色。除了军改组,他在四个改革领导小组中的三个(深改组、国安委、网安小组)中,都紧随习近平之后出任第一副手。虽然李克强没有在军改组中担任职务,但他同时还是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协调军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大国防动员工作。知情者表示,李克强和习近平之间一直“关系融洽,配合默契”。但不同于外界所传的“总书记负责政治、总理主管经济”的分工方式,在这一届的领导集体中,李克强更像习近平的改革盟友和操刀者。作为总理,李克强所主导的不单单是经济,更兼顾各项改革的战术操作,而社会与经济的治理则是他最大的课题。

  从中原崛起到辽宁棚改,成功绝非偶然

  众所周知,“行事低调”的李克强,出身共青团系统,北大毕业后在团中央任职长达16年。在共青团中央书记任上调任河南省委副书记,一个月后接任代省长,半年后转正。时年44岁的李克强,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长。2002年出任河南省委书记,同年12月底调任辽宁省委书记。2007年10月22日,李克强越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直接成为政治局常委,由此进入北京中南海施政,直至现今总理国务院事务。对于李克强在中共政坛的崛起,外界尤其是海外媒体在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时,普遍突出强调李克强的共青团系背景,往往忽略其在担当地方大员的成绩。

  1998年7月14日,曾在地方插队时当过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李克强,在团中央书记任上调任河南省委副书记,河南是他从团中央到地方工作第一站,也是其治理大省的主要阶段。李克强刚到河南时,正值中国经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内需外需不振,经济增速大幅下滑,许多具体而复杂问题亟待解决。李克强主政时期,河南从开发河南食品工业入手,打造出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如“三全”汤圆、“思念”水饺、“莲花”味精、“双汇”火腿肠等,河南是农业大省,专家评价说,李克强把与农业关联极为密切的食品产业作为河南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选得相当准。后来,李克强又提出构筑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和“中原崛起”战略,使河南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河南2004年的经济总量跃居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位,人均GDP从1990年代初期的全国第28位上升第18位,初步甩掉了长期困扰河南的“穷帽子”。而李克强提出的“中原崛起”概念也在2011年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宣部主管的《党建》杂志发表题为《“中原崛起”的大手笔》文章,解读李克强在河南工作期间的“几次大手笔”,显示出在中共内部对于李克强能力及成绩的肯定。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把李克强调到辽宁,担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香港《亚洲周刊》对李克强的低调行事赞扬道,“他花了两年时间,解决了辽宁省长期存在的棚户问题和就业问题。他在辽宁进行的‘五点一线’工程,被视为‘大刀阔斧改造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壮举。他甩掉河南的贫穷帽子,使河南经济总量跃升为中西部地区首位。他实际解决问题,没有提出过一句带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口号。”而李克强在辽宁的诸多施政中,以棚户区改造(简称棚改)最令人刮目相看。以“一旧、二破、三穷、四乱”著称的棚户区,从融资到拆迁,从建设到分配,棚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困难重重,以李克强为首的辽宁政府却能够在短短一年半之内(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迅速完成这个号称第一难的工程,并且同时照顾到棚户区居民搬迁后相关的就业、医疗、救助等生活事宜,李克强功不可没。当然,也有观点指出,棚改的功劳不能完全算在李克强一人身上,因为,若无中共中央的鼎力支持,棚改问题恐怕不会那么顺利解决。但是,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谁也不能抹杀李克强在此中的作用。

  2007年10月22日,和习近平一样,李克强越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直接成为政治局常委。身为副总理的李克强临危上位,主管宏观经济、住房保障、全民医保、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都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但几年来,他不但没有挨骂,反而赢得一些好评。以医改为例,李克强领衔的医改小组,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服务为基本理念,通过制定基本药物制度和推进医保覆盖面,使老百姓的医疗负担得到明显缓解。目前基本医疗保障已经覆盖了全国 95%以上人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保网,重新构建了崭新的基层卫生医疗服务平台。西方媒体评价说,医改是最近几年中国相对成功的一项重大改革。熟悉李克强的人都说,他思维清晰,常常比人“快半拍”,作风严谨周密,处事老练,低调务实,在讲话言谈中很少有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的真实流露。他的北京大学同学也说,他外表温和中庸,观点从不极端,做人低调,做事却不含煳,往往大刀阔斧。他的为人颇获不少中央领导人赏识。正所谓成功绝非偶然,“平民”出身的李克强之说以能有今日地位,除了政治际遇外,其施政能力和工作经验显然才是其中的基石。  (季北群 撰写)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