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CNN驻京社长 评校友李克强薄熙来差异

www.creaders.net | 2015-01-23 10:30:38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美国CNN驻北京分社社长吉米(Jaime A. FlorCruz)从1971年开始,吉米在中国待了43年,先后见证了中国5任领导人,也目睹了中国43年来的巨变。他在时代周刊北京分社工作了近20年,2001年转到CNN。

  吉米在中国的经历被媒体称为“传奇”,1977年在北大留学,与学生会干部李克强同期就读,经常与同班的薄熙来交流;1982年开始记者工作,报道江青自杀他比新华社早了好几天;33年的记者生涯,他采访过江泽民,随朱镕基出访、参加过胡锦涛、习近平的招待会,也采访过春运返乡的农民工和投诉拆迁问题的上访者;2013年的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傅莹点名,“我想请一位老朋友提问,因为我们好久没见了”,把最后一个提问机会给了他,“希望你的问题客气一点。”吉米说,他一直用外国人的视角,旁观着中国的巨变。吉米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畅聊中国的过去与现在。

  李克强沉稳 薄熙来能侃

  记者: 你在中国44年,期间没有想过离开中国吗?

  吉米: 早一些时候也会想家,一直到上大学也是想回国或者到其他国家去,但当我能回去的时候——1983年,就决定在中国待下去了。 因为当时我的记者职业已经开始了,在美国《时代》周刊北京分社工作。我没有很充分的理由去别的地方或者回国。当时我已经意识到,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肯定是新 闻的亮点。2001年,我又到了CNN。

  记者: 你来到中国的时候,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对文革怎么看?

  吉米: 不是说文革要一分为二地看么?当时以为是有一定的正面用处或者是出发点,后来听朋友们讲对他们的生活、职业、未来都造成了不少灾难或者说困难,慢慢才体会到文革的后果。我们在(文革的)外围,或多或少地有限制,比如在生活和文化上有各种限制。

  记者: 你是1977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的?那时中国刚刚恢复高考。

  吉米: 是的,我作为外国人,没有参加高考,只是考了我的中文水平。因为来到中国以前我已经上过大学了,在中国也想深造,就报名上北大本科。我被北大历史系录取。当时外国留学生大概有200多个。那时,我是二十六七岁。在学生里面算中等年纪,有的学生30多岁,还有中学刚毕业的,才十几岁。但是大部分是和我年龄差 不多的。

  记者: 在北大时,你和李克强、薄熙来都是同学?

  吉米: 是的。李克强是法律系,和薄熙来一起上过一些历史的课程。

  记者: 你当时知道李克强吗?

  吉米: 知道,因为他是学生会的干部。当时只知道他是一个比较积极、稳重的学生。

  记者: 你和薄熙来是同班同学?

  吉米: 他是世界史专业,我是中国史专业,某些课程是同班上课。 平常吃饭的时候也有接触的机会,当时有饭票,自己带饭盒买饭。在圆桌边吃,没有凳子就站着吃,一边吃一边聊。薄熙来是属于比较敢说外语。因为我是外国人,有的同学也会来找我练练外语,有时候聊聊政治历史,或者我的国家情况怎么样,但我想他们的目的就是练习外语。

  记者: 你当时和薄熙来聊些什么政治话题?

  吉米: 具体话题不太记得,当时由于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阶段,邓小平刚刚复出,毛主席去世一年。我们的很多话题不是讲学校,都是讲国家大事,或者中国往哪个方向走,中国怎么改革,中国前几年的状况为什么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跟课程有时候有关,有时候无关。我觉得我在课外获得的比在课内多。

  最爱七八十年代的中国

  记者: 你当时觉得中国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吉米: 当时我跟中国人一样,不知道中国应该往哪个方向改革,只知道中国在某些地方是失败了或者是出现问题了,关键是,那个时候谈改革开放,开放是需要的,向国外学什么,保留什么。

  记者: 你当时在中国也很关心政治?

  吉米: 当然了,当时的大学生不关心政治就是很特别的了,当时大学和国家的气氛就是讲政治,正好国家是处于该改变而不知道怎么改的阶段。

  记者: 你经历过中国上世纪70、80、90年代,还有21世纪的前两个十年,中国发展很迅速,最喜欢哪个年代?

  记者: 最喜欢七八十年代,在北大的时候,对我来说是最开心的一个阶段。 一方面既接触了很多人、事,经历很广,正好中国处在一种马上要爆发力量的阶段。我的同学都是从各个地方,有丰富社会经验考上的北大,所以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不少精神财富和知识。 更重要的是,我对中国的了解从那个时候有所加深。当时的生活也比较轻松,没有太多的包袱和负担。住在宿舍,上课,课外活动。中国也允许有一些舞会,电影也开始放了,人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正常化了。

  记者: 那个时候的大学可能比现在还要开放,百家争鸣。

  吉米: 在北大,当时搞了一个选人民代表的竞选,我们都很兴奋。有几个大学生竞选当地的地方人大代表,实际上是很简单、很基层的,但也是很独特的事情,或者说实 验。只有那么一次。 最重要的是,竞选的过程,像是竞选总统的感觉。在礼堂里面,学生们递交问题,现场回答。(问题)都是些国家大事的问题,都是很大的问题。那是时代的一个产 物,当时都在摸索、在实验,那也是北大的传统。很激动人心的。

  记者: 你接触过哪些中国领导人?

  吉米: 接触有不同方式,参加过发布会或者记者招待会,真正单独采访过得就是江泽民,当时他担任上海市长。朱镕基参加过一系列记者发布会,跟随他访美;胡锦涛、习近平是记者招待会,没有单独采访。

  中国人光向钱看

  记者: 有一个说法,外媒一直关注中国的负面,外国领导人就觉得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然而突然有一天中国的GDP世界第二了。在你看来,这是真实的情况吗?

  记者: 这是真实的一部分,中国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世界第二的大国,不见得中国就没有穷人了,或者没有问题了,何况我们经常接到投诉电话。 中国确实崛起了,比以前富多了。我想中国领导人也认可这一点,虽然中国发展很快,但也面临很多问题。

  记者: 你认为和中国人在价值观上有什么区别?

  吉米: 不会有根本上的区别,只不过是近几年,中国国内的价值观有些混乱。我们比较重视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追求和主张和他人相处,为社会做出贡献,追求所谓比自己更高的(价值)。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应该也是一样的,只是近几年中国有一些人,有些模煳,找不到个人的(价值)。我想中国的官方媒体和中国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精神危机。 我觉得,中国最起码一部分人还在摸索。中国最大的挑战,是怎么能把这么大的国家保持一种明确的凝聚力,光追求金钱肯定是不够的。我想,近几年中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