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日前公布,中纪委国家监委派驻十五家中央管辖金融企业的纪检监察组长已全部到位,这是继提出抓金融"内鬼"后,中央金融领域反腐又一大动作,表明金融腐败已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中纪委国家监委派驻的金融企业,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人寿保险集团、太平保险集团、人民保险集团、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中投公司。
中纪委突然对金融领域"杀气腾腾",显然是金融安全形势严峻,有中央高官日前披露,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工作头等大事,并列举目前面临的几大风险,如股票市场反覆震盪;债券市场时现违约;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难以为继;房地产市场似在钢线上找平衡;非法P2P网络借贷平台等引发群体性事件;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等。
事实上,金融领域向来是腐败重灾区,中央巡视组曾通报指,一些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企业官员和从业人员"靠金融吃金融",利用手中掌握的金融资源、权力,大搞幕后交易,甚至内外勾结、抱团腐败。几乎所有金融企业和机构均有贪腐丑事,例如工商银行"近亲繁殖",总行近七百名高官中二百多人的配偶、子女在系统内工作,享受特权;另有一些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裸官。
过去几年,当局曾在金融界查处一批"老虎",如保监会前主席项俊波、证监会前副主席姚刚、证监会前主席助理张育军、华融集团前董事长赖小民、银监会前主席助理杨家才,但似乎仍难遏制金融腐败,主因就是金融圈子裙带关系交织,监管者与被监管对象之间亲而不清、公私不明,容易形成利益团伙,哪怕问题再严重,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众所周知,金融领域向来是社会腐败的集散地,就经济犯罪的数量和危害性而言,其他领域包括再大官员腐败都是不可比拟的。金融腐败不仅肥个人,更严重损害国家和百姓利益,形同长堤留蚁穴,动摇国本。而金融反腐过去之所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主要因为此中利益十分复杂,当局投鼠忌器。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十五家金融企业,原先均设有纪委书记,并由企业高官自任书记,此番全部撤销这一官职,该企业纪委为中纪委派驻的纪检监察组,表明长期以来,内地国企纪委在董事长领导下,自己监督自己,不仅根本没有监督,而且愈监督愈腐败。
如今中纪委直捣黄龙,十五名监军到位,显示中央即将发动金融反腐总攻势,相信贪官们势必寝食难安,一些危害更大、隐藏更深的金融内鬼随时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