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经济告急 李克强七问学者大佬

www.creaders.net | 2015-07-15 16:00:49  新京报 | 5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大陆经济远有下行之困、近有股市之忧,中国总理李克强继问计8省区大员之后,又与9位经济学家和企业大佬座谈经济形势。北京时间7月14日,陆媒《新京报》披露了李克强上述座谈会的核心内容,并揭秘了中国总理就当前中国经济最为关心的7大话题。其中,如何去杠杆、地方债置换、实体店“上网”、创业者保障等话题均在其列。

  报道称,在2015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即将公布之际,李克强总理7月10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值得一提的是,李克强引用《史记》篇目作为开场白:“所谓‘言能听、道乃进’,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让我们听到更多来自学界和企业界的声音。”

  1、“确保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发言中就利率和准备金率等问题提出建议。李克强总理倾听他的意见后称,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出现回稳势头,积极因素增多,而且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始终保持在5%左右,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加,环境也在改善。实践证明,我们的宏观政策整体符合当前和长远的发展需要。下一阶段,要继续通过坚持宏观政策的正确取向,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

  “我们要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公开透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来为实体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实现双中高提供良好环境。”李克强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确保不会出现区域性、系统性的风险。”

  他同时表示,在宏观调控的同时,要进一步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继续推动改革,调动社会力量、社会资本,给社会长期稳定的预期。”

  2、潜在经济增长率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发言中的一组数据,引起了李克强总理的兴趣:“我注意到,你在材料中提出,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仍然居于7%-8%之间。”

  刘元春回应,在他看来,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未来仍有继续向好的空间和可能。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当天参会的其他几位经济专家的认同。

  “看来大家有一个共识,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能够支撑中高速增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始终保持信心。”李克强说,“潜在增长率,意味着中国经济的韧性、空间和回旋余地。关键是要坚定信心,掌握发展主动权,用更大的努力和耐力推动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3、“地方债务没有拿来发福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的发言主题,是降低中国经济的信贷密度。他建议,通过政府发债或者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来尽快核销相当部分的债务。“当前中国政府的债务占GDP比重,即便用广义口径来计算也不超过30%,远低于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张军说。

  “你这里列举的只是中央政府的负债比,并没有包括地方政府吧?”李克强插话问道,“我知道,对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负债,理论界从统计到审计都是分开的。但舆论总有一种声音,把它们绑在一起计算。你怎么看?”

  张军回答称:“从国际上看,对政府债的概念其实是可以分开的。现在中央政府债务负担比例偏低,那就可以通过债务置换,核销地方政府债务。”

  2015年3月以来,中央政府已经开展的地方债置换,在受到经济学界肯定的同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当天的座谈会上,李克强明确指出:“在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并没有拿来直接发放福利,而主要是进行基础建设等投资,是有回报的。我们置换的每一笔债务都是中央财政核发的,可以说,背后是中央政府的信用和能力。”

  4、如何去杠杆?

  刘元春在发言中还建议,要充分吸收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创新成果,“比如当代‘去杠杆’、‘去泡沫’理论对于‘宏观去杠杆’的新认识”。

  对于这些理论概念,李克强总理显然并不陌生。他立刻追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去杠杆、去泡沫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挤’,第二种是‘反向’的,提高生产率,做实质量,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消化泡沫和杠杆问题?”

  刘元春连连点头:“没错,‘勒紧裤腰带’现在有人认为不一定是一个挤泡沫的好方法。如果在逐步释放潜在生产率的过程中消化泡沫,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5、实体店“上网”

  座谈中,李克强与苏宁云商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的问答很多。李克强十分关心的是,这家拥有1,600多个实体门店的零售企业,如何应对互联网电商的挑战。

  张近东在发言中说,2014年,苏宁集团的销售额曾经出现负增长,但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2015年上半年,集团线上销售增长超过30%。“我去年听说你们实体店遇到一些困难,看来今年已经‘转’过来了。是不是在线上线下的互动之后,实体店的竞争力也增强了?”李克强问道。

  “之前确实有过经营困难的时候,但通过线上转型,我们的竞争力比以前更强了,现在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张近东回应称,“我们现在线上的增速远大于线下,而且我观察发现,相比于纯粹的线上网店,有基础的传统实体店,向线上转化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李克强称赞他“带来了好消息”,并笑着说,你既算电商的代表,也是实体店的代表。“去年有一些实体店抱怨,觉得电商冲击了他们的业务,但现在看,通过一定的政策支持,很多实体企业已经完成了转型,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

  座谈会结束后合影时,李克强称赞张近东为企业名称加上了“云商”。李克强表示:“这说明你们勇于面对挑战,主动创新,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新变化。”

  6、节能环保补贴

  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对有关数据、政策了然于胸,这令参会者印象深刻。

  山东重工集团、潍柴动力公司董事长谭旭光在发言中建议,通过政策补贴引导内燃机行业提高环保标准。他还引用了内燃机耗能的具体数据作为“论据”。李克强脱口说出该行业的另一项数据与他进行确认。

  谭旭光提出:随着我国内燃机排放标准不断升级,希望国家对低耗能内燃机企业给予支持。

  “我们的节能降耗基金里面其实已经有这方面的补助了。”李克强说着,看向坐在后排的有关部门负责人。这位负责人点头表示确认。李克强随即向谭旭光表示:“当然,通过你的建议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可能还需在政策上进一步加大力度。”

  7、为创业失败提供保障

  16年前的“大学生创业者”、科大讯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在发言中高度赞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他同时也提醒,创业必然会伴随着一定比例的失败。

  李克强总理听得十分专注。在最后总结讲话中,他引用前几天刚刚听到的一个小故事对此做出回应:“改革开放初期,有东欧国家的朋友来中国后惊讶地发现,中国不仅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连企业也开始像发达国家一样,不再由国家完全保障,而是让市场决定‘生生死死’。”

  李克强称:“那时我们打破‘铁饭碗’,引发了第一批下海创业的浪潮,现在,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的创业潮。在这一过程中,不能有急躁情绪,要有耐心,要有‘即便失败从头再来’的勇气。”

  李克强说,中国有9亿劳动力,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尽一切可能把他们的智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当然,有创业创新,就不可能没有失败。政府要逐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安全感,努力解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28


相关新闻
习近平可能梦到了李克强呼吁调查李克强死因 前新华社记者被判刑了
当前新闻共有5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2015年07月15日 18:39
分析一下政府干的蠢事:(1)哄抬股市:目的是制造虚假繁荣,实际上把股市做成提款机,在高位上,不管是升还是降,都被人提款。(2)一代一路和亚投行:目的是消化多余的产能。实际上是多数贷款收不回来,因为穷困有穷困的理由,给他们贷款,他们也还不上。少数能还钱的,说明其找到致富窍门了,经济发展了,立即成为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对手。(3)反腐:目的是控制腐败。实际上摧毁了仅存的一点脆弱制度,腐败将会更为猖狂。(4)和周围国家搞摩擦:目的是提振民粹,使执政合法化。实际上陷入空前孤立,习老大怕被孤立,丢脸,连APEC和美国都不敢访问了。习老大混到这样,还混啥劲?
2015年07月15日 16:56
这么大国家的经济政策难道就是李总理遇到问题后临时找几个老朽决定的?国家难道没有固定的经济顾问决策团队?
2015年07月15日 16:55
小李子其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原因在下面找。。。
2015年07月15日 16:54
尼玛,有这么复杂吗?把贪官全干掉,就什么都有了!首先查查这些大佬们是不是贪官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015年07月15日 16:53
(中共党史专家高文谦) 除了来自党内的抵抗之外,令反腐大局逆转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全面下滑,实体经济一片萧条,长期积累的房市泡沫、地方债务泡沫、内贬外升的虚假汇率三大问题逼近同时爆发的临界点,经济已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更让问题雪上加霜的是,习王反腐得罪了整个官场,集体懒政怠工不作为已经成为官场的“新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习王不得不调整反腐的力度,软硬兼施,说服官员以大局为重,为党分忧。 但是,习王铁腕反腐破坏了多年来中共官场的潜规则,重搞毛时代的你死我活,一人落马,全家遭殃,让中低层官员感到心寒,离心离德,表面上敷衍,实际并不真出力。“一带一路”雷声大雨点小,迟迟落实不了就是例子,急得李克强干着急没有办法。
实用资讯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