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全国"两会"后,最高领导层动员经济恢复的指令渐次在各地落地,尤其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再三"站台"的"地摊经济"更是得到追捧,在全国成百城市遍地开花。然而,6月6日,"地摊经济"遭到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的公开抵制,令人大感不解。
署名"京平"的《北京日报》公开宣称,称"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在《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一文中,《北京日报》先是列举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的几大理由,包括:
特别是包含老城区在内的北京中心城区本身环境脆弱、商业集中、人员稠密,治理难度本就很大,游商地摊给城市管理、环境卫生、交通出行等方面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一旦捲土重来,之前的治理成果都可能付诸东流,不利于树立良好的首都形象和国家形象,不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文承认新冠肺炎疫情对北京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但是"保就业保民生,北京有自己的一系列招和法"能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这一明确拒绝发展地摊经济的姿态得到了印证——这显然不是一家官方媒体的姿态,更是北京市政府的态度。
的确,地摊经济得到最高层推动后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火爆景象",早前消失已久的城市管理矛盾重新出现,该降温当然要适当降温,但一方面这种"降温"正如《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那样不能一刀切式管理,另一方面这本身是一个市场化选择的过程,难道疫情高潮刚刚褪去不久,"政府之手"又要迫不及待伸出来了扼杀市场活力了?
6月7日《人民日报》也加入论战。刊发《人民鋭评: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一文虽然主基调类同《北京日报》呼吁"降温"地摊经济,但是该文还有一层深意,即"地摊与城市并非水火不容。有关部门如果能少一些管理『洁癖』,别一见地摊就蹙眉、拒斥,很多老百姓是欢迎和支持的",言之谆谆。
事实上,北京作为国家的"脸面",要不要市容整洁?当然要。但是,作为城市管理者,不能只顾面子不要里子,只要自己的脸面而枉顾普通民众的民生艰辛。更何况,未知《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的作者是否离开过案桌,哪怕去坊间询问一两个普通人,不妨问问他们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不要随意代表民意。
事实上,早在2017年冬天北京那场大火刺激北京市政府强力清理群租房,已经迫使那些从事所谓低端产业的外来人员纷纷逃离,而没有低端产业支撑的市民生活成本也大为上升,其结果是北京市容乾净了,街面上的人流也乾净了。
正如《北京日报》所言,城以盛民,假如民都没有了,城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城市的本质是经济活动,不是进行政绩炫耀的工具。奉劝为政者不要本末倒置。
| 李克强周年忌日 传安徽多大学严查学生 | 李克强旧部复仇?彭丽媛“山东帮”团灭 |
| 李克强亲笔文稿被曝光 内藏其“必死的原因” | 与李克强相比 李强出席联大会议的成果如何 |
| “我要真相” 网传前总理李克强遗孀程虹发声 |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快扔掉!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
| 2 | 突发!党媒41秒上演大反转 习被“消失” |
| 3 | 川普曝川习会“奇景”:从没见过有人这么害 |
| 4 | 胡春华此番操作有“蹊跷”,释何信号? |
| 5 | 侍卫悄悄拿出三样物品 川普曝川习会“奇景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中美突传大消息 |
| 2 | 地方选举共和党惨败 川普火速回应 |
| 3 | 蔡奇突然出手 释放什么信号? |
| 4 | 突发:贝森特给全世界泼了一盆冷水 |
| 5 | 快扔掉!辐射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 |
| 6 | 突发!党媒41秒上演大反转 习被“消失” |
| 7 | 传红二代上书吁恢复这制度 张又侠获免死金 |
| 8 | 川普曝川习会“奇景”:从没见过有人这么害 |
| 9 | 翁帆已是清华教授 |
| 10 | 川普这句话令让习石化?网传川习会会议纪要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