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刘鹤访美正催化白宫争吵

www.creaders.net | 2019-01-19 22:07:58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截至当地时间1月19日,在中国副总理刘鹤赴美商谈贸易战问题之前,美国财长努钦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因中国问题引发的矛盾,以及这一矛盾带来的市场剧烈反应已经让外界侧目。

  根据美国政府消息人士和多家媒体披露的情报显示,努钦(Steven Mnuchin)在1月17日时曾暗示美方或将在30日会见刘鹤后,部分或全部取消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并建议将关税降到之前的水平。这一动向随即刺激了美国股市在17日的上扬:对贸易问题非常敏感的工业类股上涨了1.7%。

  不过,也就在24小时之内,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为代表的美国强硬派人士就否认了这一动向。美国财政部更就此给出了进一步解释,即努钦和莱特希泽“都没有就关税或与中国谈判的其他方面向任何人提出任何建议”。为此,特朗普(Donald Trump)方面也在19日指出,这一动向系虚假报道。

  至此,美国内部在贸易战问题上处理方式的矛盾也显现了出来。当西方分析人士仍津津乐道于“中国几乎在全部领域输掉贸易战”的言论时,美国高层在贸易战斗争中的分化也成了一个值得观察的细节。

  在休战等问题上,中美产经界人士可能比上层人士的共同语言要多

  好消息有结伴而来的时候吗

  对很多西方观察家来说,1月30日是个必须注意的日子:它意味着旷日持久的中美贸易战似乎终于有了个交代,也证明了此前美国副贸易代表格里什(Jeff Gerrish)的北京之行的确是有几分成果的。考虑到此前出现在谈判会场的中国副总理刘鹤又要飞赴美国,期待中美休兵的经济界人士就终于有了几分盼头。

  美国代表团即将缺席达沃斯峰会的安排让很多欧洲观察家很失望,《卫报》曾经大胆断言,称中美或有可能在达沃斯论坛期间借高层接触结束贸易战”,而今,这一可能性就失去了。

  但来自华盛顿的其他东西还是随时牵动着观察家们的心。而这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1月17日至18日之间的关税骚动。特朗普政府内部幕僚的分化也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资料显示,美方的这一系列互斥的言论始于1月14日前后。

  当时有消息称,莱特希泽曾认定格里什的北京之行意义有限,未在结构性问题上取得任何进展。这就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此前计划在3月2日将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的方案还将继续,而中美“休战90天”或许将无果而终。

  由于这一结论和此前中美互动透露出的种种积极迹象相去甚远,所以外界也不以为意。

  很快,就在北京于1月17日释出了刘鹤访美的情报后,从努钦出释出的“部分或全部取消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并建议将关税降到之前的水平”的消息也在同日稍晚时候被放出。并刺激了制造类等工业股票,使之呈现正面回馈。

  产业界和金融界的不同做法

  的确,来自努钦的传闻很符合外界对贸易战走向的判断。但随着彭博社也在同期释放了近乎谣言的消息,称中国“或将在2024年前进口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商品,进而抹平中美贸易顺差”。来自莱特希泽的“辟谣”因此就显得很有必要。

  后者果然就指出,他不仅反对类似想法,且努钦的提议也尚未呈报给总统。这就意味着从17日到18日的一系列市场波动虽然带来了资本的涌入涌出,但有关贸易战的所有传言至今恐怕都是谣言。

  事实上,相对于金融巨头高盛(Goldman Sach)出身,对中国略有好感的努钦,和产业界联络较多的莱特希泽可能更倾向于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式的做法。

  此前,莱特希泽曾向参议员们表示,如果华盛顿和北京未能就一系列贸易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公司进口中国总额2,000亿美元的产品时,就“可以申请免征关税”。考虑到这批商品中有不少是美国公司在华工厂生产,再以“中国制造”名义输入美国。

  这一点也可以用来解释西方观察家眼中的一个疑问,即为什么美国制造业没有在贸易战期间“逃离中国”。的确,中美贸易战在2018年下半年给中国的影响是明显的。根据近期刚刚发布的2018年12月中国进出口月度总值表显示,中国以美元计算的出口、进口额在当月都有下降,同比降幅分别为4.4%、7.6%。

  按北京方面的解释,这固然有“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因素。但考虑到此前企业出口美国等市场过度,导致货物存量饱和,这种现象就可以成为贸易战大环境下中美产业联系的直接注脚。而努钦、莱特希泽等人恐怕也难以轻易否定。

  中国向美国发言的方式

  不过,不管努钦和莱特希泽又怎样的矛盾,他们对华贸易战的大方向并没有变化,只不过在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而已。类似的对美发言,北京其实也在做,只不过中方的类似言论就不是针对华盛顿的幕僚们了。

  有分析认为,即便中美贸易战告一段落,中国在技术领域的突破仍将让美国为之采取措施

  从2018年8月开始,前任中国副外长,北京外交界的耆宿傅莹以及外长王毅、驻美大使崔天凯等人已经先后游说美国“对华友好”的财经界团体,直接把喇叭对准了在美国具备经济、政治影响力的实业团体。譬如傅莹就是在美国洛克菲勒财团旗下的“亚洲协会”发表演讲,向美国政界、财经界中致力于“促进美国与亚洲之间的民间交流,增进美国及亚太地区民众、领袖和机构之间的相互了解”的实力人士展开定向推送的。

  无独有偶,在特朗普中期选举的部分票仓因中美贸易战被影响之后,中国甚至开始按图索骥的向相关产业地带宣传“中国和美国不是战略对手,而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譬如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王东华就于2019年1月17日在《西雅图时报》上就美国波音(Boeing)飞机公司和中国的关系发表了一篇文章,强调“在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7,690架客机来满足消费者和商务航空旅行的需求”。考虑到西雅图是波音公司除总部芝加哥之外的第一大基地,西雅图本地也有八万多波音雇员,中国领事此文的游说作用就显得很明显了。

  说到底,环顾自2018年3月以来的中美贸易对峙的记录,“反复无常”与“极限施压”已经成为特朗普及其幕僚在对华问题上的常见立场。而今,努钦和莱特希泽之间的矛盾相比之下似乎就显得意义有限,但在刘鹤1月30日抵达美国之前,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内容可能仍将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