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长赐轮”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造成大塞船,彭博资讯评论指出,走海路的货物流通占全球贸易的七成,像苏伊士运河这样的全球海运咽喉一向是国际衝突和强权争夺焦点,目前美中对抗愈演愈烈,这场运河之乱可以让世人先尝尝“新冷战”的滋味。
目前北京和华府的对抗面扩大,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美中已迈向“新冷战”,而两国在海上航道的竞争,也是使情势升高的因素之一。
回顾历史,西元前五世纪的波斯希腊战争,部分是为了黑海贸易通道控制权。葡萄牙旅行家皮尔斯于1512年造访位于马来西亚西海岸的麻六甲时,他写道:“谁掌控了麻六甲,谁就扼住了威尼斯的咽喉。”
目前约三分之二的国际原油和80%的石油产品走海路运输。从数字上看,苏伊士运河仍是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尤其是往返于亚洲和欧洲之间。2019年,近1万9000艘货轮穿越苏伊士运河,载了12亿5000万吨的货物。
而海上航道是中国特有的弱点。不像美国已是原油淨出口国,中国有近四分之三的原油需求和约五分之四的铁砂靠进口,大量出口商品也走海路。
因此,海上航道的封锁或阻断是中国一大弱点,在东亚有麻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以及南海航道间的准海峡,还有分隔台湾与菲律宾的巴士海峡、日本冲绳诸岛与中国之间的海域,在国际衝突中都极易遭封锁。
即便是中国针对台湾的压力,背后也潜藏经济元素。中国有一半的货运是国内沿海港口之间的运输,其中又有许多要穿越台湾海峡。
为了克服这些弱点,中国过去十年积极出击,中资公司持有世界最繁忙港口将近65%股权,“一带一路”政策目的之一,是减少中国对麻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的依赖,包括一条穿越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走廊、贯穿缅甸的输油管道,以及纵贯马来半岛的铁道。同样的,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主张,也出于同样的战略考量。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从美国“逃回”上海 华人亲曝:生活差异太 |
2 | 马斯克组党参加2026选战 民调支持率显示… |
3 | 为什么不建议女生穿瑜伽裤?看看这3组素人 |
4 | 金砖峰会登场,“抗美集团”崩盘了? |
5 | 快讯!川普宣布:靠拢金砖,额外加征10%关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