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可以教你简体,这样你答题就比其他人快哦!”无意听到的一段对话,语出台陆生之间。在二人那里,繁简体不是论争,而是交流的好契机。
繁简体本来不存在对立,内地店名书写中常用繁体、内地客光顾多的香港店铺另附简体标示,以美观大方和便利生活来取舍衡量,繁简体各有利弊。对于繁简体的推行,本来应该“顺其自然”,但是在香港的情境却剑拔弩张。
政府和社会每每有牵涉简体字的政策或行为,都会挑动港人的敏感神经。贝克汉姆妻子维多利亚在Facebook(脸书)发文错用简体,被呛声:用简体就不要在香港开店。无限电视播放普通话新闻全用简体,遭香港观众不满:“以为正看CCTV。”
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会议于2015年12月发表关于中文科的公众咨询文件,其中在“课程发展理念”方面提及:学生应“在掌握繁体字后,亦应具备认读简化字的能力,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及加强与内地、海外各地的沟通。”更是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在中小学强制推行简体字的担心,普粤之争未平,繁简之争再起。
《环球时报》转载评论员文章称:“莫把香港学生认读简体字政治化。”教育局亦有回应提倡认读简体字是长期以来的政策,但具体到引发争议的这份文件,到底有无问题?
往来中港的商人要学习说普通话、梁振英到京述职可以尽量说普通话、香港学生要做研究参考内地书籍要认读简体字,这一切可称“顺其自然”。而这次繁简之争之所以触动港人神经,是因为当政府用文件来提出简化字的时候,已经超越了民间的实用主义含义,很容易就带上了政治上的意味。所谓一国两制,曾钰成认为,粤语和繁体不正是“两制”里面的吗?繁体字和粤语正是港人所谓“核心价值”所附着之处。
香港近些年来确实有泛政治化的倾向,甚至林郑月娥都感叹现在推行任何政策都不期望说好。香港人越来越敏感、年轻一代参与政治的热情越来越高,港府是不是应该反思。
政策提出之时,如果本来就是有缺陷的,如果含糊其辞仓促推行,本来就会引发质疑。而香港发展至今,政府已经无法建立非政治化的信任感,市民更是担心这些含糊的文件成为网罗人的罪名、成为偷偷替换掉的生活、成为煮熟青蛙的那杯“温水”。
单单斥责港人毫末必究没有意义,政府要重塑信任才是关键,这超越繁简之争,成为化解香港众多病症的关键药方。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武汉闹市突发枪击 3人中枪 1人遭爆头 现场 |
2 | 惊传:中共上将何宏军自尽 不治身亡 |
3 | 中共中央军委人事变动 由他接替落马的苗华 |
4 | 纽时:拜登的悲剧 令人无法承受的悲伤 |
5 | AI抢不走!13种高薪工作成新时代“铁饭碗”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