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国务院兵分9路督查18省市区 难解魔咒

www.creaders.net | 2016-06-03 15:43:00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众做周知,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也罕见地大幅回落。这种情况显然让身居中南海的中共高层们压力倍增。中国国务院于5月20日派出9个督查组分赴18个省(区、市)突击督查。目前9路督查组已经回京,有媒体近日提前“剧透”督察组发现的中国民间投资四大类问题。

  其实,无论是公平待遇未落地、融资困难、审批手续繁杂还是民间投资的负担太重,都并非现在才被曝光的新问题。如何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则”才是解决中国民间投资问题的根本。但是显然,改革历来都是说易行难,一个“振兴东北”喊了10年依然,民间投资一切表象问题的背后,无不是政府放不下权力之手的官僚魔咒。

  “四大问题”不过是新瓶旧酒

  近期民间投资加速下滑问题引起中国决策层高度重视。5月9日,《人民日报》的“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一文就曾指出,“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点”。随后,中国国家发改委提出了稳定民间投资的七项措施,中国银监会也要求银行自查促进民间投资工作。

  官方频频释放这些稳定民间投资的政策信号,源于2016年以来中国民间投资增速的急剧滑坡。今年1-4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由2015年底的10%略升至10.5%,给寒凝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些许春意。不过,在总投资稳健的背后,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2016年1月至4月,中国政府性投资由2015年底的9.5%猛增至20.6%,增速翻番;民间投资却由10.1%下滑至5.2%,近乎腰斩。由于民间投资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超过60%,是投资增长的核心载体,因而此番民间投资“告急”自然引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所以中国国务院在5月4日罕见通过决议,决定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并于5月20日派出9个民营投资问题专项督查组,到江西、黑龙江、广东、湖南等18个省市区进行了10天的督查。督查小组的9位带队组长包括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等九大部委副部长,级别最高的为正部长级。组员则由不同部门官员交叉组成,以厅局级领导为主。

  6月1日,新华社发布了一篇题为《九部长奉国务院命督查回京,发现四大问题》的文章,报道督察组的调研结果。根据这篇文章,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原因被形象地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一是“屡遭白眼频碰壁,公平待遇未落地”;二是“抽贷、断贷现象突出,融资难仍普遍存在”;三是“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审批繁琐依然突出”;四是“成本高、负担重,影响企业投资意愿”。这些说法当然都对,但是这些因素真的能够解释今年前四个月民间投资增速相对于公共投资的突变吗?恐怕不能。因为这些因素在此之前就一直存在。

  即使不能说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都能遇到这四类问题,看看今天的中国东北经济,在“振兴东北”口号喊了10年之后,依然没有民营资本成功进驻东北的典范案例。2015年,东北三省名义GDP增长率分别为-0.29%、3.41%和0.26%,全国垫底。2016年前4个月的民间投资更是下降23.1%。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同期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则同比增长了7.7%。所以,可以说在当前的情况下,民间投资形势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中国经济的活力。 

 “共和国长子”的复兴之路异常艰难(图源:VCG)

  “东北魔咒”也难改前车之鉴

  经济想要焕发活力,必须通过“输血”的方式来“造血”。而民营经济正是为中国经济造血的最大动能。从某种意义上说,2016年前4个月中国民间投资增长速度的下滑,给中国经济发出了真正的警号。在中国努力抵抗经济下行压力的过程中,如果不能解决民间投资的疲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东北魔咒”不但不能有效解决甚至很有扩散的可能,如此,中国宏观经济回暖也将无法实现。可以这样说,如果民间投资“不起来”,中国经济就“起不来”。

  2015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名义GDP增长率分别为-0.29%、3.41%和0.26%。在中共高层努力搭建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资源型、重工业和国企为主的东北三省经济增速遭遇断崖式下滑,成为中国经济努力腾飞的沉重负担。

  东北是中国所有区域中,计划性最强的地区。所以,东北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变得也最为艰难。过去十几年来,中共中央历次振兴东北,所采取的方式依旧是计划经济式的,推动央企继续在东北进行投资。比如近年来的“东北振兴央企辽宁行”、 “央企走进吉林”、“黑龙江—央企对话会”等活动,但是央企之所以愿意响应中央政府号召到东北投资,也是将此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而不是纯粹从市场角度所考虑。所以,央企对东北输血越多,东北本身的计划经济特征也就越顽固,而这种特征越顽固,东北经济就越难被激活。

  东北石油大学教授赵俊平曾说:“国企经济还是体制内循环,运行过程中,把市场交易的部分变为企业内部交易,所以缺乏活力。激发社会活力,只靠国企和地方政府不行,要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才行。东部沿海和南方为什么经济发达?是老百姓经济发达。”不仅是东北,全中国亦如此。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要研究民间投资遇到了什么问题,不如去看地方政府存在什么问题。李克强2015年考察东北时的座谈会上,有市委书记感慨:为什么东北出不了马云?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的背后,是政府管得太多太细,没有提供“马云们”成长壮大的土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二十多年了,大锅饭、铁交椅、能上不能下,在东北一些国企还是常态……对,这些就是问题,怎么办?在《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长文中,有这样的段落:调研中,我们曾问多位企业家‘对政府有什么要求?’他们异口同声:“放手!”

  中共第五代领导集体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就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但是让政府放下自己的权力之手如此之难,就如让官员们放下多年官僚主义氛围下的优越感与特权机会一样,都是说易行难,中国经济问题,很大一部分还要依靠改革来解决。但是改革,正如李克强尚未之初所感叹的那样,“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  (王新 撰写)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