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在2016年大选惨败,外界普遍认为党内世代青黄不接,以及无法吸引年轻人选票是主因之一,国民党也强调将着重培养年轻世代。但目前看来,青年议题未能得到国民党内的充分重视。种种迹象表明,国民党的青年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和发展。
首先,党主席频换,青年政策无法一以贯之。早在2016年3月,国民党补选党主席之时,各个候选人的青年政策就备受关注。但国民党在短短的时间就换了多位党主席,让重振"国发会"(负责培育国民党人才)的计画迟迟没有下文。
国民党2016年大选败北,洪秀柱当选党主席之后,只保留了少数在大选时挺柱的人马,无法顾及青年团,使得失去资源与发言权的青年团成员很焦虑。吴敦义上任后,党员、社会大众都期待他能革新国民党,然而这半年以来,国民党消失在议题的论述之中,不仅完全难以起到制衡民进党的作用,还常被外界批评是"老人政治"。
其次,国民党青年政策敷衍了事,其青年政策的改革诚意并没有因为败选而增加。据前国民党青年团干部表示,党内举办青年活动,就只是把人叫来参加,散会后就没再联络。国民党青年团感叹"有活动才找我们",把青年当做免洗筷。民进党的立委助理,一开始从帮立委做好问政,等机会到了才参选,而国民党想要从政的青年,却连从政的第一步工作都没有做,使得投身国民党的年轻人,很难看得到自己的未来。
再次,国民党党内青年组织效果不彰,无法捍卫党的利益。国民党青年不愿意去艰困选区经营扎根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善。在大选失败后,国民党青年诉求改革,群起成立组织。前青年团长徐巧芯成立"草协"争取外界支持,表示将走入基层,到各县市用肥皂箱演讲,重新争取年轻人的热情。初衷当然很好,却未能得到回应与落实。
最后,青年话语权被民进党垄断,国民党被塑造成站在世代战争的年轻人对立面。中国国民党台南市议员谢龙介从网军的经营提到,国民党根本不懂年轻人的心。台湾青年世代希望追求改变,追求他们相信的价值,然则国民党未能抓住台湾青年世代的心理与关切点。
相反,绿营较懂得如何去与青年人对话,且率先以"天然独"标签定调台湾青年世代,国民党目前都未能提出相对应的论述进行抗衡。
总之,"中兴以人才为本",国民党当前最大的危机,不是失去政权,而是青年的断层很难一下子补上,青年政策做法效果有限,未能拉近青年,获得认同,未能切中青年面临的就业等难题,不能融入青年群体。因此,可以预测的是,国民党对青年议题的漠视或者说无所作为,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调整变化。假如未来只能靠现在台面上这些"青年军"撑场面,或者继续用政二代、三代的地方派系来苟延残喘,确实很难让人对国民党的前途感到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