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历史的学习和教育从来都重要,这关系到我们如何理解自己为何变成今天的模样,以至未来该行的路向。当下争议得十分热烈的中史科课程谘询文件,涉及的问题恰是关乎我们应当记忆什么。纵然教育局长杨润雄强调及呼吁公众"无谓就个别一两件事件是否在内(课纲)做文章",但这恐怕并非个别的漏网之鱼,而是涉及有关当局针对部分历史内容的系统性淡化、贬抑及排除。
路人皆见,六四事件在中国历史课纲的缺席,根本并非偶然。这个历史在大陆也不能正式让人知道及教授,它本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一宗消失的事件。然而曾几何时,香港却一直是两岸三地唯一的公共空间,它是两岸受打压、被消失之声音的一处自由容身之所。如果要谈1949年后香港人的中国历史,就必须从这被消失的一页说起。
但这不是由于民族主义的缘故,而是因为这些"中国历史轨迹"在我城曾经留下过的深刻经历,哪怕其所起过的既有破坏亦有孕育的历史作用。像是倾向反共的新儒家文人南来香港的春风化雨,以至他们有份创立中文大学;又或相反,六七暴动所留下的政治恐惧及伤痕,甚或八九民运为1980年代末的香港人所带来的重大民主启蒙记忆等。凡此种种,皆是香港演变成今天这个模样的重要组成部分——纵然它们可能在现中国政府的立场看来,乃是有碍威信、"鸡毛蒜皮"或不能容忍的记忆。
以至今天香港,从李旺阳到刘晓波之死,这一页页在大陆消失的中国历史,也仍然能在香港取得相当大的共鸣及重视。因此,若有所谓"香港人的中国历史",它必然包括这一页被消失的历史。可是假若当局基于政权的好恶而硬要将之剔除,这无疑使历史教育脱离香港这座城市曾经有过的共同经验,且再次失掉灵魂地将"历史"两字蜕变成空洞的名词——如果不是洗脑的话。
争议重点不仅是政治化与否
更深层的问题是:若我们真的重视历史教育,那为何香港史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正如负责修订课程的专责委员会主席兼学者梁元生所指:"有关课纲是『香港人的中国历史』,要以中国历史成为主轴。"然而问题却是:香港人为何不能学习以自身经历为本位的历史?中国那条满佈禁令的历史主轴又包不包括那一页页被消失的历史?还是有人企图使我们忘掉那种种跟我们休戚与共的逝者和过去?
这次争议的重点不仅是政治化与否,而是假若我们接受这一失掉灵魂的历史教育,那么最终吃苦果的将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可能将再辨认不出自己。这使我想到一句老话:"谁不回忆过去,谁就会在未来受到惩罚。"
作者是政治及文化评论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武汉闹市突发枪击 3人中枪 1人遭爆头 现场 |
2 | 惊传:中共上将何宏军自尽 不治身亡 |
3 | 中共中央军委人事变动 由他接替落马的苗华 |
4 | 纽时:拜登的悲剧 令人无法承受的悲伤 |
5 | 又是中国人!日本全网怒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