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大陆全国政协报告时,回答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提问城镇化一事。李克强当年是厉以宁的北大门生。
厉以宁1930年出生,是大陆着名的经济学家,因主张股份制改革,被称为「厉股份」,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2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李克强当年就读北京大学期间,师从厉以宁门下,还曾一同出书「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这本书对大陆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股份制改革多所论述。书中不少论点,后来渐渐成为大陆实行中的政策。
大陆新京报新媒体今天报导,李克强日前向全国政协报告时,「主动要求增加一个自由互动环节」,接全国政协委员提问,其中包括他当年的恩师厉以宁。
厉以宁当时提问,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西方很多国家公共事业建设采取「城市公共基金」制度,把政府投资、大企业金融机构和城市债券结合起来,扩大财政投入的效益。「我们有没有考虑过采取这种方式?」
李克强回答说,很多大城市只要降雨量一比较集中,就会出现「淹路」、「看海」的现象!所以必须进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城市地下管廊」建设。
他说,城市地下管廊又叫「共同沟」,相当于建设一条地下的「高速公路」。所有的给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讯、广电等基础市政管线,都要集中进入地下管廊,而且要付费使用。
李克强说,这就意味着管廊建设是有收益、有回报的。所以采取公私合营(PPP)模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政府可提供适当财政补贴,也鼓励金融部门发放贷款。这只是政府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