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科技发展加快未必对美国创新产生不良影响。美国当局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感到不安,这种担忧是当前中美贸易冲突的基础。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表明,与中国的竞争反而将迫使美国科技公司前行。
中美两国分道扬镳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早在2015年就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把发展高科技行业列为战略任务,其中包括机器人技术、半导体生产、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城市、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中国政府认为,国家在这些领域的成就将决定未来的世界竞争力。美国政府也秉持这种观念,而且目前美国正好是上述领域的世界领袖。美国指责中国决定依靠美国来发展本国的高科技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的行业,也就是依靠美国技术转让和吸引国外人才来做到这一点。而且中国政府对科技公司进行国家补贴,使中国公司拥有吸引国外人才和收购外国公司的资金。与工业间谍和直接窃取知识产权不同,这些指责非常难以证明。要知道没有人强迫美国公司与中国公司合并。商界依据经济合理性,自愿作出这种决定。
美国指责中国决定依靠美国来发展本国的高科技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的行业,也就是依靠美国技术转让和吸引国外人才来做到这一点。而且中国政府对科技公司进行国家补贴,使中国公司拥有吸引国外人才和收购外国公司的资金。
但是,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感到担忧。中国成为竞争对手,而这意味着,美国可能逐渐(而且很快)丧失世界科技领袖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专家张宁认为,中美当前的争论与以往不同。
他说:"这次贸易战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以前中美贸易摩擦大多是由某个具体事件引发,但此次的贸易战没有具体事件,突然对中国发难,这是美国对华战略转型的一个表现。美国反思和认识到这些年对华遏制战略的失败,美国在维护其全球领导者地位上受到了中国的严重挑战。当然,中国并没有想主动挑战美国,只是中国在发展和实力增强过程中,自然就会影响到原来"世界老大"的位置。这就像是"修昔底德陷阱"--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也就是说,即使"老二"不想挑战"老大","老大"也会感到威胁。可以说,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都出乎美国的意料,美国没有想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会在5到10年之内增长如此之快。"
实际上正好相反,竞争可能对美国本身有利。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的统计,在2010年至2014年间,向美国科技公司发放的专利数量几乎增加了三分之一。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1999年到2007年间,也就是还没有人谈论中国科技扩张的时候,美国专利数量减少。《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援引欧洲数据指出,在中国入世后,欧洲公司开始完善自身技术,以应对来自中国进口的竞争。张宁认为,科技发展是漫长的尝试和犯错过程,这里的竞争绝对不是零和政策。
张宁说:"首先,我认为是可以竞争的。但是,这个问题不是"零和一"的关系--不是中国科技行业与美国完全能够竞争或完全不能够竞争的极端状态,而是双方各有所长。当然,美国的优势会更明显一些,同时中国在某些领域或行业也有中国自己的领先优势,比如在高铁方面。总体来看,虽然相对美国而言,中国仍处于一个追赶者的状态,但双方在全球的发展中是相互补充的。而且相对过去而言,中国在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是越来越有利的,尤其是与五年、十年前相比,中美的竞争就像赛跑一样,假设以前我们和美国相差一百米,但现在我们也许只差50米。这种差距是在逐渐缩小的。"
他认为,在科技发展中重要的不是修筑壁垒,而是相反,重要的是开展合作以交流知识和经验。在全球化条件下的现代世界中,非常难说,某个国家在本国发展中仅依靠本国力量。所有国家都在努力最大限度利用国际资源。美国在这里也不例外。在美国的发展中,国家获得以国际人力资源形式出现的优势。IPhone智能手机和波音客机都是各国专家通力合作的结果。世界在快速变化,不排除什么小米或中国商飞(Comac)有一天取代它们的可能性。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兴瑞问题实锤了,更有惊人大事发生 |
2 | 中南海通过香港亲共媒体放风习近平去向 |
3 | 惊爆!习明泽秘恋MIT离婚教授十年 习家炸了 |
4 | 北京突传大消息 |
5 | 丢人!华为余承东:已进公安局自首 |
6 | 最高决策机构12成员曝光 元老重返核心层 |
7 | 眼下北京的情况愈发不妙 |
8 | 习近平到山西,这件丑事被彻底隐瞒了 |
9 | 党内大佬谈不拢 四中全会难产 |
10 | 传马兴瑞之妻被抓 习将商讨习仲勋齐心合葬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