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紧盯李嘉诚 中共在反送中事件中现内斗

www.creaders.net | 2019-08-21 23:45:59  路透 大公报 亚洲经济 大纪元 | 6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香港首富李嘉诚在沉默了两个多月后,近期在多份香港报刊上登广告,首度对香港局势表态。在香港报章上表态后三天,李嘉诚家族旗下企业长江实业又以46亿英镑价格收购英国酒吧运营商。 

  有中共官媒8月21日以“这个时候 李嘉诚46亿英镑加码英国”为题报导称,李嘉诚近年来把大量的资金从中国内地及香港转移去投资欧美国家,尤其是英国。

  文章最后引经济学者的话,间接提及李嘉诚从中国大陆撤资的旧事,“……中国内地有广阔的市场,不管是谁离开,或者是谁进来,只要民众对于内地的经济有信心,就不会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据财报,2018年年底,李嘉诚旗下公司在欧洲的资产总和已高达6736.9亿港元,占总资产比重达到54.67%。

  李嘉诚一直被认为和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关系密切。1989年江泽民掌权后,因“六四”关系,外资企业大举撤资中国,李嘉诚反而大举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成为香港在大陆的最大投资者。江掌权时期,李嘉诚家族在大陆的生意一直红火。

  中共领导人访港时入住的酒店选址,亦是透视李嘉诚与中共领导人交情的线索之一,以往江泽民、曾庆红赴香港,都是住在李嘉诚旗下的酒店,显示李嘉诚与江泽民派系高层关系非比寻常。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后习上台,刚过半年之际,李嘉诚就开始从大陆撤资。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以来,李嘉诚已经在大中华区卖掉了800亿港元的资产,大举转移到欧洲。

  在习近平当局与江泽民派系内斗激烈的2015年,中共新华社《瞭望智库》曾发表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指责李嘉诚不停抛售在大陆的资产,是“过桥抽板”。随后,李嘉诚否认了这一指控。他指批评他的“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李嘉诚首度对反修例事件表态 有中共官媒不满

  8月16日,港人反修例以来始终保持沉默的李嘉诚,突然在香港各大报纸刊登两则广告,一则重提他于2016年雨伞运动时引用过的诗句“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另一则以“反暴力”为主调,写着“最好的因可成最坏的果”、“以爱之义,止息怒愤”及“爱自由 爱包容 爱法治”、“爱中国 爱香港 爱自己”。署名都是“一个香港市民李嘉诚”。这是李嘉诚对反修例事件首度发声,引起外界关注。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出自于唐代李贤的诗。李贤是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儿子,在临死前留下《黄台瓜辞》名诗,感叹母子亲情在权力斗争下的变质,用黄台之瓜比喻唐代宗室不堪一再损伤。李贤最终被武则天赐死。

  在港媒发出李嘉诚的广告当日,大陆官媒对此发表题为“李嘉诚,你为什么不更坚决点”的文章,对李嘉诚的表态并不买账。

  文章指,商人尽管深知“人情练达即文章”,但香港的政治问题,绝非一场买卖,这一点,还希望以李嘉诚为首的一些生意人能够更加熟知其间利害。文章还称,香港产业结构,从李嘉诚开始,就是不事农耕生产的房地产经济模式……他该做的事,比包版面登广告要多得多。

  大陆微博上也有不少对李嘉诚的负面评论,且一律获得放行,未被删除。如指责李是“典型的两面人、老奸巨猾”等。

  中共逼香港地产商表态

  李嘉诚这次表态有先兆。

  自6月9日以来,香港民众每个周末都举行反修例的集会游行活动,警民冲突也逐步升级,但香港的知名富豪们却集体失声。

  如果送中恶法通过,富裕阶层中的送中比例远远高于普通香港市民。据外媒报导,香港富裕阶层也是反“送中条例”的,他们担心“送中条例”通过,资产恐因政治风险而遭扣押。

  路透社6月的报导说,有财政顾问、银行家和律师透露,一些香港富豪已开始将个人财富转移到海外,有顾问称,一位认为自己可能有政治风险的富人,已开始从其在香港的花旗银行账户,转移超过1亿美元到新加坡的花旗银行账户。

  该顾问表示,财富撤离“已经开始,我们听到其他人也有相同举动,但没有人会去游行称他们要离开,大家害怕北京当局将取得他们在香港的资产”。

  8月5日,中共凤凰网发表题为“香港‘四大家族’为什么集体沉默”的文章,点名李嘉诚、李兆基、吴光正,郑家纯这香港四大富豪,对香港混乱局面集体保持沉默——“如置身事外一般,悄无声息。”而在2014年的“占中”运动中,他们皆发声表态(支持港府)。

  8日《大公报》刊发特稿,公开点名并批商界领袖“对日益严重的暴力行径均没有公开表态,更没有任何谴责三缄其口”,被指利用舆论逼商界表态。

  据港媒报导,8月8日,香港十多家地产商到礼宾府与特首林郑开会。港媒《苹果日报》的署名文章透露,林郑在会上点名批评至少三大地产商。

  8月7日,中共国务院港澳办和中联办在深圳共同举办香港局势座谈会。有报导说,香港工商政界7日在深圳接到中共中央信息,要发声“反暴力”。

  截至8月16日,包括李嘉诚的长江集团在内,还有新鸿基地产、恒基兆业地产、太古、信和集团及新世界发展等,分别在全港多份报纸刊登声明,对香港时局“发表看法”。

  对李嘉诚不利的言论在大陆畅行无阻

  与此同时,在中国大陆,中共当局似乎正在舆论上制造“共识”:香港顶级房地产商们是导致香港年轻人绝望的罪魁祸首。

  8月12日前后,大陆网站出现一篇《“李嘉诚们”是毁掉香港发展的罪人吗?》的文章,指香港的经济被以李嘉诚为代表的超级家族把持,香港就是李家的城。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几乎渗透到香港的每一个角落。

  文章认为,香港人曾经爱白手起家的李嘉诚,他是年轻人的“励志偶像”;而如今,年轻人渐渐意识到,那让人绝望的房价,看不到希望的生活,或许正是以李嘉诚为代表的一批超级富豪们推波助澜造成的结果。

  文章直白地批评说,李叔只是个“一心谋利”的加拿大籍商人,随之陪葬的却是香港年轻人的前途。

  文章称,在香港顶级富豪圈层里,还包括另外五大家族——新鸿基的郭氏家族、恒基兆业的李兆基家族、新世界的郑裕彤家族以及九龙仓的包氏吴氏家族和中电集团的嘉道理家族。他们把持着绝大多数的资源,在经济上“统治”着香港。

  这篇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大量流传,至今也未被删除。

  还有多名体制内学者在海外撰文,批评香港的大地产商们。

  上海中国市场研究顾问公司(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CMR)董事总经理雷小山在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撰文,认为修例激起港人强烈反弹,背后主因是香港青年对前景感绝望。香港楼价无法负担,企业阶级僵化,导致社会向上流机会低。他点名批评垄断香港市场的香港五大地产家族是罪魁祸首。

  有大陆经济学家在港媒称,香港地产商本身就是问题,应变回不享特殊权力的普通商人。他还认为,高楼价造成了香港困局,北京不应再问地产商攞意见。

  在近期,对香港地产商尤其是李嘉诚的负面言论密集出现,实为罕见。

   19


当前新闻共有6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清风明月来 2019年08月22日 22:24
李嘉诚就是香港最大的恶
waigo 2019年08月22日 19:01
>tsangtsang 10秒前
>白皮狗们!

没教养的你啊!

>在大陆言论目前一直是畅通无阻的! 可以评论任何人或事件,但是被人投
>诉骂人的话会被平台撤回! 只要没人投诉你,你骂谁都可以!
>为什么大陆建立了防火墙? 曾经是没有的! 西方狗们一向歧视污蔑中国,
>歪曲事实,能信吗?

别骗人, 你的谎言太低级了.

你看在美国可任意骂总统, 理由合不合理的都可骂. 你也到处批评一下习总, 就批评说习总没用, 不敢全杀光那些反送中的, 然后把所有连结贴出来.
同时, 你亦可在大陆的报纸卖一小广告说, 你看美国都不怕中国狗们一向歧视污蔑美国歪曲事实, 所以不设防火墙, 而中国却怕, 真丢人, 建议国家去除防火墙.

身为爱国的一份子, 小小报纸广告只一小段文字花不了多少钱, 别找借口不做! 做了把报纸广告贴上来.

你现在是说, 全中国至少绝大郤份的人, 都是事非不能分辨的低能者, 故要防火墙. 哈哈.................

---
被禁上网去国外却屁也不敢放一个, 正是被洗脑被人精神控制.
从大陆翻墙来, 就是不爱国, 讨厌中国防火墙这种没基本人权的行为, 所以才不听国家禁令而翻墙.
红星照耀中国 2019年08月22日 08:18
香港3位特首,董建华,梁振英和林郑月娥都在推出填海造地,营造公屋的政策之后,遭遇以政治为名的大游行(反对23条,占中和反修例),唯独一年只批出8幅地皮的曾荫权没有出现,谁是幕后黑手?香港房价中位数由2002年的4万港币每平方米推升至2019年的20万港币,涨了5倍。这期间香港人收入只增加了50%。现在香港人要把给自己造公屋的林郑炒掉,难道是想让香港房价再涨10倍?
叽叽喳喳 2019年08月22日 05:02
打倒资本家,天天吃黄瓜。
马云已经吓得自请公私合营了。
小蒲公英 2019年08月22日 00:47
商人逐利,何错之有。吓走资本,大错特错!
新天狱博 2019年08月22日 00:40
还有和李嘉诚勾勾搭搭的那个老常委,也不能放过。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4个消息来源,网络疯传胡张习讲话稿
2 猛虎下山,乌战迎来历史性转折
3 北京红墙周边戒严 中南海出事了?
4 一意孤行 习近平已给出答案
5 华尔街日报惊爆:习仲勋的惊人秘密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