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军队主动后退20公里,吃亏了吗?

www.creaders.net | 2016-11-21 21:12:32  观察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观察者网注:54年前的今天,1962年11月22日,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从12月1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即从1959年11月7日的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有人认为,我方主动停战和撤退,导致了国家利益损失。本文对这一观点予以驳斥。】

  1962年10月到11月,中国和印度在中国西藏边界上爆发了一场局部战争,战争分别发生在东段的藏南地区和西段的阿克塞钦地区。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大获全胜,并彻底奠定了第三世界领头人的地位。不过,坊间对于这段战争的决策和结果却一直有着诸多非议。这些非议主要指责毛泽东等当时中国的战争决策者们天朝上国思想作祟,没有抓住胜利的契机,趁势重新占领原属我国的藏南地区,反而主动退回战争爆发前实际控制线(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后20公里,进而被印度得寸进尺,导致了领土和国家利益的损失。

  本文为证伪这一观点而作。本文的基本观点是,1962年中国在中印之战的决策是正确的。之所以主动停战和撤退,与天朝上国等等思想无关,根本原因在于地理形势造成的后勤补给困难,也与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关系。这一策略实际上是中国当时的最优选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国的利益。

  说明一点,本文论述仅使用所有人都可以轻易查证(并且尽可能保证无可争议性)的材料,绝不使用所谓“XX解密档案”(完全查不到来源,各国真正的解密档案来源很清楚)、任何“毛泽东慢慢的点上一支烟,说道…….”,“尼赫鲁深夜从梦中惊醒,颤抖着想到……”等长期以来充斥网络的、无来源、无法印证、信度极低的材料(我一直很诧异,没有人是毛主席或尼赫鲁肚子里的蛔虫,怎么就能知道这么细节的东西甚至内心活动呢?)

  一、藏南地区与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是英国在中(民国政府)、英以及西藏地方代表参与的西姆拉会议上提出的中印边界线。当时,中华民国政府坚决拒绝了麦克马洪线,据说西藏地方政府因为不懂现代地理所以似乎是接受了。本文重点不在此,就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参看其他文章。麦克马洪线的主要特征是,它是一条地理分界线,该线的四分之三都是山脉的主脊线,其中绝大部分是喜马拉雅山主脊线。除了西段的达旺、德让宗现印控区在喜马拉雅山以北,中部的墨脱我国控制区在喜马拉雅山以南(但这里的麦克马洪线也是一条喜马拉雅山支脉的主脊线),察隅的一部分我国控制区也在喜马拉雅山以南。

  中印传统边界不是一条地理分界线,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线。在这两条线之间,除了达旺、德让宗等少数地区外,其余大多数都属于门瑜、珞瑜以及下察隅地区,居住的主要民族不是藏族,而是门巴族、珞巴族以及僜人。根据1950年代的调查数据,该地区的总人口大概是50多万。这一地区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奉达赖为尊,其他派别也有较多的传播,例如著名文青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就出声在一个信封宁玛派的藏族家庭。不过,由于地理原因,西藏地方政府(噶厦)对这一点去的管理较弱。达赖喇嘛一般十二年固定在当地收取一次税收(其他时候就不固定了)。

  二、解放军的补给线

  本文主要讨论后勤问题,战争的经过大家也比较熟悉了,我就不再复述。简单来说,印度先在边界上挑衅了一年多。然后,1962年10月20日,战争正式爆发,印军倾巢而出,大举压上。结果,人民解放军一迎战,印军就一溃千里,解放军跨过麦克马洪线,收复了一定的领土。11月下旬,我军主动停战,后撤至麦克马洪线以后20公里。

  总的来说,印军的战斗力与我军比起来要差甚多。但是,战争不仅仅是前方冲杀,现代战争更打的是后勤补给。士兵每天都要吃饭,子弹、炮弹、汽油和其他军需都无法就地获得补给,必须要从后方转运补给。

  当时我军补给线的情况是这样的,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都已在1955年修通,但是川藏公路修通后不久就遭受多处自然灾害,处于常年维修阶段,货运量很小,现在都是如此。当时川藏公路还不是目前自驾游非常热门的318国道(途径林芝地区至拉萨,川藏公路南线),而是北面的317国道(途径昌都地区、那曲地区至拉萨,川藏公路北线)。昌都和林芝(林芝地区当时叫工布地区,后一度被撤销,所辖区域分别划归拉萨、山南和昌都管辖,1986年复设)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也就200公里,但当时还没有公路连接。也就是说,如果是从成都运送的物资不可能直接运至林芝、察隅一线直接卸货,而必须先向西从昌都、那曲运到拉萨,再从拉萨向西又运回林芝,这一绕要多增加近2000公里的路程,总里程(成都至前线)达到3000多公里。

  而且,川藏公路并不是主要的补给线,当时最可靠的补给线在青海方向,现在西藏大部分货物运输依然依赖于青藏公路。这条补给线走向与现在的青藏公路(即109国道)有一定区别。不是从“拉萨—格尔木—西宁—兰州”,而是从拉萨到格尔木,再从格尔木横穿柴达木盆地,途径大柴旦等地,翻越阿尔金山,到达甘肃最西段的安西(今瓜州县)或柳园(敦煌市下辖镇),在这里,转走兰新铁路或者兰新公路(312国道),最终才能到达物资补给基地兰州。这条补给线线更加漫长,再加上从拉萨到前线的距离,全长4000多公里,在没有任何意外发生的情况下,单程差不多需要30天。

  而且,说是最可靠的,也只是和过去的茶马古道以及当时的川藏公路比,实际上自然灾害依然非常多(现在西藏自治区每年还要下拨几百万给青藏公路灾害防治的课题,这仅仅是研究课题,不是灾害治理),而且冬季会经常遇上大雪封路,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中,只有军车在天气好的时候才能勉强同行,而且运输兵的伤亡率和物资的损耗率都快赶上打仗了。举几个例子就可知当时运输之艰难。川藏线方向,在1953年头三个月中,昌都地区参与运输的牦牛就死亡了三分之一,这已经是最适应高原环境的“高原之舟”牦牛了。青藏线方向,1953年中央购买了1.78万峰骆驼用以西藏运输,在首运途中就死了7000多峰。而在1954年,中央为了向西藏运送大米,通过外交斡旋,选择的路线是,在广州上船,绕过马六甲海峡,在加尔各答卸货,然后经印度、锡金进入西藏亚东县。 

 1954年10月21日毛泽东和尼赫鲁在印度驻华大使举行的招待会上

  三、为什么当时中国必须要撤军?

  以上还只是在后方的补给线,后方补给线好歹还有公路和汽车(虽然极度不可靠)。由于机械化运力有限,从拉萨到山南、林芝前线的运输都必须依靠人畜运输。而在最前线,就只能徒步翻过完全没有路的世界之巅——喜马拉雅山,基本上连畜力都用不了。

  从这些运输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强大的动员能力以及军队、政府与藏族人民之间深深的情谊。当时,除那曲地区(当时还叫黑河,后来因为黑龙江省已经先有了黑河地区,又改名为那曲)和外,西藏其余的五个地区和一市共出动了民工32237人,而西藏当时总人口也不过百万。当然,民工多未必能说明军民关系多么好,国民党拉夫也可以拉这么多。

  但另一个数据是,这些人加上他们自带的牲畜1057头,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运送糌粑112万公斤、酥油3万公斤、牛羊肉66万公斤、柴火150万公斤、马料48万公斤、蔬菜15万公斤。除去牲口的运力,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在一个月内完全靠肩背手扛带着至少100公斤的东西步行至少数百公里,再翻越了喜马拉雅山(这还不包括武器弹药),即使是美军的机械化,这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没有概念的话,不用上5000米,也不用背重物,随便找个高楼爬爬,看看自己能来回爬多少层。

  这充分说明了藏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几个简单的对照是,3年前,1959年西藏平叛期间,1600多人的叛军(但很多是被胁迫参加的)围攻只有一个排兵力驻守、加上县委工作人员也才60人的扎木县委大院,打了20多天,没打下来。3000多人的叛军(很多是被胁迫参加的)围攻只有一个连驻守的丁青县委大院,并且在切断水源的情况下,打了近百天都没打下来。要是当时的叛军有支前民工一半的热情,扔沙包也差不多够把里面的人活埋几次了。

  但是,这已经是运力的极限了。山南地区有的地方,连7、8岁的小孩都被家人带去运输物资,背着一个迫击炮弹徒步翻越喜马拉雅山了。然而,靠人运,多少人花多少天时间才能运来一颗炮弹,而迫击炮打一颗炮弹又需要多长时间?运输能力显然远远跟不上消耗速度,实际上,进入11月,在麦克马洪线(喜马拉雅山主脊线)以南的解放军补给已经跟不上了,并且当时的气温已经很低了。

  简而言之,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军心、民心可用,但地势难违。现在网络上很多人批评当时的中央决策,叫喊着“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但问题是谁来付出代价?国家和特定地区能否承受得住这个代价?

  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喊“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候,基本没想过自己要来付这个代价,不过是在用键盘指点江山。翻越喜马拉雅山有多难?我们很难有直观的概念,一般人一辈子最多去喜马拉雅山脚下拍张“我来到了世界之巅”的照片。想一想,现在有人坐着飞机、火车、汽车去了趟西藏,就会在微博、朋友圈引来一片赞叹。要是有人骑自行车,花30多天走已经完全是柏油路的川藏公路到拉萨,就已经可以成为文青的偶像了,所谓完成了挑战生命,挑战极限的壮举(其实,在我们自行车圈里,安徽骑友丁涛曾创造了7天23小时30分骑完川藏2300多公里的记录,这才值得敬佩)。但是,和几乎全在雪线之上的喜马拉雅山主脊线相比,川藏线上的那些山只能算是小山包了(当然实际上它们不小)。已经算是比较容易的墨脱一带的喜马拉雅山,国家投入巨资,花了40多年,至今连全年性公路都没有,想想战士们、民工们背着几十斤的物资翻喜马拉雅山吧,更别提他们翻过去之后还要生死拼杀。

  更危险的是,11月已经进入冬季,不论是“拉萨—兰州”、“昌都—成都”,还是前线补给线,马上(很多是已经)要进入大雪封山,次年5月才能解封。这一时期,运输非常困难(2015年以前,喜马拉雅山山坳中的吉隆县每年还要封山半年,而且吉隆县还在喜马拉雅山主脊线以北)。而对于印度来说,战区离布拉马普特拉平原仅2、300公里,离加尔各答港也不足一千公里,补给线很短,并且没有喜马拉雅山,冬季交通依然畅通,补给没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弹药用光了,解放军很难不成为活靶子。拿破仑带着60万大军去打俄国,开头也是一帆风顺,后来冬天来了,补给跟不上,最后只剩2万人回去了。二战的莫斯科战役也是如此。而且这些战役中,西欧到莫斯科的补给线,不论是长度上还是难度上都远远不如解放军当时的补给线,而且法军和德军在兵力上还占优势。

  此外,对支前民工来说,在强大的爱国热情之下,他们能奇迹般地在一个月内人均运送物资100公斤翻越喜马拉雅山。但人毕竟是人,时间一旦拖长,加上大雪、低温、高海拔,民工大量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汉武帝北击匈奴,拓地万里。但每次战役征发民夫数十万,十之八九亡于途中。虽然时间相隔两千年,但中印之战的运输条件恐怕还不如西汉。而且,在人口稀少的西藏,3万多民工已经接近西藏男性壮年劳动力的十分之一,山南地区临近战区的几个县更几乎是人人都去支前了。从这一角度看,即使解放军在前方仍然能不断胜利,但当民工(并且这些民工都是中共在藏区最坚定的支持者,几乎囊括了绝大部分的藏族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村队骨干)开始不可避免的大量死亡时,将给西藏的局势留下数十年无法修复的创伤。

  顺便说一下西线,有人说,阿克塞钦地区离新德里仅几百公里,居高临下,我国可以一举占领新德里,政治上瓦解印度。光看地图这话没错,但问题是,由于整个阿克塞钦地区的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喀喇昆仑山论险峻更胜喜马拉雅山,补给更加困难(前线离兰州有6000多公里,当时新藏公路还没有修好,新藏公路直到2014年才全线柏油,好在印度克什米尔地区交通运输同样困难,还有巴基斯坦的侧翼威胁),中印双方在西线战场发生的都是班排级战斗,我军投入的全部兵力不超过一个团,一个团就能攻破新德里?

  同时,印军虽然战斗力奇差,但不要低估印度的战斗决心。10月下旬,印度发布了战争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10月25日,尼赫鲁又要求印度所有的邦都必须将所有的人力和生产能力投入到这场战争中。而当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三年自然灾害刚刚结束,北境上苏联陈兵百万,还在62年上半年刚刚策划了新疆伊犁的数万人大叛逃,东南沿海,美军第七舰队游弋在不远处的太平洋。在地理因素外,我国也没有国力和空间和印度打一场全面战争。

  因此,见好就收,主动撤军,是最好的选择。

  四、“印军趁机推进20公里”之说纯粹是个笑话

  还有一个问题,毛主席下令我军不仅要撤回麦克马洪线,并且还要继续后退二十公里建立边防检查站。许多网络言论评价,这是天朝上国思想作祟,结果尼赫鲁则趁此机会下令印军趁机推进20公里建立哨所,蚕食我国边境。

  这种说法就是典型的不懂地理,进而编造了一番尼赫鲁的谣言。什么是麦克马洪线?麦克马洪线的绝大部分都是喜马拉雅山主脊线,海拔至少在5000米以上,平均海拔近6000米,几乎都在雪线以上,高于7000米的雪峰随处可见。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边防哨所是阿里地区的神仙湾哨所,海拔也才5300米。解放军不后退20公里建边防检查站,难道在喜马拉雅山主脊线建哨所?

  同样,尼赫鲁也不可能下令印军进一步蚕食这20公里,在喜马拉雅山的永久性冰川上建哨所。再练瑜伽,印军也练不成超人?实际上,目前中印、中尼在喜马拉雅山脉边界的共同做法是:各自后撤几十公里(到海拔可以让人勉强生存的地区)建立边防哨所。因此,对国际社会主动声明后撤20公里,实际上是非常高明的一招,没有实际损失,反倒赚到了一个好名声。

  总而言之,1962年的中印之战,对于我国来说,不仅是战士英勇,人民爱国热情高涨,西藏军区的指挥特别是后勤指挥更是天才之作。而且高层决策也非常英明正确,极其精确地把握住了战场的每一个时机。

  当然,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对于达旺地区,它是六世达赖的故乡,更关键的是它大部分位于喜马拉雅山主脊线以北,补给略为容易一些。如果这里不撤退,或许更好。(政治学博士,中央党校讲师强舸)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2025,网曝荣氏家族全家移民加拿大
2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被送精神病院
3 风向变了?山东率先宣布
4 震撼,习近平昨天终于认账了
5 要变天!张又侠已掌控了警卫局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