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柏林当地时间3月17日,20国(G20)财长会议将在德国首都柏林登场,这次会议不仅是美国新任财长努欽(Steven Mnuchin)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公开亮相,更引人关注的是,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倒退的情况下,作为西方世界自由主义的两大阵营,美德两国财长将如何就自由贸易议题展开交锋。
正是在这种微妙的氛围下,作为当前主要国家中最积极的自由贸易倡导者,中国在即将召开的G20财长会议上会如何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也引发各界关注。
自由贸易成此次会谈重点
2013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就职5年后首次访问德国。作为德国民众眼中最具自由主义色彩的美国总统,默克尔政府给予奥巴马待遇空前的接待规格。由于时值柏林危机50周年,为呼应1963年肯尼迪总统在柏林所做的历史性演说,德国政府也给予奥巴马在勃兰登堡门前发表演说的“厚待”。
事实证明,奥巴马的这场演说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不仅一扫早先因监听德国总理一事的阴影,在面对一个日渐保守的欧洲时,奥巴马与默克尔两人间也建立起了以同盟为纽带、以共同价值为基础、以自由主义为基本信念的友好合作关系。
不过,随着英国脱欧、特朗普的当选,这对因共同价值观而紧密连结的盟友却发现世界正朝着与理想相逆的方向前进。2016年11月18日,奥巴马选择了柏林而非伦敦作为“欧洲告别之旅”的最后一站,外界认为,奥巴马此举象征性意义在于希望默克尔能领导德国肩负起捍卫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价值的重任。
然而,在就职前夕,特朗普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公开就难民政策对默克尔发动攻击;此外,特朗普不但恐吓将对德国发起贸易战,甚至将欧盟比喻为默克尔的傀儡,这一系列发言都使得美德两国已从早先的休戚与共变成水火不容。
就在特朗普同默克尔首次会面遭到推迟后,美德两国间部长级别会谈也出现些许波折。在G20财长会议前夕,作为主办国,德国在一份分开的文件中刻意提到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而不是在联合公报中做此宣示。
据消息人士表示,这是一项不寻常动作,用意明显是为拒绝美国提出任何削弱自由贸易承诺的要求。由于以往的G20财长会议后,成员国在会后公报上都会有志一同地重申G20集团抵制“所有形式保护主义”。也因此,这份另外分开的文件还可协助德国厘清自由贸易这项优先要务,避免它因保护主义与货币政策受到热议而失焦。
中国角色备受关注
就在美德两国间频繁较劲的同时,作为自由贸易的坚决捍卫者,中国的态度也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就在日前召开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明确向外界表示,中国将坚持捍卫全球化道路,并支持全球自由贸易的持续推进。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保护主义声浪高涨,如何坚定各成员国在自由贸易上的信念便成了此次财长会议的重要目标。早在去年9月在中国召开的杭州峰会上,中国政府便积极主张各会员国应在财政、货币、结构性改革相互配合,借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动能。这也被总结为“杭州共识”。
自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借着全球化的翅膀从一个最不发达国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y)摇身变成了中高水平发展中国家。迄今为止,中国已通过贸易将自身融入到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之中。凭借着不断地深化在分工体系中的参与,中国的经济也顺势获得转型升级,劳动力的收入也随之获得提升。
正是看到了全球化给经济增长带来的潜能,中国积极强调机制完善的重要性,借以在当前“反全球化”大潮下巩固并深化全球化的基础。然而,平心而论,当前“反全球化”声浪日渐高涨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缺乏一套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由于全球化失衡现象未能获得有效调节,发展失衡导致的增长动能衰退反倒让全球化陷入了难以为继的状态。
也因此,面对一股自发达国家吹起的“反全球化”风潮,中国正试图以传统文化中“休戚与共”的思维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方案。所谓“休戚与共”的精髓便是持续不断地在宏观政策上沟通与协调,发挥同舟共济的精神,最终向世界阐述“包容与联动”的发展方式。
卢比奥拒绝出席G20 重创全球化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停止对华出口!北京报复战略遭重击 |
2 | 习公主登场亮相?习彭出现重大矛盾 |
3 | 马斯克出手王牌被废 北京后悔莫及 |
4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5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