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本届中国总理不好做

www.creaders.net | 2016-05-14 11:53:18  美国之音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关于北京中南海南院(中共中央所在地)与北院(国务院所在地)之争的议论越来越多,原来是经济官员与智囊们在谈话中若隐若现提到此事。但《人民日报》5月9日那篇《开局首季问大势》的重磅专访,其中“权威人士”再度出现,中国总理李克强随后报以“相忍为国”之说,让南北院矛盾公开化。

  本届总理运气不够好

  《人民日报》的文章见重于中国,不在于文章观点是否说得对,而在于它是中共中央机关报,党的第一喉舌,经常传天子之令。“权威人士”此前曾有《五问中国经济》、《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文;两会上李总理宣读政府报告时,习总书记没有礼节性地鼓掌,如此多的草蛇灰线,早就让外界纷纷猜测:今上习近平对相爷李克强很不满。总理大位要易人,早就成为近几年海外中文媒体时不时炒作一下的中南海题材。

  从旁观者的立场来看,本届总理确实运气不好。所谓“运气不好”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他接手的家当太烂,套用《红楼梦》一句话,就是“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李克强接盘的中国经济是什么状态?2012年10月,我在《黄金十年留下的经济遗产》一文中指出,行将接班的习近平与李克强正站在中国经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上,龙头产业房地产高度泡沫化,世界工厂由盛而衰,所谓经济增速下降只是表征,真正的问题是以下几点:如何寻找中国的新经济增长点,为失业大军打造饭碗。李相必然面临以下困局:在全球经济中重塑比较优势面临重重困难;继续增发货币刺激经济十分危险;为失业者寻找饭碗十分不易。

  第二层意思是指“船长与大副”关系不好处。江泽民时期,江虽然贵为“核心”,但对朱相的国务院事务不太过问。朱相是个有性格的人,据传邓小平考语为“朱镕基只能当第一把手,不能当第二把手”,但居然与总书记江泽民及总理李鹏都各安其位。胡锦涛宽仁厚道,不仅不过问国务院的事务,对温相从2013年开始,在国内国外大讲民主、普世价值、政治改革等“政治严重不正确”的话也充耳不闻。如今习总书记治下,僚属对其各种讲话不敢非议,南院干涉北院事务更成了家常便饭,比如去年御驾亲征,指挥救市,与市场大战一场,输了之后抓了几十位奉御旨救市的官员,北院也莫奈其何。

  因此只能说,本届总理运气不佳,在一个错误的时间进错了一扇权力之门,如果进的是政协、人大,悠闲度日,照样是国家领导人待遇。李相偏巧成了中国航船的大副,又遇上了一位乾纲独断的船长,就只有相忍为国一条道了。

  与“克强经济学”背道而驰的经济施政

  说李相在错误的时间进错了一扇权力之门,并不是开玩笑。因为李相接班之前,从2009年开始,中国就成了世界第一大印钞机。

  据渣打银行发布的报告,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存量高达13.8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一货币大国。《中国货币超发严重 经济货币化领先全球》一文称,2009年以来,中国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先后超过日本、美国、欧元区,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印钞机”。2012年全球新增货币供应量超2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占近一半。

  李克强并非不知道中国经济问题所在,因此,在他接任前的2012年,就由政府出面委托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制定一份“长期改革路线图”,包括以下数方面:1、推动银行业私有化进程,允许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展开竞争,同时降低政府对银行业的管控。2、土地私有化,允许农民自由买卖土地;3、国企改革,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一改革蓝图后来被打了大折扣,但也还保留了金融自由化。2013年5月,李克强宣布新的经济改革措施,巴克莱资本随之将其总结为“李克强经济学”,主要内容为三部分: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总体思路是约束政府行为,纠正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政府投资和国有经济的过度膨胀,比如“结束财政刺激”,就是逐步缩减国家主导的投资行为;“去杠杆化”,就是抑制信贷增长,大幅削减债务;“推行结构改革”内容则更丰富,涵盖金融、财政、土地等各方面,政策的目的是:用短痛换取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但知道问题所在,并不等于可以解决问题。2013年7月,我就写了一篇《“李克强经济学”的制度基础何在》,指出“李克强经济学”最重要的理念是约束政府行为,强调经济主体必须对自身的行为负责。但要想做到这点,必须约束权力对市场的作用。问题是,中共政治的三个垄断(政治垄断、资源垄断与舆论垄断),必然导致无责任政治,中央政府(包括首脑)无需因任何过错而下台,地方政府(包括行政长官)不会因为债台高筑而引咎辞职集体下台, 正是这一点,导致“李克强经济学”缺乏现实的制度基础。一个月后,“李克强经济学”中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这两条,被中国地方政府吹响的投资号角宣告破产,20多个省市纷纷下发文件,或进行部署,或召开相关会议,要求下级政府继加快“十二五”规划铁路、公路、机场的建设。约有36个城市的发改部门批复了本地建设城市交通项目的开工申请,“铁公鸡”与城市棚户区改造成为新一轮地方政府投资热点。就在国际投行界欢呼“去杠杆化”将使中国金融走向市场化改革之际,中国政府已经决定,由银行对地方政府投资提供大规模的支持,即加杠杆,称之为“定向金融扶持”。

  当时这些情况,我都已经写在《政府投资号急吹,克强经济学破产》(2013年8月13日)一文中,认为人们期待已久的李克强“经济改革”,仍将延续其前任温家宝自2008年以来的以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最多是“旧瓶装旧酒”。中国经济在政府投资的刺激下,只会沿着旧路狂奔。

  就算人再强,难奈形势何

  总理虽然掌管全国经济事务,但事实上只有政策工具,这个弱势婆婆当家,又怎能奈得何无数强悍、泼皮的媳妇?地方政府的道理也很充足:要办教育、医疗、发放养老费用,这些都需要地方财政口袋有钱;财政口袋要有钱,就得发展房地产;要维持地方稳定,国企工人不能失业,还得要上项目、发展基建;总之是钱钱钱,少了钱干啥也不行。既然如此,就只好银行放水,让媳妇们的餐桌上有饭可开。

  总之,“李克强经济学”从问世的那天开始,就注定了其命运:金融市场化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产物,中国的金融由政府掌控,既是政府对经济行政干预的工具,也是一种重要的要素资源,与国企、政权几乎是系于一体的连体婴儿。想要其市场化,等于让病人来充当外科医生,给自己动手术,刀还未举,病人先跳起来闪开了。

  此后的“一带一路”已经是南院的得意之笔了。今年以来的债转股、将中国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打包发卖给外资等,则是师法朱镕基在任时期玩过的老招术,但十多年过去,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环境早已过了一山又一山,非复旧时好风光,老招术用于新形势,基本没有效果。

  有人估计,《人民日报》接连发文,让南北院之争浮出水面,有点要将李克强当替罪羊的味道。我倒是觉得,李克强现在当替罪羊远比今后当好。现在情势下,不管是调到哪个冷衙门,对他都犹如塞翁失马。事实摆在那里:如今的货币政策陷入深度疲劳,银子哗哗地扔下去,宛如扔进深水里,连个响声都没听到,在这种情况下,谁来当现政府总理,都没法让中国经济起死回生,注定是无功有过的结局。如果习总想亲自实践自己的“习近平经济学”,倒也是件好事。只要习大权在握,经济形势就算再烂,哪怕就算落到委内瑞拉那地步,据说连印钞票的钱都没有了,中国政治怪罪游戏也从来不以现任最高领导为目标。(作者何清涟)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