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解放军演练海湾战争开锣大戏

www.creaders.net | 2016-07-08 12:21:01  观察者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由9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组成的编队在战事爆发的第一天超低空飞行越过伊拉克国界,一举摧毁两个伊拉克边境防空雷达站,此后美军相关战术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点学习对象。据《解放军报》7月8日报道,新疆军区陆航旅多架各型武装直升机组成的混编机群紧急升空,演练对假想敌雷达等目标展开系列火力打击演习的消息。

  近年来,新疆军区的这支陆航旅装备不断更新,目前已经装备有直-9WA、直-19等各种新型武装直升机。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及其周边地区地形极为复杂,客观上为直升机夜间突防突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此同时各类地面防空武器对武装直升机的威胁也在日益增加。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展开武装直升机对地攻击,是演习中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以下为军报原文:

  夏夜,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多架各型武装直升机组成的混编机群紧急升空,远程奔袭数百公里,先后完成空中情报侦察目标引导、多机编队攻击、综合保障等多个课目训练,对天山北麓某地域目标实施突防突击。

  该旅旅长赵斌介绍,陆航夜间训练课目组织复杂、难度大、风险高,以往部队比较注重单课目的训练,而较少组织多课目、成体系训练。今年年初,这个问题在党委议训会上被提出后,引起了“一班人”的深思:如果战争来临,各作战要素能否实现无缝对接?空地力量能否形成整体联动?野战机场搭建、油料供给、弹药补充等能否跟得上作战需求……

  一连串的问号,让该旅领导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为此,他们针对指挥控制、侦察情报、战勤保障等基本作战要素融合效能低等问题,研练“指挥席位带要素末端”的编组方式,进一步强化训体系、体系训的思想观念,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部队的夜间体系作战能力。

  记者在野外训练场看到,在混编机群出发前,数十辆各种地勤保障车辆已经呼啸而出,急赴目标地域开设野战机场,通信导航、场务灯光、航材弹药等各作战要素快速展开,为对“敌”攻击提供精准地勤保障。同时,空中情报侦察分队前出至任务地域,将“敌”地面防空火力部署、雷达搜索区域、攻击对象坐标等信息实时传输至空中编队,并引导机群突破“敌”防空火网。

  “07、07,命你对3号地域‘敌’地空雷达实施火力打击……”收到地面指挥所发来的指令后,“夜鹰”方阵迅疾从低空跃升,倒转、俯冲、攻击、摆脱,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在现场指导训练的新疆军区领导告诉记者:“陆航部队成体系组织夜间训练,对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基于信息系统作战意识、提升指挥技能、深化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


热门专题
1
俄乌战争
6
中美冷战
11
以哈战争
2
川普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AI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万维专栏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大S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