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报告,指2025年中国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引发外界议论。对此,该院有关学者昨天出面澄清,强调“粮食缺口”不等于“口粮”缺口。官方媒体近日还连续报道中国早稻丰收消息。
据中央社今天报道称,尽管中国官方称连年丰收,但中共总书记习近平8月再提注意粮食安全、制止餐饮浪费,引发外界议论。
报道引据中新社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志雄21日出面指出,中国粮食缺口主要是国内大豆产能有限造成的。中国的大豆年需求量约1.1亿吨,其中90%需要进口,2019年大豆进口量接近全年粮食进口总量的70%。杜志雄说,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提供豆粕饲料,大豆缺口对口粮(每日入口粮食)安全的冲击“基本可以忽略”。报告还预测到2025年,中国三大主粮小麦、稻谷和玉米的缺口约为2500万吨。
据杜志雄则称,相较于这三大主粮2025年预估产量6.26亿吨,2500万顿的缺口很小,自给率仍高于95%的安全线。他表示,三大主粮中,小麦和稻谷统称口粮,两者从2015年到2019年的自给率都在100%以上,中国“口粮保持了绝对安全”;且2019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达474公斤,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粮食安全底线无忧”。杜志雄并表示,中国每年在餐饮上浪费的粮食高达400亿公斤至500亿公斤,相当于目前粮食生产量的6.0%至7.5%。
但杜志雄也说,尽管中国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但中国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短缺,面对后期粮食消费需求刚性成长,以及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必须紧绷不放松。
据该报道,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7日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预测,到了“十四五”规划末期(约2025年),中国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由于正值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下令制止餐饮浪费之际,这份报告引发外界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关注,甚至有境外媒体将“粮食缺口”解读为“粮荒”。
据中央社,除了中新社刊出的这篇专家澄清报导,新华社21日也在官网上刊登来自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文章“‘制止餐饮浪费’是因粮食危机来临?关于粮食安全,这些谣言别轻信!”。据这篇文章说,中国主产区小麦今年累计收购4285.7万吨,较去年减少938.3万吨,但小麦的总产量是增加的,收购量减少的原因是小麦价格看涨、农户更多透过市场机制销售而减少对政府依赖。文章强调,治理餐饮浪费行为是“正常公共议题”,不应该解读为中国处于粮食危机。粮食既然连年丰收,为何今年习近平又要再提“制止餐饮浪费”?这篇文章仅表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多,土地品质总体不高,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性差,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仍然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