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早在六千多年以前,香港的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他们以捕鱼为生,并且懂得使用石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完全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内了。
不过,在宋代之前,香港还只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落脚处,到了宋元以后,来此停靠的人才逐渐多了起来。内地人口大量南迁,在此建起了小村寨,并把这里当作广东南部转运香料的集散港,因此取名为「香港」,意为「芳香的海港」,小村寨则叫做「香港村」。
那么,香港的英文名「Hong Kong」又是怎么来的呢?港岛南区的赤柱是英军首次涉港的登陆处。1841年,英军在赤柱登陆后,由一名叫陈群的当地女性原居民带路向北走,经过香港村时,英军询问该处地名,陈群用客家话答称"香港",英军即以陈群的口音「Hong Kong」记之,并用以称唿全岛。
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香港作为全岛的名称被正式确定下来。「香港村」则被称为香港仔。在香港日治时期,香港仔一度更名为「元香港」,也就是「香港起源」的意思。
「仔」在广东话里有「小」的含义,比如「刀仔」、「碗仔」就是小刀、小碗的意思,香港仔呢,顾名思义,就是「小香港」。不过,它的英文名却不叫「little Hong Kong」,而是为了纪念推动英国外交发展的时任英国外相鸭巴甸勋爵,以他的名字「鸭巴甸」,也就是「Aberdeen」命名英文官称。
香港仔是港岛南区的核心地带。田湾以东、黄竹坑以西、石排湾以南、鸭舌洲以北,都是香港仔的范围。香港仔昔日是香港地区的主要转口港,古时候香港地区生产的石砖,大多先运到香港仔的海湾分行排列,以便运往广州,因此,这个海湾便被命名为「石排湾」。
早在香港开埠之前,有已经有不少渔民在香港仔居住了。开埠后,除了渔业以外,香港仔一带也开始发展工业,1857年建成的夏圃船坞,是香港首个大型船坞。
随着时代发展,香港仔很多渔民在1950年代开始陆陆续续搬到陆地上居住,香港仔海湾也在1970年代被填海,发展成了现在南区一个大型的私人屋苑——香港仔中心。
香港仔和它以南的鸭舌洲,以独特的渔村风味和海鲜名产,成为闻名中外的热门去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最新密令曝光 |
2 | 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主,已经后悔了 |
3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4 | 等了两天才动手,中南海发生了啥? |
5 | 李嘉诚表明:中南海下步要这么走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习主席万寿无疆! | 解滨 |
2 | 93阅兵 习张只能在细节上暗中 | 胡亥 |
3 | 纪念的号角吹响了,但我们该听 | 万维网友来 |
4 | 总书记可能有恙 | 山货郎 |
5 | 袁藤飞是一个伟大的人 | hare |
6 | 铁打的江山 | 倩影 |
7 | 阅兵了,天安门找一下领导们在 | 五人墓碑記 |
8 | 从九三大阅兵,看中国的未来以 | 天机指南 |
9 | 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上没有朋友— | 中国现代哲 |
10 | 小地方来的人的小心眼 | Huamulan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