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讀者網 > 中國瞭望 > 正文  

小小圓珠筆芯 刺傷了中國的強國夢

www.creaders.net | 2016-01-25 11:28:58  世界日報 | 0條評論 | 查看/發表評論

  小小一支圓珠筆(原子筆)卻刺傷了中國的強國夢。中國擁有超過3000家制筆廠,年產400多億支圓珠筆,早已是全球當之無愧的“制筆大國”,但卻生產不出圓珠筆筆尖上那顆小小的“球珠”,成為“中國製造”困境一個具體而微的表現。

  中國沒有能力生產圓珠筆筆珠,一年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曾提出。中央電視台去年底一個訪談節目再次討論這個話題後,近期逐漸成為中國媒體關注的焦點。

  中國制筆協會名譽副理事長陳三元表示,雖然中國制筆產業很早就形成,但在2011年啟動核心材料和設備自主研發專案前,從易切削鋼(free cutting steel,在鋼中加入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硫、磷、鉛等易切削的金屬元素)線材、墨水到加工設備都只能依靠進口。

  筆頭和墨水是原子筆的關鍵,其中筆頭分為筆尖上的球珠和球座。目前,碳化鎢球珠在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但球珠、球座的生產,無論是設備還是原材料,長期以來都掌握在瑞士、日本等國家手中。

  中國廣播網報導,以球珠為例,中國近90%來自進口,每年需花費2億美元外匯進口。據統計,一支圓珠筆光是瑞士筆頭加上德國墨水就占生產成本的五成以上,廠商每生產一支筆的毛利大約只有人民幣0.012元。

  陳三元分析,生產一個圓珠筆筆頭需要20多道工序,中國生產的不鏽鋼線材無法適用,與之搭配的墨水也要從德國、日本等國家進口。

  浙江文鈺制筆廠負責人汪洪富表示,用國外的設備和材料生產不鏽鋼筆頭成本更高,上世紀90年代,進口一台設備就要人民幣400多萬元,這些年制筆行業利潤不斷降低,壓力也越來越大。

  新華社指出,一個小小圓珠筆的問題,其實也是中國製造業很多領域普遍面臨的問題。萬寶龍、派克等國際知名制筆企業在中國都有代工廠,證明中國一些知名企業的工藝水準並不差,缺的是核心技術。

  陳三元認為,目前中國雖然已在易切削鋼線材、墨水等技術實現突破,但企業還需要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都是中國要想從一個制筆大國走向制筆強國不可缺少的。

   0


24小時新聞排行榜 更多>>
1 傳國母不倫戀震動中南海
2 北京突傳重磅消息
3 中南海或有重大人事變動
4 體制內良心人士驚爆:中共外交部出大事了
5 炸了!老軍頭痛罵彭麗媛禍軍
熱門專題
1
美伊衝突
6
俄烏戰爭
11
大S
2
以伊戰爭
7
萬維專欄
12
洛杉磯大火
3
四中全會
8
何衛東
13
敘利亞
4
中美冷戰
9
AI
14
苗華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兩會
15
美國大選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